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不稳定维度 » 第二十三章,社会格局

第二十三章,社会格局

    回到地球这边,先驱文明和乌巢的揭秘,让人类从新认识了时空的概念,并让人们意识到穿越时空是一件危险的事情。

    随即,黑域相关的一切研究被紧急叫停,博士和江海也立刻站了出来,向社会声明。

    星环科技和博士的研究团队绝不会在涉足黑域相关的一切研究,并立即停止现有的研究,和对有关黑域相关的一切经费支持。

    因为微微和浦禾之前从事黑域相关研究,被人类社会高度的关注起来也就顺理成章了,

    黑域研究项目的叫停,也让浦禾的出狱失去了原有的支撑,在多方的运作下,官方为了让广大群众安心而保证社会的稳定。

    官方依然绝然选择撕毁浦禾到实验室任职研究黑域以保释出狱的协议,

    很显然,在大势所趋的形势下,人们为了确保二人不在有接触黑域研究的机会,甚至巴不得将微微也送进监狱才好。

    就这样,可伶的浦禾又再次回到了监狱。

    而微微这边也没能好过,为了让她从此不再有接触黑域的可能,便让她辞去了研究所的工作,把他安排到了J市理工学院做起了哲学教员。

    这可多少有点讽刺,一个物理学家被任命为哲学教员竟然也可以如此的顺其自然。

    伴随着微微,浦禾二人的落幕,形成鲜明对比的就是,先驱文明留下的技术让人类再一次实现了科技的跨越。

    程悠悠团队很快就在生物科技取得了重大突破,通过人为记录和干涉细胞遗传信息,可以大大提升细胞分裂的质量和次数,从而让人类寿命实现了极大的延续。

    并实现了突破生命基础形式的技术,创造了除碳基生命形式之外的硅基生命,氨基生命等多样化的生命形式。

    希金斯,吴岚,成风等人成功通过先驱文明留下的技术,结合程悠悠的研究,突破了改造火星的环境的关键技术,直接加速推动火星改造。

    而刘俊华因此次行动发现带给人类巨大的福利,一跃成为了星际卫队的最高指挥官。

    随着火星改造的顺利进行,人类对移民火星的意愿一有所提高,

    但介于目前火星与地球生存环境存在巨大差异的不争事实,除了一些为推动火星改造事业的科学家和保有强烈太空梦想的极少数个人之外,少有人愿意前往火星。

    但要发展火星,就必然需要大量的人类前往火星生活,形成火星生态圈,才能实现最终改造的目的。

    对此,星际人类事务局专门制订了移民火星的相关政策,以鼓励人们前往火星居住。

    不过很显然,这对目前享受着科技带来巨大福利的地球人类来说,这丝毫没有任何作用。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签署移民火星的协议的人少之又少,借此机会免费前往火星游玩和猎奇的人倒是数不胜数。

    也正是这样的安逸美好的生活,也让执政者失去了对局势的判断,大量的机械替代了人类的日常工作,大量的工人,农民,白领等等渐渐的离开工作岗位,过上了享受科技红利的日子。

    既然都安心走下岗位,又具备稳定且高额的福利待遇,那自然又把享受生活的格局提高了很多个档次,

    一时间,大量的的娱乐场所,不尽其数的奢侈品充斥着人类社会的各个角落。

    无数的农田被改造成了高尔夫球场,赛马场,赛车场等供人消遣的地方,人类走遍世界各个角落去征服自然,他们攀登珠峰,深潜大海,飞跃沙漠,甚至横越马里亚纳海沟。

    尝遍世间奇珍异兽,吃遍天南地北的山珍海味,凡是你在地图上能找到的地方,就遍布了人类的足迹。

    极大的消费同时也产生了极大的需求,创造了巨大的市场,人类社会的经济也来到了制高点,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

    可繁荣背后是官方日益加剧的财政支出,和大量的资产向少数人集中的不争事实。

    由于大量人群离开岗位,依赖高额的福利生活,并对这突如其来的安逸没有丝毫准备,刚开始还一切正常,因为在经济及其繁荣的情况的下这点支出对于国家来说简直不值一提。

    大家可以不用工作也有很好的福利,这是大家都很满意的,领导人看到群众幸福生活也成就感满满,商人赚到了大量的票子也是笑面生花。

    不过,这些所谓的美好都是表面现象,随着越来越多的人走下岗位和日益增长的人口,社会福利系统渐渐变得入不敷出,财政支出大幅上涨,

    人们也渐渐习惯了不劳而获,钟情享受的美好生活,短短两年,已经几乎没有人在为生活而奋斗去努力工作,只顾每天换着花样挖空心思的获取更多福利以满足那永远无法填满的欲望。

    这样的格局一经形成便一发不可收拾,也有国家试图停掉福利,让人们从新走回岗位,但换来的是群起愤概,民众无法接受从安逸中走出来,

    这样的制度更替致使这些人纷纷走上街头,呼吁推倒提出改写福利政策的执政者,对抗试图进行的福利机制变改,

    最终,在声势浩大的示威行动和人海如潮的游行中,这个国家的福利制度得以保留,并随带的将这个国家的政权进行了更替。

    前车之鉴,有了反面教材的存在,世界各地的执政者都泯灭了对福利机制下手的动机,改而另寻出路。

    面对日益剧增的财政支出和社会安定的双重压力,这些执政者站在人类的制高点上想到了了一个绝妙的主意。

    执政者为更快的获取利益,推行了和行星造梦计划类似的方案,他们将现有的一切都进行分门别类的明码标价,并立法保护一切私有化的行为。

    这些东西不仅仅包括了现有的土地资源,海洋资源,森林资源,也囊括了如空气,淡水,甚至阳光这样的与人们息息相关的生活必须必要品。

    他们为这些现实或抽象的物体赋予定价,并设定经营年限,进行挂牌竞拍。

    嗅觉敏锐的资本对这样的操作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积极主动,这些明码标价的各种千奇百怪的资源,被冠以超高的成交价在极短的时间内被抢购一空。

    很明显,这样的策略是有效的,空前的大额成交量和全新的竞价模式成了执政者新一轮的敛财机器。

    大量资金就这样融入执政者的手中,各地的财政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富足,粗略计算,这些资金足以维持未来很多年的各项支出,

    这又让执政者拥有稳固社会局面的信息和底气。

    正当这些执政者为自己的高明沾沾的时候,资本的运作却大大的超乎他们的想象,接下来发生的一切都让他们为这个决定追悔莫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