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网游竞技 » 三国:什么叫战术流领主 » 第10章 重生之地主家的傻儿子

第10章 重生之地主家的傻儿子

    [叮!全服公告:建村令任务副本结算完毕,欢迎广大玩家正式降临。各大榜单、论坛、好友、群聊、录制等通用功能全部开放。]

    [叮!华夏区公告:欢迎各位玩家降临大汉帝国。现在是光和五年六月,即公元182年。]

    [当前版本:1.0—异人降临之万村林立。版本阵营:不限。版本命次:10。版本复活规则:复活时间12小时,死亡惩罚为全等级削减3级,最低0级。并随机掉落40%物品。]

    [温馨提示:1,为避免玩家围堵骚扰历史人物。其将获得隐藏保护,玩家若无一定的名望地位、人际关系、相关任务、人物线索等条件之一,或时机运气,否则无法相见。]

    [温馨提示:2,为避免极端混乱玩家刺杀关键历史人物。各群雄与继承人、重要事件人物等将获得安全保护。玩家除非达成击杀条件通过系统判定,否则任何形式的刺杀都会免伤。]

    [温馨提示:3,为避免玩家剧透历史。玩家发布的相关信息,将转变为辱骂自己。]

    [温馨提示:4,玩家无法自创过于超越时代的科技产物。如火药、蒸汽机等。自创物品将由系统判定。]

    [温馨提示……]

    ……

    一道道系统公告,唤醒了无数刚刚结束传送的玩家。刘耀也苏醒过来。随即,机遇开局加载的身份信息,也在脑海中显现出来。

    身上的被子厚实暖和,一看就是好料子。刘耀从塌上坐了起来。低头看去,身上穿的也是昂贵的蜀锦。屋中陈设,尽显风雅。

    “机遇开局是富家翁吗?也好,至少不会受到饥饿的困扰。”

    刘耀稍微感叹了下,便不再多想。现在首要任务是,搞清楚自己的身份、位置以及可利用的资源条件。

    抬手召唤面板,卷轴凝聚而出。

    -----------------

    【信息栏】

    姓名:刘耀(玄运)

    论坛ID:琨门永存

    名望:无名之辈,0、临时·闻名乡里(颍阴邑)

    称号:临时·刘家痴儿

    主职业:无

    副职业:无

    官职:无

    家世:汉室宗亲、世家3-世吏州郡、豪强3-郡县著姓

    身份:颍阴刘氏子弟

    【数据栏】

    五维等级

    智谋:9、统率:9、武勇:9、政治:9、学识:8

    才能等级

    无

    【能力栏】

    天赋:宗族将相

    专长:闻鸡起舞(待解锁)、戏面

    武学:基础格斗术、基础骑术

    文学:诸古文经

    技能:采集术、侦测术

    草草观看完毕。刘耀不由琢磨起来。

    首先是降生地,雒阳附近的豫州颍川颍阴邑。优劣很明显。(注1,2)

    人烟稠密,世家众多,经济发达,物产丰富。全郡人口一百五十万,放在后世不多,但在汉代,一个小小的郡占了全国3%左右的人口。不可谓不富庶。

    而且没记错的话,颍阴,就是荀攸、荀彧的老家啊。汝颍多奇士,此言不虚。同郡还有陈、钟、郭、韩等数十士族大姓。

    但与此同时,颍川乃是四战之地,自不久之后的黄巾起义后,将长期处于混乱残破的状态。这对长期发展是非常不利的。

    不过对于老司机刘耀来说,这些并不是什么问题。取其长,避其短便好。在充分利用该地资源后,可以利用[迁徙令]转移大本营。

    再其次,就是这个机遇开局带给他的身份,刘家痴儿。一个当地人尽皆知的废柴二代。性格懦弱,智商堪忧,文不成武不就。

    这是当前需要化解,并进一步利用的地方。

    刘耀迈步向门外走去,他得去了解下当前身份处境。由于原身天生痴傻,对自家的了解实在有限,而且还有很多莫名其妙的东西。

    什么大家都说父亲是个大好人;荷花酥很好吃;趴在学舍的案几上睡觉很舒服;城东的游侠儿很爱和自己玩;父亲大人与姨娘们总是在晚上打架,第二天又和好了……

    “阿彘!郎君!你醒了?”

    惊喜的呼声打断了刘耀的思绪。一条身影闪进院子,急匆匆的冲到跟前。

    刘耀看去,这一脸兴奋的书卷气中年男子不正是老赵吗?暗道一声晦气。这位便是他刘家最重要的家臣,被父亲视为兄弟的赵机。

    刘耀痴儿活这么大还没被人绑票,能长得人高马大,每天傻美傻乐,正是得益于他的呵护照看。

    “阿彘你可终于醒了。哎哟,你昏迷这两天可是吓死我们了。主家已经愁的两天没睡好觉了。”

    “都怪我,就不该带你上树摸鸟蛋。哎,幸好,幸好。”

    刘耀笑嘻嘻的看着啰里啰唆的老赵,心里早已开始吐槽了。

    淦!又是昏迷,这狗策划就没点别的创意了吗?

    “走!阿彘,咱们把这好消息告诉主家去。”说着,就要拉着刘耀向外走去。

    刘耀这时回过神来,却轻轻挣脱老赵的手。

    他知道,想改变原身在大家眼中的形象,最好就借助这次昏迷。反差越大越好,利用观念的颠覆,借机给重要人物留下印象。

    看着老赵疑惑的眼神,刘耀说道。“赵伯,其实我这次因祸得福,好像突然开窍了,再不复往日的痴傻了。”

    赵机霎时愣住,仔细瞧了瞧刘耀,笑道。“什么话,阿彘本来就很聪明。”

    刘耀知道他还是不信。“赵伯,这些年真是辛苦您了。往昔种种,阿彘自是铭记在心的。”

    阿彘何时会拽这些文邹邹的词了?老赵顿时诧异,再看他,双目不再无神,笑容也不是那副痴傻模样。难不成……

    老赵不由的逐渐瞪大双眼,用颤抖的手指着刘耀,双眼微红,说不出话来。

    刘耀微笑点头再次确认。

    激动不已的老赵放声大笑。说是喜上加喜,再度拉着刘耀去找主家。也就是刘耀的父亲。

    刘耀任凭他拉着,开始套话。自己这汉室宗亲是什么情况,看看咱以后能不能也搞个皇叔当当。

    “赵伯,以前我只知自家是汉室宗亲,却不知是哪一脉哪一支啊?”

    “哦,阿彘……不,郎君乃是济北贞王之后。不知郎君可还记得,经馆荀师讲的前汉故事?”

    刘耀点头确认,接着打补丁。

    “这次醒来,那些经馆学的东西,都记忆清晰起来了。自然是知道的。”

    “那便好。前汉时,淮南王英布反,高帝遂立第七子刘长为淮南王。其子四人,长子刘安继位淮南王。就是召集门客,编写《淮南鸿烈》的那位。”

    刘耀点头称是,就是传说中发明豆腐的那个嘛。老赵继续说道。

    “其次子刘勃,便是郎君家的先祖。文帝时,为衡山王。景帝时,迁为济北王,谥号为贞。王莽作乱时,郎君的先祖迁居颍川。这也是为什么咱刘氏所居之里,名为济北里。”(注3)

    这下刘耀明白了,自己和刘大耳的中山靖王之后一样,都是前汉宗亲后代。甚至自己的支脉更古早,放在当前不算稀奇,一抓一大把。

    -----------------

    注1:雒阳。光武帝刘秀称帝后,定都洛阳,改为“雒阳”。后曹丕称帝后改回。

    注2:颍阴邑。公主封地称邑,列侯封地称侯国,少数民族地区称道,皆是县级行政单位。《后汉书》载,“皇女坚,七年(164)封颍阴长公主。”

    注3:刘陶字子奇,一名伟,颍川颍阴人,济北贞王(刘)勃之后。——《后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