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明末崛起,科技制霸! » 第74章 长谈

第74章 长谈

    把写好的信,一一放入信封中,命人把信送回去。

    翌日,清晨。

    熊廷弼便来寻他,手里拿着中正式。

    “贤侄,此枪会不会炸膛?”

    “枪管是从鸟铳上弄下来的,质量不是太好,有可能炸膛,但我没有试验过,不知多少次后会炸膛,不过,此事工部正在做,我是得知辽东告急后,便拿着所有的步枪来支援了。”

    “这中正式可比鸟铳好用多了,最主要的是方便快捷,鸟铳没打一枪,都要很长时间装药,真要说起来,还不如弩箭方便,中正式就不同了,一次可以打五枪,真不知贤侄的脑袋是怎么长的,怎么想出来的,还有这子弹?啧啧,不得不服。”

    朱易笑了笑,道:“叔父,您就别绕弯子了,有什么事就直说吧。”

    熊廷弼呵呵一笑道:“瞒不过贤侄的双眼,叔父想问下,工部现在还有多少存货?不能给辽东配上一千枝?”

    朱易道:“工部现在正在实验快速穿管技术,一旦成功,每个月都能制造出数百枝,过不多久,便能让大明所有将士都用上中式步枪,现在虽能现用鸟铳枪管,但我不敢大肆改装,一个是不知鸟铳枪管就能能用多少次,万一打量炸膛,被有心人利用,中正式都有可能被禁,某些人的力量是很强大的,二来,全国又有多少鸟铳?三来,中正式的方便快捷和威力,叔父是知道的,一旦控制不住,会造成意想不到的灾难,小侄不得不小心,需要一步步来,枪支管理,使用方法,都需要慢慢培训,有些事欲速则不达,望叔父谅解。”

    熊廷弼眉头微皱,道:“贤侄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只是这中正式太好用了,如果能有一千枝,建虏又算什么?我有把握三年收服辽东全部失地,就是鞑靼瓦剌也要臣服于我大明。”

    朱易接过中正式,瞄准远处树上的一只雄鹰,随即收起。

    “叔父,小侄有几句话想说,不知叔父愿不愿意听。”

    “贤侄请讲。”

    “大明不需要臣服者,要么成为大明的一部分,要么从世上消失,我曾查看大明及周边山河走向,从这里一直往北走,一直到极北之地的北冰洋,地下埋藏着许多宝藏,我说的宝藏不止是金银,还有许多制造枪炮的材料,也有一些东西咱们或许无用,但子孙后代会有大用的东西,如果舍弃,太客气了,这些东西,必须掌握在自己手中。”

    朱易揉了揉太阳穴,走了几步继续道:“向西,我们一定要打到里海,向南安南、暹罗、东吁王朝都要成为我大明的一部分,西南方向,藏巴王朝和卧莫尔王朝的恒河流域一定要抢过来,如果能在我们这一代完成,后世子孙能省去许多麻烦,如果不能,会有想象不到的麻烦。”

    熊廷弼直直的盯着朱易,良久才道:“贤侄,我不知该说什么,但我有种感觉,你好像知道许多我不知道的东西,难道这都是你再梦中看到的?包括中正式和炸药包?”

    朱易笑道:“不错,叔父远在辽东,也知道我的事?”

    熊廷弼道:“你从一介白身直接成为员外郎,还没过多久,又晋升成工部右侍郎,大明自太祖以来,无人能与你相提并论,我想不关注都不成啊。”

    “此事先不谈了,关于夺回辽河以东失地的事准备的如何了?”

    “准备的差不多,特别是你讲的关于炸药包的使用方法,告诉将士们后,所有人战意高昂,此时碰上金兵,就是一对一都能赢,呵呵呵……不过我还得等林丹巴图尔和宰赛的动作,如果两人能与我们联手,此战过后,建虏再也成不了气候了。”

    朱易笑道:“叔父不要高兴的太早,皇太极还有十五万精兵,虽不是我们的对手,可一旦定下目标,一心打败林丹巴图尔,还是有些麻烦的。”

    熊廷弼道:“贤侄说的不错,我不能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

    “所以,咱们接下来的战斗要尽量消灭建虏的有生力量,不接受投降,杀死的越多越好,如果能碾压般的灭掉建虏,蒙元余孽那边就好说多了。”朱易走了几步又道:“还有件事需要特别注意,就是叶尔羌汗国,他们既有可能得到罗刹国的支持,在西部作乱,如果大明的地盘不能达到我说的北至北冰洋,西至里海,以后很难安生。”

    “贤侄,你说的太远了,咱们还是先收服辽东。”

    熊廷弼感觉朱易说的太远了,辽东还未收服,竟说起了西域诸国的事情。

    “不远,一旦收服辽东,罗刹国怕大明攻击他们,肯定支持西域诸国,对付罗刹国,或许可以和林丹巴图尔联手。”

    朱易一点面子也不给熊廷弼,直接反驳,他来自后世,自然清楚大国之间的博弈,策动敌国内乱,或者邻国大乱,挑起敌国和邻国的争斗,这都是最正常的手段。

    “那也先要收服辽东,灭掉建虏才成。”熊廷弼苦笑,他认为现在谈这些真的太早。

    朱易道:“叔父,我说的绝不是危言耸听,春秋战国时期,诸国合纵连横,争斗十分激烈,如今中原大一统,没有了六国,可世界上不止大明天朝,你把眼光看得远一些,这就是放大版的战国。”

    熊廷弼双眼微闭,没有说话,良久才道:“贤侄,我明白你的意思,可只有我明白不成,此事牵一发而动全身,要小心行事才成。”

    朱易道:“只要叔父明白,愿意做那大明开疆扩土之人,我自会在背后推动,如果叔父真能把大明江山开拓更广,不用一倍,只需向外远推数百里就能名垂青史。”

    “好,等我收服辽东失地,我便做好开疆扩土的准备,只要贤侄真能推动,让所有人支持,哪怕死在战场上,我熊廷弼也不会皱下眉头。”

    送走熊廷弼,朱易回到房中,躺到床上想事情。

    这些事说起来简单,真要成行,却是千难万阻。

    如果是其他时期还好,如今朝廷上的利益集团争斗不休,又赶上小冰河时期,天灾不断,难题一个接一个,而他有没有实权,一旦惹恼了某个利益集团,恐怕会尸骨无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