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明末崛起,科技制霸! » 第10章 工部内斗(求追读)

第10章 工部内斗(求追读)

    第二日,王佐宣布两日后开炉。

    身为工部尚书,想的比朱易周全,他宁愿晚开工,也要成功率高些。

    听到王佐的决定,工部之人顿时议论起来,以为出了什么意外。

    “怎么样?我就知道嘴上没毛,办事不牢,那小子才多大?我们干了这么多年都不敢乱说话,那小子倒好,来了就要推到重来,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

    “嘿嘿嘿,少说多看,咱们只管依令行事,这下有好戏看了。”

    “该准备的都准备了,这两天没啥事,走,喝几杯去?”

    听到要推迟两天,干活的人顿时大喜,嘀咕一番,出去喝酒去了。

    工部左右侍郎对视一眼,暗暗冷笑,转身离去。

    礼部。

    “朱大人,令郎真乃奇才啊,竟能造出如此实用的东西,比铜镜清晰百倍,纤毫毕现,老夫从未见过这般神物,真乃鲁班转世啊。”

    朱延禧办公的地方,一位身穿吏部侍郎官袍的男子,手拿镜子左看右看,赞叹不已,眼中闪闪发光。

    此人是吏部左侍郎张问达,最有可能取代现在吏部尚书的人,手中权力极大。

    “张大人客气了,都是犬子胡乱弄出来的,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本官更希望他多读书,这些东西虽好用,仍脱不了奇淫巧技的范畴,不值得夸奖。”

    朱延禧虽如此说,心里却美滋滋的,哪个当爹的不希望自家孩子有出息?不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

    唯一的遗憾是朱易不喜读书,这让身为礼部侍郎的他很没面子。

    以朱易的水平,参加八股考试,名落孙山是板上钉钉的事。

    以明朝制度看,只要不是科班出身,想有所成就,很难。

    虽说历史上有几位坐到了极高的位置,那是多种因缘巧合促成的,他不认为朱易有这种机遇。

    打破樊笼,位极人臣,他想都不敢想。

    “朱大人啊,你这话我就不认同了,按你这么说,工部的人岂非没资格与我们同殿为臣?不管做什么,只要能出类拔萃就是人杰,可惜啊,老夫的女儿都嫁出去了,不然,非要与朱大人做亲家。”张问达拿着镜子来回走动,爱不释手。

    朱延禧哪还不明白对方的意思?

    最近几日,经常有同僚前来走动,对朱易是大加赞赏,走时顺便拿走一两样东西。

    他们嘴里虽说指甲剪和镜子是奇淫巧技,可身体很诚实,喜爱的不行。

    这就是真香定理吧。

    “幸好那小子准备的指甲剪和镜子不算少,否者,不知会得罪多少人,如此也好,提前结下善缘,等老夫致士后,这些人多少会照应易儿一二。”

    “朱大人,本官还有事,告辞了。”

    朱延禧拿出一木盒,塞到张问达的手中,“张大人,幸喜您不嫌弃犬子鼓捣出来的东西,犬子若是知道,必定高兴的很。”

    “朱大人啊,贤侄是有真本事的人,王佐尚书不也喜欢鼓捣东西嘛,朱大人,如果贤侄再研究出什么稀奇玩意,一定告诉本官,本官定会大力支持。”

    “一定一定,张大人慢走。”

    送走张问达,朱延禧长长吐了口气。

    “做人做官做的都是人情世故,易儿从小不爱读书,只喜欢研究稀奇古怪的东西,对人情世故更是一窍不通,不踏入官场还好,一旦踏入官场,唉……”

    朱延禧虽然迂腐固执,不屑于和别人人情往来,虚与委蛇,可为了自家小崽子不得不变通。

    不然,以他的性子,怎么可能拿着朱易做出来的东西送人,他这是在为朱易铺路。

    朱延禧在人情世故上不知比朱易高明了多少,做的滴水不露。

    送走张问达,刚回到房中坐下,又一位同僚走进来,笑眯眯的看着他,随即走向不远处的琉璃镜,对着镜子整理衣服。

    “顾大人来了,请坐。”

    看清来人,朱延禧连忙起身见礼,沏茶倒水。

    来人叫顾秉谦,礼部左侍郎,下一任礼部尚书的最佳人选。

    “没什么事,就是过来看看朱大人,朱大人有个好儿子啊,能造出如此机巧的东西,非但如此,听说还帮工部改造炼铁高炉,说是能缩短炼铁时间,提升生铁品质,了不得啊。”

    朱延禧闻言一愣,“改造炼铁高炉?顾大人,此事从何说起?”

    “允修啊,这么大的事你竟然不知道?哎呀,我说你啊,老夫听说,工部的左右侍郎昨日上书皇上,对工部尚书王佐和贤侄是大夸特夸,说什么有勇有谋,敢于天下先,必定能成功,为大明做出贡献,他们身为工部侍郎,对冶铁却不甚了解,虽想帮忙却有心无力。

    还说贤侄是鲁班转世,生而知之,从未接触过冶铁,却能指点高炉改进,此乃神人,上天护佑大明,总之是夸得人间少见,捧得极高啊。”

    顾秉谦像只大公鸡,一边说话一边对着镜子左右顾盼,仔细打量着镜中的自己,不时整理下衣服和胡须。

    “大人,犬子是王大人亲自喊过去的,说是犬子能帮点小忙,可没说改进高炉啊。”

    “朱大人,此事已经闹得满城风雨了,不止工部,六部的人都在议论呢,万一出了纰漏……咳咳咳,本官认为,肯定能成功,得到皇上嘉奖,朱大人,本官还有事,先告辞了。”

    顾秉谦好似无意中说错了,连忙改口,说着就要走。

    朱延禧拿出一个木盒,塞到顾秉谦手中,道:“多谢顾大人提点。”

    看着心满意足离去的顾秉谦,朱延禧眉头越皱越紧。

    “孽子,真是太胡闹了,不知天高地厚,冶铁涉及到国本,怎能胡来,一旦出了纰漏,朱家上下都得陪着你埋葬,气死老夫了。”

    “六部的人都知道了,这种小事竟闹得满城皆知,工部左右侍郎,你们做的好啊,把两人捧得这么高,就等着摔下来摔死。

    这是捧杀啊,捧得越高,摔得越惨,你们看上工部尚书的位置,竟用这种卑鄙手段,哼,你们工部内斗我不管,可你们不该带上易儿,此事老夫记下了。

    现在就去工部把那孽子叫回家,希望还来得及,此事背后应该还有其他人推波助澜,又有人要倒霉了。”

    朱延禧顾不上其他,直奔工部试验场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