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兴明大总管 » 第41章 多情伤离别

第41章 多情伤离别

    “子安兄啊,你这样让景兰如何舍得离开啊,恨不相逢未嫁时,为什么你出现的这么晚,而又偏偏是……”商景兰强忍的眼泪终于流了下来,心里却比笛声中的相思之意更浓,命运捉弄啊。

    “哎,洛公……洛大哥,你吹的很好听,这是什么曲子,我怎么从来都没听过啊?”商景徽本来是想喊洛公公的,看到商景兰瞪她的样子,就改口了。

    “你才多大,就能把所有的曲子都听遍了?”洛宁见商景徽进来之后,还是第一次主动找他说话,勉强笑了一下,说道。

    “我就算没有听遍,也知道你这首不是乐坊传唱的曲子,这个曲子很怪,好像,好像,姐姐,怎么来说啊?”商景徽不知道该用什么词语来形容了,只能求助她的姐姐商景兰。

    商景兰偷偷地擦擦眼泪,强作笑颜地说:“好像是写诗不按照格律,这曲子的编排也没有完全照着宫商角徵羽来,好像就是子安兄自己编的吧。”话中虽然带有疑问,但是语气十分肯定,可见商景兰已是非常了解洛宁了。

    “没想到洛公……洛大哥这么厉害,都能自己编曲子了,姐姐,比你厉害啊,你都不能自己编呢?”商景徽开始取笑商景兰了。

    “你姐姐写诗作画可是非常厉害的,这方面我可比不过她,这写诗吗,也只有小景徽长大后才能超过她吧。”洛宁小小地拍了一下商景徽的马屁。

    这句话算是说到商景徽的心里了,她知道自己大姐诗画都很厉害,她对画画没什么兴趣,唯有对诗词是十分的喜爱。

    “那是,还是洛大哥有眼光,比我姐姐强多了,她就一直不承认诗词不如我。不过,洛大哥,你的诗也该好好练练了,都没什么格律可言。”商景徽昂着头,小脸很是得意地说。

    “谨遵法旨。”洛宁搞怪地说。哀伤的氛围终于在这插诨逗笑中消散了不少,商景徽又问他刚才的曲子可有名字。

    “明月千里寄相思。”

    “好听,这个曲子好听,这个名字也好听,洛大哥,你要教我。”商景徽不再像原来那样对洛宁抱有成见了,此刻就觉得洛宁就像一个大哥哥一样很好玩。洛宁又把曲子吹奏了两遍,看着小景徽,小景徽摇摇头,表示还有几处没记住。

    “子安兄,让我试试。”商景兰把手伸到洛宁前面。

    洛宁把手里的竹笛递给她,商景兰擦也没擦,就在洛宁刚才吹奏的地方直接吹了起来。没想到商景兰竟然能够把这首曲子完整地吹完了,虽然有些地方不太连贯,却也没有记错。

    商景徽又被她姐姐打击到了,不过也不再纠缠再吹奏了,闲聊了几句,大家也就散场了。别人家可能还有吟诗作对,喝酒欢乐一个通宵,洛宁没有这么多讲究,商景兰也没有提醒他。

    洛宁去皇宫值夜了,第二天一早走出皇宫的大门,心里没有一丝高兴,今天是商景兰离开的日子,今日一别,此生还不知道有没有再见的可能。

    可他也知道商景兰是个主意很正的女子,既然她说不会与她私奔,就算他留住了她的人,却也等于捏碎了她的心。

    哪怕他再知道这是封建礼教的错,可身处这个时代,在他没能力改变之前,他不遵从就会被人当成疯子,竹林七贤是这样,唐伯虎算半个。

    洛宁痴痴呆呆地回到了家门口,看见商府的家丁已经备好了马车,似乎已经把行李都收拾好了,就等他回来,拜别后好上路了。

    “公子,你回来了,商小姐都已经收拾好了,就等跟公子拜别后就要南下了。”胡明见洛宁从南边走来,连忙迎了上去。

    “哦。”洛宁有气无力地回了一声。走进垂花门,商景兰和商景徽已经站在正屋门口在等着他了。

    “子安兄,小妹实在是喜爱这支竹笛,想要留个念想,就不告而取了,还望子安兄不要见怪。”商景兰双手抱拳向他施了一礼,手中攥着的正是他中秋那晚吹奏的那根竹笛。

    “媚生喜欢,是这根竹笛的荣幸,还有什么是媚生看上眼的,只管拿,哦,小景徽也是。”洛宁勉强笑道。

    商景徽撇撇嘴,说的一点儿诚意也没有,再说她也没有什么看得上眼的,就是那天的那个月饼很好吃,可惜早就吃光了,也不知道多准备一些,她还想带到路上吃呢。

    “景兰有此竹笛足矣,安敢再夺子安兄所爱。既然子安兄回来了,景兰就与舍妹正式向子安兄拜别,感谢子安兄收留我们姐妹,若有缘还能来京城,到时再厚礼拜谢。”商景兰面上笑着,握着竹笛的手却不住地颤抖,明亮的眼睛看着洛宁,没有眼泪,却像是有一条河从洛宁心里流过。

    “愚兄此生能得遇媚生,实在是三生之大幸,可惜愚兄福薄,不能再聆听媚生教诲,那就等以后京城再见吧,我相信媚生还会来京城的。”洛宁说完,商景兰笑着没有说话,两只眼睛似乎是要把洛宁望穿。

    再多的不舍也挨不过时间,商景兰还是拉着商景徽上了马车,洛宁也让胡明准备了一匹马,他要把商景兰送出城。

    “子安兄,送君千里终有一别,兄长就此留步吧。”出了左安门,来到十里长亭,商景兰停下马车,来到长亭里和洛宁道别。

    “恨不能陪媚生直到东南,可惜愚兄皇命在身,只能送你到这里了,前途还望珍重,你我还有相见之时。”洛宁说道。

    商景兰不敢应承他,谁知道再次相见的时候,会是怎样一个情景。

    “子安兄,请在为小妹吹一曲吧,不知道再听到子安兄的笛声,那是多少年后的事了。”商景兰拿出竹笛递到洛宁面前,纱帽也遮挡不住哀怨的眼泪。

    这时,又一辆马车来到了长亭,见十里长亭里站在一男一女,马车上的人没有下车,也没有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