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明末崛起,科技制霸! » 第108章 煨蹄总宪

第108章 煨蹄总宪

    进了城门,王佐和王象乾便打算进宫面圣。

    朱易拦住两人,来到一处偏僻处。

    “朱大人,有什么话,非要这么神秘?”等其他人走远了,王象乾问道。

    朱易神色郑重道:“我想求两位大人一件事。”

    “你小子和我们客气什么?有什么话只管说。”王佐笑骂一句。

    “我希望在距离京城十里之遥的地方,专门开辟一个工厂,把王恭厂火药生产及储存都搬过去,不知两位大人可否同意?”

    “说说你的理由,总不能无缘无故就搬走吧?”

    朱易早就想到此结,知道随意找几个接口不可能说服两人,所以需要几个特殊的理由。

    “我想说的原因,再建造王恭厂时,应该早就想到了,但我还得说一遍,第一个是安全原因,所谓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不管你做的如何完美,也不可能一直不出问题,万一出现一点差错,引起爆炸,你们可以想象,会造成什么后果。

    第二个是便于更好的保密,王恭厂位于北京城,不管防卫如何森严,都有可能被人钻了空子,如果在城外专门靠谱一个地方,普通人不得靠近,泄密的可能性能降低许多。

    第三个原因,炸药的用法可不止这些,我在那个奇幻的梦中,见到了另外一种火药,同样多的火药,比我们的威力大了百倍千倍,可惜我不知道如何制造,但我知道大致的方向,需要制药匠人慢慢试验,或许能制造出那种威力更大的火药。

    第四个原因,我打算开发各种火药的用法,辽东之战你们应该听说了,炸药包的威力你们也了解了,如果能开发出几个类似的火器,可比迫击炮省事多了。

    第五……算了,我就想起这么多原因,但足以让我们把王恭厂搬到其他地方,专门为其划出一片区域,让我大明的火器更好的发展。”

    “炸药包的事,老夫知道,熊廷弼和袁可立都成给老夫写信,辽东之战能歼灭建虏八万精兵,炸药包功不可没,还有中正式步枪,还有一个叫什么狙击枪的,努尔哈赤就死在这上面,还有几位建虏的叛贼,功不可没,专门划出一片区域给王恭厂,让他们更加尽心研究,也不无道理。”王象乾道。

    王佐道:“嗯,有道理,王恭厂里有多少好药,老夫清楚,真要爆炸了,后果不可想象,只是火器关乎重大,必须得到皇上同意才成,我们没有权利搬到其他地方。”

    “王大人如今入阁拜相,可以和叶相商议一番,看能否一块向皇上建议。”朱易说完看向王象乾道:“大人,您是兵部尚书,火药威力如何,一旦出了差错会有什么后果,您最有发言权,我想皇上肯定相信两位的话,至少不会无视。”

    “此事,我们只能尽力,最终能否成行,我们不敢和你保证。”

    “我打算献给皇上两把驳壳枪和两杆中正式步枪,到时我会无意间提及此事,并把和两位说的原因重说一遍。”

    “嗯,皇上很看重你,这样的话,把王恭厂搬离北京城的可能性就大多了,好了,我们得去进宫面圣了,熊将军不可长时间离开辽东。”王佐道。

    王象乾神色凝重道:“阁老说的不错,炸药包制作并不难,知道制作方法的人也不少,极有可能被皇太极得到,那时,辽东局势就危险了,我们一定要在皇太极他们得到制作炸药包方法之前,灭掉建虏,收复辽东。

    除了辽东建虏,林丹巴图尔和宰赛也不可忽略,万一三者联手,辽东危矣,此事耽误不得,我和阁老需尽快向皇上说明。”

    朱易看着远去的两人,露出一丝玩味的笑容:“熊廷弼的事,只是见皇上可解决不了,只有魏忠贤那边说通了,才能保住他,可一旦保住熊廷弼,就意味着袁崇焕无法去辽东,只能在海边打倭寇了,头疼啊,怎么打倭寇才能打出名堂?如果不让袁崇焕出出风头,老三恐怕会埋怨我。”

    司礼监。

    魏忠贤眉头越皱越紧,自从和朱易单独见面后,他便一直沉默寡言。

    一个人静静地斜躺在床上,脑子里乱哄哄的,不知想些什么。

    他曾吩咐,任何人不得搅扰,期间曾有几个小太监,仗着平时得宠,试着端东西进来,都被拉出去杖毙了,吓的其他人再也不敢进来。

    哪怕魏忠贤最信任的五虎,也只敢在饭点时送来吃食,一句话也不敢说。

    “呈秀,你进来。”魏忠贤突然坐直身子,对着门外喊了一声。

    “干爹有何吩咐?”

    门外走进来一位约莫四十岁的中年男子,穿着一身官服,来到近前,倒头就拜,恐怕惹恼了魏忠贤,丢了小命。

    此人正是魏忠贤众多干儿子之一的崔呈秀,五虎之首,专门给魏忠贤出谋划策。

    为了能让崔呈秀市场待在身旁,也为了更好的监视皇上行踪,给了他个太仆寺卿的职位。

    “起来吧,这两他有什么事吗?”

    “干爹,今天上午,工部带着几件火器去城外,据探子回报,有个叫迫击炮的火炮,威力无比,能达到五里外,比咱们的红夷大炮还要厉害数倍。”

    “哦?迫击炮?能打到五里外?比红夷大炮的威力大数倍?是朱易那小子鼓捣出来的?”魏忠贤剥了个橘子,塞进嘴里,慢慢品尝,又酸又甜。

    “干爹厉害,正是那个叫朱易的弄出来的。”

    “朱易?工部右侍郎,此子有些本事,如今的工部左侍郎是谁?”魏忠贤有剥了个橘子,随意问道。

    “回禀干爹,工部左侍郎赵达。”

    “赵达?原先的工部右侍郎叫什么来着?”

    “张庭。”

    “嗯,张庭赵达,两个不成器的家伙,呈秀,你可愿意去工部做个侍郎?”

    崔呈秀微微一愣,随即大喜,连连叩头,道:“全凭干爹安排,孩儿听从吩咐。”

    “嗯,等过几天,你去工部做右侍郎,让那朱易再升一格,做那左侍郎吧。”魏忠贤仿佛下了某种决心,双眼重新亮起来,眼神变得坚定起来。

    “多谢干爹,多谢干爹,如干爹有什么需要,孩儿必定万死不辞。”

    “干爹饿了,你去弄些吃的,让应秋那小子给我弄几个红烧猪蹄。”

    崔呈秀喜滋滋的退了出去,赶忙去找周应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