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不那么纯真的年代 » 第一百五十九章 公转民

第一百五十九章 公转民

    “明年师范的史校长就要到点了,据说市里计划把洛山师范公转民,你得早做打算。”

    席间谈到师范那批实习生的时候,林明德透漏了一个小道消息,不过以他的位子,以“据说”开头的事情十有八九是真的。

    “公转民?为什么突然开始搞这个,就算史校长退休也不至于把学校卖了吧。”

    公转民是教育产业化和教育改革结合催生出来的一个新瓶装旧酒的投资模式。

    简单来说就是把公办学校承包给民企经营,政府只分红不管理。

    “有人看上了义州实验中学,不过只做一所学校太扎眼,于是市里就顺手把几所半死不活的学校也塞到了计划里,师范学校就是其中一个。”

    或许是远离洛山县的缘故,林明德的精神状态很放松,甚至都没避讳一些比较隐秘的事情。

    义州实验中学张十三很清楚,离着二中不远,后来成了市里最贵的私立学校。

    都说老板很有背景,不过坊间传言能有多少靠谱的消息,也就是听个乐呵而已。

    “师范底子不错吧,怎么还算半死不活的?”

    比起看得见摸不着的实验中学,张十三还是更关心师范的事情、

    毕竟这里可是自家的黄埔军校,七色阳光能快速扩张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有源源不断的教师供给。

    “以前底子是不错,不过这几年哪还有家长还让孩子上中专,能考上高中的就上高中,考不上高中的就去打工,师范早就招不上学生来了。。”

    林德明夹了一块鸭肉,慢悠悠卷了个饼之后才说道:

    “前几天我还跟老史聊过这事情,去年收的学费刚够发工资的,市里一分也没捞着,据说明年更不景气,趁着这机会不抓紧甩包袱才怪。”

    “林叔,你说七色阳光有机会吗?”

    “你?七色阳光?”

    林明德被张十三的野心吓了一跳。

    他提这茬只是想张十三他早做准备,省的等听到消息的时候措手不及。

    哪能想到他的胃口居然这么大,一个开幼儿园的竟然想吃掉一个中专。

    虽说七色阳光潜力不小,但是想要参与师范转制这种事情还是差点意思,说是蛇吞象都不为过。

    “我还有点其他生意,资金应该不是问题。”

    林明德这次是真震惊了,敢说资金不是问题那看来就是真有底气。

    这可不是十万八万的事情,女儿到底找了个什么怪物。

    自己认识这小子满打满算也就七个月,最初的时候只当是一个思想比较成熟的高中生,多半年的时间竟然已恐怖如斯。

    “价格还没出来,不过应该高不到哪里去,市里会把师范四成的股份交给县里,算是县政府用硬件入股,想打地皮主意的肯定提不起兴趣。”

    林明德终究没忍住点了一根烟,作为一个父亲,他很少在林雅萱面前这么失态。

    “至于你能不能参与,我不好说,得看有没有其他人看上,县里我说话还管点事,市里就没办法了。”

    林明德算是交了个实底。

    “那林叔你帮我留意着点,师范可是我的大本营,真要落在别人手里有我难受的。”

    新人来旧人去,截止到目前,七色阳光里仍然有很多员工是洛山师范的实习生,尤其是教师岗,比例甚至超过了5成。

    之所以洛山师范能顶半边天,一是教师在洛山是一个很光荣的职业,哪怕只是在私立学校上班的也不丢面子。

    所以家长并不反对孩子在七色阳光工作。

    而且张十三舍得给钱,七色阳光的工资可是跟南方工厂的“高薪”一个档次,足够小女生自给自足再补贴点家用了。

    第二就是洛山师范教学质量是真的好,整个永定省就没有几家更合适的学校,想找个替代的都不好找。

    所以现在各个分店的人员结构就慢慢变成了本地业务员加洛山老师的分工模式。

    如果师范转制到别人手里,那差不多就相当于废了七色阳光一半的功力。

    至于承包资金倒不是问题,张十三早就在筹划明年三线城市辅导班股权转让的事情。

    只要师范转制的时间不早于明年六月份,除非有内幕交易,否则拼钱的话他还真不虚谁。

    毕竟师范的条件在那,除了自己当个宝,别人也看不上那里。

    转制不同于买卖,前提条件是保证国有资产不流失,也就是说只让民资入股经营,地皮和建筑依旧是国家的,就连老师都还是国家编制。

    可以理解成为改革开放时期的承包制度,工厂是国家的,工人也是国家的,只不过私人可以缴纳一笔承包费后自主经营。

    超收多留,欠收自补,赚钱之后,除了承包费都是你的,赔钱了政府也不会补给你,算是一个以小博大的游戏。

    这种制度的不好之处就是跟政府牵扯太深,真有什么事情地方政府拥有很大的话语权。

    但是这点对张十三来说却不是什么问题,只要他跟林雅萱的感情不出现意外,洛山师范就是自留地未来老丈人是直管单位的一把手,谁也不会眼瞎到来找麻烦。

    即使后期出现其他状况张十三也不担心,用不了一年的时间他就能把洛山师范掏空了。

    这里的掏空倒不是说贪墨国有资产,而是说洛山师范的那些老师,这些老师才是洛山师范最宝贵的财富。

    只要有他们在,废不了多少工夫就能再复制一个类似的学校出来

    “我回去帮你打听打听,说实话这事我还真有点愁得慌,老史这个干了半辈子校长的人都玩不转,别说我们这些半路上车的了。”

    “师范最风光的时候市里把利润都抽走了,县里连口汤都喝不上,现在成了鸡肋,又想甩给县里,除了地皮值点钱,还真没什么好东西,简直就是个烫手山芋。”

    林明德絮絮叨叨的说了一堆,一把手也不好干呐,净受夹板气。

    “林叔,我是真想做点事情,你也看到了,七色阳光这边一直缺人,我还生怕师范经营不下去,哪会让他这么黄了。”

    “上边只是有这么个消息,成不成还没定下呢,有准信了我再通知你。”

    最后林明德又恢复了一个官员的谨慎,哪怕对方是女儿的男朋友,也没做出肯定的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