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我这么正义,怎么可能是魔祖 » 十七章:信息

十七章:信息

    道人的声音带着法术的效果!

    不过以秦理的修行底蕴,也就只能判断到这一步了,至于什么法术,他就不可能知道了。

    一方面好奇心起,另一方面,他觉得这法术波动非常细微,感觉应该不会对自己产生太大危害,秦理主动解除了自身法力的被动防御,对着声音敞开了心扉……

    很快,秦理的感觉不一样了,他感觉那声音似乎带着无穷的美丽,光是听到,就感觉心中无穷喜乐,似乎人生最大的愿望得到了满足一样,莫名其妙的就觉得身心愉悦至极!

    就在秦理忍不住沉迷于声音中时,在他脑海深处,理性面板突然展开,虚无的快乐瞬间就如潮水般消退。

    清醒过来的秦理顿时吓了一跳,这也太邪门了,这声音……这声音……简直他妈的跟DUPIN一样啊!

    被吓到的秦理急忙运转血肉真经,将自己严密保护起来。

    他有点想离开,但现在离开,就等于明摆着告诉台上人自己有问题。

    他只能忍耐着,等待着。

    好在运转血肉真经后,道士的歌诀就对他不起作用了。

    道士的歌诀并没有持续太长时间,大约一炷香的时间后,道士停止了歌诀,开始说人话。

    这道士的口才其实并不好,说话有点颠三倒四,满嘴土语,好在有前身的记忆,秦理倒是能听懂。

    这道人自称是大光明神教的宣教使。

    光明神教是西洋诸国中催强大的赛尔帝国的国教之一,又译作光辉圣教。

    西洋诸教都很喜欢到处传教,吸纳信徒,特别是赛尔帝国的辉耀圣教和海洋神教,在南澳传播很广,信徒不少。

    不过,前身走南闯北,光辉圣教的国人牧师也不是没见过,穿道袍的还是第一次见。

    而且光辉圣教的光辉圣经的内容,前身也知道一点,和那倒是唱的歌诀根本没有半毛钱关系……

    那道士又宣称,大光明神教的教主,乃是西洋光明神教主神,大光明神帝的长子,大光明王!

    而这位大光明王此时就在澳北的山中,正在憋着劲要拯救世人……

    讲完了经,道士挥手让道童们给听经的人发烙饼。

    原来那些黑衣道童手中捧着的框子里满满都是烙饼。

    秦理也上去领了一个烙饼,这才跟着散去的脚夫离开。

    接下来一段时间大光明神教的宣讲使每天都要讲经发饼。

    秦理虽然有些好奇,却也不敢再去听经,谁知道这大光明神教的水有多深。

    反正光听逼格,就比府城里的丐帮不知道高了多少,惹不起,惹不起!

    倒是朱维三带着他去了一趟茶馆,让秦理有了新的消遣的地方。

    这茶馆里有说书人,他除了说故事,还会给大家读报纸来吸引顾客。

    这报纸也是来自西洋的新鲜玩意,目前澳南省只有一家,报社在省城澳宁,叫做澳南周报。

    这茶馆老板在澳宁有亲戚,每周都会寄过来一份,让茶馆里的说书人读给大家听,算是这家茶馆的一个招牌项目。

    这些报纸倒让秦理对这个世界的时事有了更多的了解。

    另外,茶馆里常常会聚集一些南来北往的小商人。

    这些小商人走南闯北,对附近的事情最清楚不过,秦理听他们闲谈,也能了解当地局势。

    渐渐的,秦理了解和判断出,澳南省的时局已经非常糟糕,这里简直就是个火药桶。

    贸易战争之前,位于大成天朝最南端的澳南省,是大成境内走私最猖獗的地方,产于大江中游的茶叶,丝绸,瓷器被商人们源源不断的通过大江,云梦湖,梦江,运送到奥北山区北麓,又从澳北山区北边走陆路,翻山越岭的运到澳南,再通过清江,澳江顺流而下,运到澳宁。

    这些货物在澳宁集散之后,就被走私船送去澳江口外的岛屿之上,又从这些岛屿上装上西洋大帆船,运往西洋诸国。

    从澳北山区,经清江,澳江,到澳宁的这条走私商路养活了澳南省无数的脚夫船工!

    靠着这条财道,贸易战争之前,澳南省是大成天朝最富裕的省份之一,无数大商人,高官,勋贵,皇亲国戚,甚至是皇帝的代理人聚集在奥宁城里,大发其财。

    也有无数的贩夫走卒,靠着这财路养家糊口!

    但两次贸易战争后,西洋诸国彻底撬开了大成天朝的国门。

    撬开大成天朝国门后,西洋人抛弃了偏远的澳宁,选择了从西向东贯穿了整个大成天朝南方和北方的大江和大河入海口的金陵城和京门城作为新的贸易中心。

    失去贸易地位的澳宁和澳南省迅速凋零。

    大商人可以离开澳宁,去京门和金陵重新开始,小商人和贩夫走卒却没办法离开故土,他们一天天贫困,逐渐的陷入了困苦和饥饿当中。

    到了今天,整个澳南省的治安状况已经恶化到了极点,因为,不想饿死的人,只能铤而走险。

    秦理这些天一直在城里,还不觉得,据说在城外,孤身旅人已经完全不敢上路,村庄不得不结寨自保,水面上更是水匪密布,商路几乎已经断绝!

    这样的环境,难怪大光明邪教都敢在市镇中公然传播了。

    ……

    这些天,两河口镇的气氛越来越诡异,他和朱维三商量,打算离开这里。

    清州府城也不敢去了,两人就打算干脆坐船南下,去澳宁城!

    秦理在这个世界光棍一条,说走就能走,但朱维三要走的话,就麻烦了,他要将手里的几百亩地和两河口镇上的这座宅子给买了,才有钱去澳宁定居。

    可这段时间时局不稳,土地宅子不但价格大跌,也极难脱手,两人就这么耽搁下来。

    这天,一大早,秦理又走进了高家茶馆。他今天来的比较早,茶馆里人还不多。

    秦理每天泡在茶馆,除了想打听点消息之外,实在是因为这个世界的娱乐活动太少了,除了茶馆,戏园子,就只剩妓院了。

    唱戏的听不懂,逛妓院吧,秦理一时间又突破不了自己的心理障碍,拉不下脸,就只能来茶馆打发时间了。

    这茶馆里不仅有说书的,还有唱小曲的。

    秦理上了二楼,选了一处座位,要了一壶好茶,一份汤包,就着茶水吃了起来。

    吃完了早点,秦理喝着茶,不时的往二楼东南角上的小戏台上张望。

    他正无聊间,就看见戏台后面的角门上,门帘掀起,一个老头一手提着小鼓,一手牵着一个人走了出来。

    看见这这老头出现,秦理一下子坐直了身体,打起了精神。

    跟在老头身后出来的是个瘦小干枯的中年人,他怀里抱着一把琵琶,双目紧逼,似乎是个瞎子。

    在两人身后,又有一人走了出来,却是个身材高挑的年轻女子。

    三人上了台,老头拉着瘦小中年人坐下,自己将小鼓摆在了架子上,女子走到小戏台中间。

    随着老头鼓声一响,瞎子怀里的琵琶就传出了悦耳的弹奏,年轻女子也张口咿咿呀呀的唱了起来。

    秦理一脸享受的看着台上唱曲的年轻女子。

    他当然听不懂唱腔,只是觉得声音十分悦耳。

    真正让秦理觉得享受的,是视觉。

    这女子的面容俊秀精致中透着一股英气,在秦理看来,至少能打八十五分以上。

    但是,让秦理感觉到视觉享受的,也不全是这女孩的容貌,而是她的身材,他觉得能打满分!

    秦理目测,这女子的身高,比自己这副新身体低不了多少,他这幅新皮囊可是相当挺拔,至少在一八五以上,在这个时代绝对是鹤立鸡群。

    那女子不但个子高,身材比例也是绝佳,标准的九头身!一双腿长的让人肝颤,绝佳的腰身曲线,连这个世界保守的女式衣服都遮挡不住。

    秦理一边欣赏着唱曲的女子,一边对耳边茶客们“这女子长相上佳,可惜身量太高,不似女人……”之类的评论嗤之以鼻。

    秦理第一次来茶馆,一眼就发现了这个三人的小曲班子。

    不过,当时吸引他的,倒并非是这个女子的容貌身材,而是三人身上那隐隐约约的法力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