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秦师 » 第32章 郑国往事

第32章 郑国往事

    听闻李斯之言,老郑国拄着拐杖颤颤巍巍地坐回到椅子上。

    “公子韩宿……”

    这位为秦国做出过巨大贡献的老者陷入了思索。

    郑国早年是韩国新郑人士,新郑乃是韩国都城,他又是韩国水官,应当是见过一些韩国王公贵族的。

    只是他早年便来到秦国,单是郑国渠便修建了十余年,后来更是把家小儿女都接来秦国,早年记忆早已模糊不清了。

    李斯见状与皇帝对视一眼,也缓步坐回到椅子上,不便再出声打扰郑国思绪。

    他适才也是突然想到故而发问,韩宿的来历早已调查清楚了,确是韩国王公贵族无疑。

    但韩国王室子孙的身份并无法解释他的学识是从何处而来的!

    韩非尚且有过跟随荀卿学习的经历,可是韩宿呢?

    这算是目前嬴政与李斯最大的疑问了。

    蒙毅已经查过了,不要说韩国了,韩宿恐怕连新郑都没有出去过。

    这实在是令李斯百思不得其解。

    而那些同为贵族的韩国王公们则对于韩宿毫无印象,毕竟只有像韩非这样特立独行的人杰才会被人们众所周知。

    李斯再次抬头看向坐在椅子上的老郑国。

    郑国已经无师自通地倚靠在椅背上面了,两只因为年老显得有些枯瘦的手抓着拐杖,正在皱着眉头仔细回想。

    现在只希望能从郑国这里多得到一些消息了,李斯叹了口气,他与郑国的相识也很早了,其中甚至还有一些故事。

    早在吕不韦当政之时,李斯就投奔到了秦国,而正是在修建郑国渠的时候,他与郑国开始相识。

    韩国“疲秦之计”虽最终为秦国添做嫁衣,但在当时却也引起了一片混乱。

    骤然听闻郑国是韩国专门派来“疲秦”的间人,刚刚登位的秦王政勃然大怒,于是听了宗室们的进言,不仅命人把郑国抓了起来,甚至还专门下了一道逐客令——驱逐山东六国人士。

    李斯赫然也在其中。

    然而当此之时,李斯不仅没有气馁,反而在路途中写下了大名鼎鼎的《谏逐客书》,最终使得嬴政收回王令。

    可以说,是李斯挽救了郑国渠,挽救了大秦的一次危难!

    而此后这两位同是山东人士的秦国重臣也就此熟识起来。

    ……

    郑国思索片刻之后,两只老眼睁开,若有所思。

    “老哥哥,莫非你想起什么来了?!”

    李斯连忙询问。

    见老郑国想要站起来回答,嬴政也立刻摆手:

    “老水令,你安心坐着就好。”

    虽说他没有急着发问,但是急迫的表情还是暴露了嬴政的好奇之心。

    郑国听言重新又倚靠着椅子,两只有些昏花的老眼中透露着追忆的神情。

    “因年岁太过久远,老臣一时之间没有联系起来。”

    “只是觉得‘公子韩宿’此名确实有些熟悉,似乎曾经在哪里听到过。”

    郑国的嗓音中充满着唏嘘,当时的他还是一个韩国的水官。

    “老哥哥,你是在哪里听到过‘公子韩宿’的?”

    没想到竟然真的得到了线索!

    李斯却是激动的一下子从椅子上站了起来,赶紧追问。

    “是在新郑城内。”

    郑国不假思索的回答。

    嬴政的眼神愈发好奇了,根据调查,韩宿便是一直在新郑城里。

    地点也对的上!

    看来郑国真的曾经遇到过韩宿!

    “当时我还是韩国水官。”

    郑国思绪发散,想到了他年轻的时候。

    ……

    当时的郑国,在韩国已经颇有名气,是韩国数一数二的水工。

    因韩国发生水患,因此他被韩王召回新郑,共同商议治水对策。

    郑国一路艰辛,先是调查了水患的具体情况后,便日夜兼程赶往新郑。

    一路上看到的都是受到水灾的灾民,他们与郑国的目的地相同,也是韩国的都城新郑。

    作为韩国都城,新郑最为繁华,粮食自然也最多。

    郑国把自己身上带的粮食都分给了灾民,自己则饿着肚子一路赶到了新郑,本打算立刻找人带他去王宫,却不想在城门口处闻到了一阵粥香,饿着肚子的郑国便立刻走不动道了。

    而等他走近前一看,原来是有善人在新郑城门处给灾民们施粥!

    郑国饿了好几天,便也上前去排队领粥,打算等填饱了肚子再去王宫,也不会出丑。

    然而等他靠近粥棚,却未想到,发号施令命人施粥的人竟然是一个小公子!

    “小公子?”李斯惊奇,“难不成,这个小公子,就是韩宿?”

    老郑国点头。

    “就因如此,我也是一时之间没有联系起来。”

    郑国虽是水工,但是同为工匠,自然也懂得木工,所以看到椅子这种新奇的坐具才会十分惊奇。

    但也正因如此,他才没能立刻把发明椅子这种事情,与他印象中还是个小公子的韩宿联系起来。

    “老水令请继续说。”

    嬴政听得津津有味。

    “这位小公子清新脱俗,老臣一直记得,所以此刻才想了起来。”

    时隔近二十年还能想起,看来郑国对于此事确实印象深刻。

    施粥这种事情虽然不常见,但在受灾之时,新郑城里也会有良善之家带头站出来。

    不过令郑国印象深刻的,一是这一家的施粥主人年纪太小,二则是这位小公子劝说这些灾民们不要再进新郑城了,而是应该调个方向转去秦国!

    嬴政点头不语,郑国这么一说他倒是想起来了。

    韩国确实发生过水灾,大批的韩国灾民跨过两国边境进入秦国。

    不过为了增强国力,秦国对于山东六国灾民一向是来者不拒,只是未曾想到这背后竟然还有韩宿的故事。

    “还请陛下见笑,老臣当年还颇为不忿,上前质问那位小公子。”

    郑国呵呵一笑。

    他当时还心系韩国,毕竟韩王特意召他回来治理水患,看起来也算是个心系百姓的好王。

    但是他却没有料到,竟然从一个小孩子的嘴里听到了高论。

    “你以为韩王会关心这些灾民?”

    “我不让他们进城,防止扰乱城秩序,韩王反而还会高兴呢!”

    “这些灾民进了新郑城,韩王不仅不会给他们饭吃,还会把他们赶出来!”

    “还不如去秦国,倒还能自食其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