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多子多福,成就日不落帝国 » 第19章 如果有他的帮助,朱桉相信自己的白酒一定能在京城畅销。

第19章 如果有他的帮助,朱桉相信自己的白酒一定能在京城畅销。

    “王爷,这话说得也太过了。”朱标吸了一口冷气反驳道。

    但内心深处他知道,朱桉的话在某种程度上是有道理的!

    从他出生那刻起,就被朱元璋视为继承者而精心培养。

    当他的弟弟们还在穿着开裆裤在地上玩耍时,朱标已被马皇后逼着学习各种礼仪规矩。

    当其他弟弟还在玩耍时,他已经在跟随大儒宋濂学习知识。

    当他的弟弟们都长大并各自就藩时,朱标已在紫禁城内协助朱元璋处理政务。

    甚至很多朝廷政令,朱元璋批准后,还需送至太子府由朱标再次审核才能实施。

    作为太子,无论是从父皇那里得到的权力还是其他方面,确实远远超过了他的兄弟们。

    以前,朱标已习惯了这一切。

    但今天听了朱桉的话,他才真正意识到作为嫡长子在朱元璋心中的特殊地位。

    突然间,朱标在原地愣住了。

    “常大人,请不要误解,我说这些并非是出于对太子的嫉妒或对皇帝父亲的不满。”

    “作为皇帝的私生子,能够被封为藩王,我已经很感激了。”

    “我只想安安静静地过日子,并没有其他奢望。”

    “常大人也清楚,我的府上人口众多,不算仆人,仅小妾就有十多个,再加上未出生的孩子们。”

    “如果只靠朝廷的俸银,几乎难以维持这么大的家庭。”

    “幸运的是,天赐我这座铁矿。”

    “借助这座铁矿的收入,我的府邸才能稍稍宽裕一些。”

    “可没想到陛下竟然想把铁矿收归朝廷,这让我府上的上百人该如何维持生计?”

    朱桉这番话听起来似乎情真意切,令人动容。

    就连朱标也不由得对朱桉的所谓‘悲惨遭遇’产生了同情。

    然而很快,朱标意识到了其中的矛盾。

    根据大明的制度,即使是像朱桉这样的藩王,每年也能得到数千两银子的俸禄。

    只要日常开销不过分,仅靠朝廷的俸禄,养活十几房小妾也不是难事。

    更何况,在处理云南当地贪官时,那些官员被没收的财产,朱桉分得了一半!

    将这两部分收入加起来,朱桉的府邸至少也有数万两白银!

    这样一算,朱桉不可能缺钱花!

    朝廷只是打算征用封地中的一处铁矿,你便无法维持小妾的生计了?

    这不是在糊弄人吗!

    即便退一万步讲,谁让你车里王没事就纳这么多小妾呢?

    要知道,即便是身为太子的朱标,包括已故的太子妃常氏在内,他的女人也不超过五个!

    想到这里,朱标甚至有些羡慕朱桉了。

    作为一个正常男性,朱标自然也喜欢娇妻美妾。

    他的府上女人不多。

    一方面是因为他日常忙于公务。

    另一方面则是——

    他得在朱元璋面前保持贤明太子的形象!

    咳咳,扯题了。

    听完朱桉的一番话后,朱标只能无奈地叹气。

    “所以王爷已经决定了,坚决不将铁矿上交给朝廷?”

    “这事不可商量!”

    朱桉对朱标摆了摆手。

    这座铁矿,是朱桉费尽心思才获得的,怎能轻易让给别人。

    再者,若朱桉这次退让。

    那以后系统在他领地上刷新出更值钱的银矿或金矿,难道他也得让出来吗?

    “罢了,既然王爷态度坚决,那我们就不再提此事。”

    “来吧,王爷,喝酒!”

    见朱桉态度如此坚定,朱标也没多说。

    毕竟朱桉看起来已经做好了面对后果的准备,他又何必多操心?

    朱桉见朱标这么通情达理,也很高兴地继续与他喝酒。

    “老常啊,我们认识这么久了,我还不知道你究竟做什么官呢!”

    “老常?”

    朱桉突然改口称呼他为‘老常’,让朱标有些不适应。

    毕竟作为大明太子,除了朱元璋和马皇后,他还没被别人这么亲昵地称呼过。

    面对朱桉的提问,朱标随口回答道:“我主要负责帮陛下管理账目。”

    这话不算撒谎。

    作为太子,朱标确实需要对朝廷的每一笔支出进行审批!

    听到朱标的回答,朱桉便自言自语地说道。

    “原来老常你是户部的官员啊!”

    提及大明财政的官职,朱桉首先想到的当然是户部尚书。

    但望着眼前与他年龄相仿的年轻人,朱桉不禁眨了眨眼。

    “话说,老常你年纪轻轻,在户部任职不高吧?”

    “没错,我现在的职位是户部侍郎!”

    为了不让朱桉怀疑,朱标临时编造了一个官职。

    听到这话,朱桉露出了笑容。

    “户部不错,能在户部任职的人,肯定有做生意的才能!”

    朱桉说着,意味深长地看了朱标一眼,然后借着酒劲拍了拍他的肩膀。

    “我这里正好有个生意想和老常你谈一谈!”

    “王爷,涉及贪赃枉法的事,我可不敢参与!”

    尽管朱桉还没说完,但朱标不知为何总觉得朱桉的生意不是什么好事,急忙摆手拒绝。

    朱桉对此感到无语。

    “你把我看成什么人了?我跟你谈的是正当的生意!”

    朱桉说完,拍了拍手。

    一个小二应声进来,朱桉耳语几句后,小二迅速从后厨拿来一个精致的瓷瓶递给朱标。

    “这是什么——”

    “酒。”

    朱桉示意下,朱标打开瓷瓶塞,顿时一股浓烈的酒香扑面而来。

    朱标小心尝了一口瓶中的酒,露出惊讶的表情。

    “王爷,这酒从何而来?简直是人间珍品啊!”

    朱桉看到朱标惊讶的表情,露出得意的笑容。

    瓷瓶里的酒并非买来的,而是朱桉使用后世的方法蒸馏提炼出来的。

    无论度数还是口感,都远胜于这个时代的普通白酒。

    实际上,刚到云南时,朱桉就考虑过通过卖酒致富的可能性。

    可惜的是,朱桉的封地位于偏远地区。

    车里宣慰司是个穷苦的地方。

    尽管当地有像十二版纳领主那样的贵族,但和京城达官贵人的财富相比还是逊色很多。

    鉴于当地贵族的购买力有限,朱桉想以高价销售蒸馏出的高度白酒,其难度可想而知。

    朱桉曾考虑是否能将白酒运到京城或苏杭等富裕地区销售。

    但作为大明藩王,朱桉若无朝廷诏令,便不得随意离开封地。

    在京城,朱桉缺乏足够的关系网,他想把白酒销售到京城的计划因此暂时搁置。

    但朱标的出现重新点燃了朱桉的希望。

    对朱桉来说,常大人是朝廷中的户部侍郎,而且他经常往返于云南和京城之间。

    如果有他的帮助,朱桉相信自己的白酒一定能在京城畅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