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不那么纯真的年代 » 第二百二十章 拜访刘处长(二合一)

第二百二十章 拜访刘处长(二合一)

    相对来说,林雅萱属于比较好哄的那种女生。

    虽然在乍一听到消息的时候情绪波动比较大,不过在张十三的“霸道总裁”攻势下很快恢复了正常。

    哭了一会之后竟然睡着了,看着睡的跟小猪似的林雅萱张十三很是,说实话他自己也不知道到底喜欢林姑娘哪一点。

    比漂亮,她比不上莫莉;比温柔,他比不上王小溪;比能力,他比不上邓佳怡。

    但是如果让张十三在他熟悉的所有女生中选一个当女朋友的话,不出意外,他还是会选择林雅萱。

    林姑娘仿佛随身带着一种能让他安心的魔力,这种魔力如同磁石一般吸引着他。

    作为一个内心有点孤僻的创业者,至少在目前来看,丰富多彩的感情生活并不能给他很大的快乐。

    男性自古以来就是擅长狩猎的角色,基因里潜伏着不断进攻与喜新厌旧的特质,只不过有的人针对的是事业,有的人针对的是女人。

    上辈子的张十三喜欢女人多一点,这辈子反倒是更喜欢事业。

    眼下他处在一个罕见的平静期,所有的工作都被安排的井井有条,所以他才有精力去考虑感情问题。

    不过平静只是暂时的,就像上午他跟王小溪说的那样,老板哪有准点上下班的时候,向来都是忙的时候忙死,闲的时候闲死。

    或许你看到老板聚精会神的坐在电脑前,他可能只是在打游戏,而你看到老板夜夜笙歌的时候,他可能在忙着谈业务。

    张十三现在就是这种状态,在窗前发呆的时候往往是他想事情最专注度的时候,而去公司的时候一般只是签签字,反倒更轻松一些。

    不过可能再过几天他连发呆的时间都没有了,此刻的悠闲就像是暴风雨前的宁静,只要有一滴雨滴滴下来,后面跟着的很可能就是狂风暴雨。

    重生者的先知只能让他占一个先手,再往后就只剩下贴身肉搏了。

    就像家校通打包上市的计划,过了前期的准备阶段之后就到了他该坐镇的时候。

    哪怕他对证券市场一窍不通,旁人也得先给他解释清楚,等他点了头之后再去执行。

    而像爱评网、爱团网这种他非常了解的行业,再过几天之后他的事情就更多了。

    也就是眼下团购业务还没有竞争对手,只要按部就班的执行预定计划,有他没他都是一个样。

    然而根据郑雁北打探回来的消息,几家互联网巨头都已经秘密上马了团购项目,甚至就连投资了爱评网的千度集团都在蠢蠢欲动。

    更别说那些明目张胆招兵买马的地方性企业,本地人脉丰富的他们做团购有着很强的优势。

    张十三不得不敢谈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哪怕他已经提前一两年上线了爱团网,依旧掩盖不住团购模式的光芒。

    根据人事部门统计的数据,截止到今天为止,短短一个月的时间,爱评网已经被挖走了不下五十人。

    不管技术还是销售,也不管高管还是码农,只要稍微有点儿本事的都接到了猎头的offer。

    至于保密协议和竞业协议什么的,在绝对的实力面前根本就是个笑话。

    《合同法》中有一项权利义务对等原则,简单点说就是甲乙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不能太多离谱。

    你不能要求一个工资只有2000块的人去签署一份违约金是2亿的保密合同,同样也不能要求一个靠写代码吃饭的程序员签订一份辞职之后不能从事程序性的工作的竞业协议。

    顶多是对他辞职后一段时间内从事的行业做出一定的限制,比如你在我这儿是做团购的,那你离职之后在一定期限内不能从事跟团购相关的工作而已。

    然而就算这么基础的条款也很难得到满足,面对那些挥舞着资本大棒挖人的企业来说,区区三五万的违约金根本就不是个事。

    先不说爱评网有没有精力去走流程起诉所有人,就算张十三铁了心要杀鸡儆猴,仍旧还有庭前调解、审判、上诉等诸多环节。

    挖人的企业最不怕的就是拖时间,拖到法院最终判决下来的时候,黄花菜都凉了,大不了就是赔偿几万块钱而已。

    所以此时张十三能够做的只有提高待遇和继续画大饼,对竞争对手的挖人攻略几乎毫无办法,只能是暗地里让邓嘉怡和郑雁北注意加强保密工作。

    尤其是市场和销售那边儿,更是花了大力气维护。

    团购虽然顶着互联网的名头,但是其本质仍旧是个线下销售型公司,网站本身只担当一个交易平台的角色。。

    虽然网络技术为原先比较古老的行业赋予了新的场景,然而业务的核心却仍旧是线下的商家。

    被挖走一个技术人员,顶多能够让对面的开发进度快一些,但是如果被挖走一个销售的话,带走的可能就是好几个重点客户。

    团购网站属于赢者通吃、恒者恒强的行业,只要平台上的商家足够多,优惠足够大,根本不愁找不到用户。

    而有了足够的用户之后又能反过来作用于商家,不但能吸引那些没有上线的商家入驻,还能促使那些已经上线的商家给出更大的优惠。

    商家和用户就是一个相辅相成的关系。

    对平台来说,一个用户是一个活生生的人,而一群用户只会是资产、是筹码。

    做平台的没有良心企业家,只是侧重的重点不同罢了。

    比如对于网购平台来讲,网站最核心的资产就是用户,有了用户之后,根本不愁没有商家入驻。

    只要能聚拢足够多的用户,你不想干,有的是其想干的。

    也正是因为这一点,网购平台总是对商家特别强势,可以强制要求商家支持七天无理由退货,也可以明目张胆的收取技术服务费和交易抽成。

    而对用户就总是跪舔,可以先退款后退货,可以不断加大投入搞当日达次日达反正出现问题损失的也不是平台的钱。

    当然也不是没有例外,对一些拥有诸多粉丝的大品牌来讲,网购平台又是另一种态度。

    譬如在争夺优优库的时候,黑猫网和狗头东可是极尽所能,狗头东不仅单独给优优库设计了系统,甚至还开辟了专属的仓库,倒贴了很多广告资源。

    与之同理的还有各大o2o平台,也是不断的在商家和用户之间寻求平衡。

    就拿外卖来说,整个交易链条比网购更加复杂,不但两端涉及到商家与用户,中间还夹杂着一个重要的群体外卖骑手。

    至于三者谁更重要,不同的平台各有不同的考量。

    重视商家的平台会大力补贴商家,重视用户的平台,会狂发红包,而重视骑手的平台,则会尽可能的提高骑手待遇,然后天天在媒体上宣传骑手多么辛苦。

    最后的结果就是重视用户的平台烧钱烧到手软,只能死翘翘。

    而在积累了一定用户之后改为重视商家、重视骑手的平台,反倒是活得好好的。

    毕竟用户都是逐利的,被红包吸引来的用户仍旧能被红包吸走。

    而商家和骑手就不同了,只要还能忍受,商家和骑手一般轻易不会转换平台,毕竟换一个平台就跟线下搬家一个样,除非到了迫不得已或者生意实在差的不行的时候,否则轻易不会换地方。

    这也是为什么外卖平台或者打车平台等o2o平台不太重视用户体验的原因反正只要我积累了足够的饭店积累足够的车主,你普通用户不用也得用,干嘛还要把精力花在维护用户上呢?

    把这个道理套到团购网站上也是一样,对于同属o2o平台的爱团网来说,只要能获取足够的商家就不愁吸引不到用户。

    毕竟单单在交易方式上来讲的话,团购是一种革命性的改变,既方便又省钱,只要前期稍加引导,用户就没有不用的道理。

    但是如果没了商家的支持,有再多的用户也只是空中楼阁都没地方买东西去了,我还留在你平台干嘛,注册个其他的网站也没有多难。

    所以面对商家数据这种核心资产,张十三可谓是竭尽所能的设置了重重保护。

    抢先签订了独家合同不说,对一些名气比较大的商家,甚至甘心倒贴推广资源。

    当然作为团购业务的先行者,爱团网也算是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张十三直接让法务收购了“团购”和“团购网”这两个商标,并且追加了全品类保护。

    以后只要谁敢用这两个名词作宣传,没商量,直接告他丫的。

    接下来的几天是考试周,张十三把一部分精力放在了应付考试上面。

    当然一学期逃了半年课的张同学除了专业课和英语之外,其他的科目他是一概不会的。

    不过秉承着不能交白卷的原则,他还是坚持把所有的卷子都给填满了好歹也得让老师有个给及格的台阶吧。

    当所有科目都考完之后,张十三去拜访了一下刘处长。

    一是为了感谢他帮自己联络成绩的事情,第二就是刘处长已经邀请过自己好几回,但是每次都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不能成行。

    刘处长本名叫刘龙涛,他当上保卫处处长也就是这两年的事情,之前他一直是在教务系统工作,所以才能操作给张十三改成绩的事情。

    这次两人约在了刘龙涛的家里见面,搞得张十三心里毛毛的。

    俗话说礼下于人必有所求,一个正儿八经的处级干部突然对自己这么亲切,他不琢磨琢磨原因才怪。

    不过一直走到刘处长家门口,张十三也没想出个所以然来,只能是既来之则安之,以不变应万变了。

    张十三敲门的时候是刘龙涛亲自开的门,看到张十三之后愣了一下。

    虽然张十三来之前打过招呼,不过自从上次在派出所分别之后,两人再也没见过面。

    再加上这几个月他的穿着打扮变化比较大,所以刘龙涛一时之间并没有认出来。

    “刘老师你好,我是张十三,不打扰您吧?”

    张十三很有礼貌的打了个招呼,特意用“老师”这个称呼把刘龙涛架了起来,以防他对自己下什么套。

    “小张来了,请进请进,你这变化可真是挺大的,一下子竟然没认出来。”

    刘龙涛半是抱歉半是开玩笑的把张十三迎进了家里,对“老师”的称呼不置可否,也没有一般老师面对学生时的那么居高临下。

    想想也是正常,如果不是因为他处事圆滑的话,两人也不可能有机会打交道。

    “直接进来就行,不用换鞋,就当来朋友家了,咱们这没这瞎讲究。”

    让过座后刘龙涛也没客气,转而专心的沏起了茶水。

    张十三无聊的打量了一下屋里的布置,装修和家具有些年头了,不过收拾的倒是挺干净,有一种知识分子家庭特有的书卷气。

    折腾了好一阵之后,刘龙涛才给张十三倒上茶水,张十三一直搞不明白,功夫茶这套东西怎么那么受这些中年人欢迎,喝到嘴里跟用保温杯泡的也没什么差别。

    “来,看看我的手艺,没什么别的爱好,就爱鼓捣点茶叶,当然以我的收入肯定买不起太好的茶叶,你这大老板可别嫌弃。”

    “哪敢,我算什么大老板,就是乌龟垫床脚硬撑呢。”

    刘龙涛越是客气,张十三越觉得诡异,赶紧端起茶杯遮掩了一下表情。

    “怎么不算,我前一阵还看新闻上说爱评网融过挺大一笔钱呢,对了,你是把网站卖掉了吗?”

    等张十三放下杯子之后,刘龙涛终于露出了一点口风,谈到融资,他的目的也就昭然若揭了。

    “这倒没有,只是出让了一部分股权,我手里还有一部分,钱都投进公司去了。”

    “那可真是了不得,说实话当时看到上千万美元的时候我真是吓了一跳。”

    “没办法,做网络这一行就是烧钱嘛,就这样,公司还有些紧巴巴的。”

    “是这样啊,本来还有点事想问问你,既然不方便还是算了吧?”

    刘龙涛故作为难的说道,神态一点也不像个老师,倒是像极了一个生意人。

    “您说就行,能帮的我一定帮,不能帮的我也不会逞能。”

    毕竟还没撕破脸,张十三只得客气了一句,这种看见套还不得不钻的感觉可真不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