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孤独的修仙者 » 第九十四章 贩卖龟壳

第九十四章 贩卖龟壳

    坊市设立在一个叫做黄枫谷的山谷内,谷口有迷雾法阵,防止凡人误入。

    而坊市内由几家选派之人共同管理,当然黄山派居首。

    了解到这些信息后,作义也不在豫州停留,直接奔黄枫谷而来。

    来到谷前果然有迷雾弥漫,不过对秦义而言根本无影响,灵力注入眼睛,找到迷雾中通向谷口的道路。信步而去。

    半刻钟后,来到谷中,整个山谷被透明防护光罩保护,秦义手轻轻压在光罩上,灵力注入,光罩瞬间出现一个一人通过的缺口,秦义趁势跨入。随后光罩闭合。

    坊市与秦义见过的大同小异,围绕山谷一圈是各种石屋,山谷中间一个大的圆形建筑。

    只有在几派共同主持什么产易会时才会开启。现在肯定是关闭状态。秦义顺着右边从第一个店铺往里逛。整个山谷内行走的修士非常少,只有十来个人。

    第一个店铺贩卖一些筑基期丹药,还有更低阶的符篆炼器材料之类,秦义在外面用神识看了一下,就没打算进店去。

    而那位筑基掌柜虽然很想请秦义进店,但看秦义失望的神色也就放弃了。

    第二个店铺主打炼器材料,甚至还有一件法宝作为镇店之宝,秦义上前查看了一下这柄名为冲天剑的法宝。

    与雷鸣剑相差无己,售价也不低,店主开二十万灵石,与半岛盛会上的价格差不多。

    秦义放下就观看店内其它物品,并没有什么入眼的东西。

    接下来逛的几个也都差不多。

    来到黄山派开设的店铺,这个店铺占据了四五个店面,显得非常气派。

    里面贩卖的东西也是多种多样,材料,丹药,符篆,甚至还是傀儡。最主要是秦义在这家店铺里看到了类似巨龟龟壳的炼器原材料。

    拿起龟壳,仔细查看一番,与自己储物袋中的应该是同一种材质,而且看这不完整龟壳,其完整龟壳应该比自己见到的巨龟小上一些。于是秦义问道。

    “掌柜的,这龟壳多少灵石?”说着扬了扬手中的龟壳。

    “道友还真识货,一来就相中这块灵龟壳,八万灵石。”一位结丹修士作为掌柜招呼着。

    “八万灵石倒不算贵,不过有没有更大更好的龟壳,这个用来炼制护盾感觉差点意思?”秦义挑剔着。

    “更好的龟壳我们没有,只有武阳宗才有,这已经是我们黄山派能获得的最好的龟壳了。如果道友需要好的龟壳只有到武阳宗去找了。”

    说完这话后,这位结丹修士也是一脸不平。

    因为在武阳帝国内,武阳宗就是天,所有的好东西只有武阳宗选过以后,才能轮下面的宗门选择。

    至于秦义也想去武阳宗开设的坊市内把龟壳卖掉,不过这里距离武阳宗有千万里之遥。实在是太远了。

    秦义拿着龟壳沉呤许久,实际上他在考虑如何开口卖掉自己的巨龟壳。而结丹掌柜则是认为秦义在权衡八万灵石值不值得。所以双方都没开口。

    最后还是秦义忍不住,率先说道:“那贵派收不收好的龟壳呢,至少比这件好得多?”说完一指已经放下的龟壳。

    “你有好的龟壳?”这位掌柜显然不信,在武阳帝国内除了武阳宗没有人能拿出更好的龟壳。

    “你这里有没有秘室,我可以给你观看一番。”

    结丹掌柜依然是半信半疑,他倒是不怕这位在此处作什么乱,而是怕他忽悠自己。

    不过看在秦义后期巅峰的份上,还是选择相信秦义一回,于是领着秦义进到里面一个相对宽敞的秘室。

    坐定后,秦义也不托延,一大块巨龟壳出现在地面上,这位结丹修士立即被震住。

    还真有好龟壳,他起身连忙查看一番。

    半响之后,他终于确定这块龟壳确实比自己店里的好上许多。一时间也被羞得难以启齿。

    秦义看这位神色也猜到了几分,于是说道:“这块是我在大海中历尽千辛万苦弄来的巨龟壳,肯定比你店里的好,你看你收不收?”

    结丹掌柜心里肯定是想收,但是想到武阳宗的手段,万一消息泄漏出去,不但自己就是黄山派也跟着遭殃。

    他心里也很纠结。万一自己不收,这好宝贝就从自己手中流走。

    而秦义看他纠结的脸色还以为他在估算着价格,没想其它。秦义也不急,坐在旁边等着这位回答。

    最终还是诱惑占了上风,于是这位结丹掌柜小心说道:“不知道友是从何处海域得到的这龟壳,一般这种龟壳只有盛产巨龟的海域才有,而这些海域都是武阳宗的控制范围!”

    秦义一怔,不过脸上没表现出异色,沉呤一会道:“我从何处得来的,道友就不必相问了,只是问道友买不买,而且此事就你我二人知道,想来道友也不会传出去吧!”秦义语气中带着威胁。

    “道友哪里话,我怎么可能说出去。这样我悄悄买下此龟壳,然后我二人发誓谁也不准说出今天这事,如何?”结丹掌柜为了得到龟壳,说出了这样的话。

    秦义巴不得如此,自己的龟壳来历不正,现在听到这位话语明显有武阳宗参与其中。

    自己去武阳宗坊市贩卖肯定会走漏消息,还不如先在此地处理一块龟壳,秦义也不敢多卖,万一吓着这位了不买了,那自己岂不是亏大了。

    于是双方协商了一下价格最终在十三万灵石成交。

    而这位掌柜也是爽快,递给秦义一个储物袋,秦义神识伸入其中,几乎全是中阶灵石,只有少量的低阶灵石。

    看来这黄山派也比较富有。那位见秦义收了储物袋,自己也把龟壳收入袋中,以后回宗门寻一好友炼制一番。自己也可以得一件防御护盾法宝。

    秦义见到这位脸上喜色,不由问了问店里有没有大容量储物袋出售。

    这位掌柜也是一怔,不过瞄了一眼秦义腰间几个鼓鼓的储物袋,心中了然。然后开始介绍起来。

    十方容量的储物袋五千灵石一个,五十方容量的三万灵石一个。百方容量的八万灵石一个。

    至于五百方容量的则要五十万灵石。看到秦义听到五十万灵石的惊讶表情。这位掌柜也向秦义解释一番。

    原来储物袋在突破一百方容量的极限后,制造难度上升了许多。

    空间法阵的刻画也较以前储物袋难上许多,成功率也不太高。所以售价也高得多。至于千方已经不是储物袋了,那个层级是储物环或者储物戒了。

    秦义心中估算了两地的价格,在五元宗街道一个五十方的储的袋就要六七万灵石,抵这边差不多百方容量了。

    很想一次性买个五百方容量的,但是灵石不够。

    只得花了八万灵石买了一个一百方容量的储物袋。结丹掌柜也是开心得很,一个人连做两次买卖。

    虽然他知道秦义身上应该还有龟壳,不过同样为了少惹麻烦他还是选择沉默。在掌柜的欢送下,秦义出了店铺,继续往下一处逛去。

    最后秦义只在一个贩卖炼器材料的店铺里买了几万的矿石作为石晶虫的口粮。

    出了黄枫谷,然后又在一个隐蔽处等了几天,确定那位掌柜没出谷跟踪自己后,自己才选择朝着黄山派的左边方向飞去。

    期间,寻了一个山头,把所有的东西都集中在大储物袋内,这样腰间虽然看起来还有那么多的储物袋,但已经不鼓了。

    等以后,秦义把不用的储物袋卖掉后,腰间看起来就要正常得多。

    在慕容家中的时候,秦义就询问了周围地形环境。

    黄山派往西北方向几十万里,有一个叫做鳄宗的,专门饲养鳄鱼的宗门。

    这位宗门也是武阳宗专门扶持的,从余风山脉靠近大海哪里开始有上百万里的海岸线上种满了红树林。

    宽度大概有十万里,里面就是鳄宗专门饲养的鳄鱼,当然还有其它灵兽。

    一方面是为了阻止有人从海上进入武阳帝国,而增设的一个屏障。

    二也是为了切断武阳帝国内某些宗门进入大海猎杀海兽,当然这也是武阳宗为了方便自己而弄的。

    而鳄鱼灵兽的兽皮不但可以制作储物袋,有些高阶鳄鱼皮还可以制成护甲靴子之类的,甚至还有修士弄鳄鱼头盔之类的。

    所以鳄宗虽然实力不能和黄山派相比,但有武阳宗扶持一般宗门也惹不起。

    秦义去此宗也是看看有没有可能弄个头盔脸甲之类的戴上。以后行事也少了些暴露的风险。

    飞了几天的时间,秦义来到鳄宗的势力围,这里几乎的草原一样,光秃秃的,直到秦义再向前飞了几万里之后。

    一些大大小小的沼泽出现在眼前,有一些筑基修士正飞在沼泽上空,不然抛洒着各种动物尸体血肉。

    这些沼泽是用来繁殖小鳄鱼的,鳄鱼养大到一定程度会放入红树林上让其自生自灭。

    所以红树林中到底有多少鳄鱼,就连鳄宗自己都不清楚。

    反正每隔一段间捕杀一批,选出好的送到武阳宗,差一点的自用或是贩卖或是交换都由鳄宗自由支配。

    来到沼泽上空时,喂食的筑基修士发现了秦义的身影,连忙飞到近前施礼。

    他还以为秦义是武阳宗的高人,所以态度异常恭敬。

    在他的带领下来到了鳄宗的山门所在。

    鳄宗估计是秦义见过所有宗门里建筑最少,也最破烂的了。一排面向红树林的石屋,而且这样的石屋会沿着红树林每隔十万里有一个。

    鳄宗结丹长老也是分批在各处石屋驻守一段时间,回到宗门还是在石屋内修行。

    虽然这石屋里的灵气还算不错,不过整个宗门看起来有点散乱。

    来到最大的一个石屋后,那位筑基修士就离开。

    屋内鳄宗的掌门,一位结丹后期出来迎接了秦义,然后领到石屋内。

    坐定后,这位掌门才询问起秦义的来意,在得知秦义需要一个鳄鱼皮甲面具时,这位掌门松了口气。

    这位巅峰修士看来是外出游历的,自己肯定得罪不起。

    鳄鱼面具宗门也有几副,想来也能满足这位需求。于是几个不同颜色的面具出现在桌子上。

    秦义一一查看,基本上都是鳄鱼皮销制一番,找了柔软部分,掏出双眼,鼻子还有嘴巴,然后又用鳄鱼筋做成一条细带穿在开好的锁扣内。

    秦义拿起一个面具,戴在脸上,非常合脸,没有任何的不适。把几个都试了一下。秦义感觉还不错。

    其实秦义想要的不仅是一个隐藏脸部相貌,还要能反弹修士神识的面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