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多子多福,成就日不落帝国 » 第23章 货币锚定?通货膨胀?这些概念都是些什么?

第23章 货币锚定?通货膨胀?这些概念都是些什么?

    “最近有人上奏,指出当前我大明的货币流通存在困难。”

    “市面上的铜币数量不够,铁币过于沉重,而银子在小额交易中使用不便。”

    “因此有人建议朝廷考虑用纸质货币取代现有的铜币和铁币。”

    “这么做不仅能缓解货币流通的问题。”

    “而且与笨重且难以携带的铜币和铁币相比,纸币更加轻便易携。”

    “王爷,您觉得这个提案怎么样?”

    朱桉眼中闪烁着惊讶。

    这不就是史书中记载的那个大明宝钞?

    作为一名穿越者,朱桉对‘大明宝钞’这一术语再熟悉不过。

    实际上,大明宝钞可能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纸币之一。

    正如朱标所述,明朝最初发行大明宝钞主要是为了解决民间货币流通问题。

    至于为何民间的货币流通会出现问题,这要追溯到大明的一个特殊国情。

    大明货币短缺!

    显然,这种“货币短缺”的情况并非指国家或百姓的贫穷。

    在朱元璋推行的一系列休养生息政策下,大明初期的生产力得到了良好恢复。

    因此无论是百姓还是朝廷,整体上并不贫困。

    这里的“货币短缺”指的是市面上缺乏流通的货币。

    过去的朝代常常铸造铜币作为市场上的主要流通货币,大明亦想效仿。

    但在实施过程中,统治者发现了一个严重的问题——

    大明各地的铜矿资源非常稀缺,根本无法支撑足够数量的铜币在市面上流通!

    至于白银这种同样具有货币属性的金属。

    一方面如朱标所说,在小额交易中使用不便。

    另一方面,中国本土历来缺乏金银等重金属。

    因此,大明迅速陷入了通货紧缩的境地。

    大明宝钞便是在这种情况下由朝廷发行的。

    起初,大明宝钞的发行的确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通货紧缩问题。

    但遗憾的是,明朝的统治者们缺乏与货币发行相关的经济学知识。

    因此,在后来的岁月里,由于超量发行货币等种种操作,大明宝钞逐渐贬值。

    甚至出现了一大叠宝钞仅能购买少量粮食的情况!

    这使得朱桉不禁皱起了眉头。

    “发行纸币确实是个有益的提案,但本王好奇,提议者是否考虑到了以下几点问题——”

    “发行的纸币是否有相应的稀有物品或贵金属作为锚定?”

    “纸币的设计中是否包含了有效的防伪技术?”

    “同时,在未来发行过程中,如何控制以避免因过量发行导致的通货膨胀问题……”

    听到朱桉提出的这些问题,朱标感到困惑。

    货币锚定?

    通货膨胀?

    这些概念都是些什么?

    明显地,作为受儒家文化深深影响的朱标,无法理解这些现代经济学术语。

    见到朱标茫然的神色,朱桉意识到,他刚才提出的这些问题恐怕都没有答案。

    意识到这一点后,朱桉不禁皱了皱眉头。

    “竟然毫无准备就胆敢向朝廷提出发行纸币,哪个蠢货的提案?”

    听到朱桉这番话,朱标顿时神色紧张。

    因为朱桉所指的蠢货之人,正是大明皇帝,朱元璋本人!

    朱标万万没料到,竟有人敢在他这位太子面前,直斥现任皇帝为蠢货!

    但意识到朱桉并不知道他的真实身份,朱标便压制了自己的情绪。

    然而,朱标对朱桉为何如此愤怒感到疑惑。

    “唉,老常,你在户部任职,怎么连这些基本的经济学概念都不理解呢?”

    “经济学是什么?”

    “你说的常识是指什么?”

    朱标听着朱桉嘴里的这些陌生词汇,脸上的困惑更甚。

    见到朱标这副迷茫的模样,朱桉不禁轻叹一声,觉得有必要向朱标详细解释一下经济学的基础知识。

    但在开始解释这些术语之前,朱桉再次向朱标伸出了手。

    “老常,如果要本王解释这些问题,那可是另算费用的。”

    “……”

    朱标感到一阵哭笑不得。

    然而,为了弄明白朱桉对纸币提案如此强烈反应的原因,朱标决定继续追问。

    这一次,朱标用来偿还欠款的是他头上的翠玉发簪。

    但太子没有预料到的是,随着他对问题理解的加深,他面临的问题也变得越来越复杂。

    当朱标终于从朱桉那里理解到发行纸币可能导致的各种问题后,他身上的值钱物品已经全部落入朱桉之手。

    ……

    “太子爷,您怎么了?”

    在西平侯府内,见到朱标仅穿着一套简单内衣、头发凌乱地回来,沐英以为朱标途中遭遇了劫匪。

    听此,朱标的嘴角不自觉地抽搐起来。

    在他看来,他的车里王大哥比任何劫匪都要厉害得多!

    此时,朱标没有时间去抱怨朱桉,对沐英的询问,他只是默默地走向书房。

    “兄长,孤有紧急事情需要奏报给父皇!”

    ……

    在云南的大理城中。

    一匹急马从西平侯府快速奔驰而出。

    观望着那传递信息的驿马,朱标轻轻叹息。

    “愿这封信能让父皇至少暂时放弃发行纸币的计划!”

    尽管昨日在车里王府受到朱桉的难堪,朱标却从他那里了解到了一件极其重要的事实。

    当前大明尚未具备发行纸币的条件,强行推行可能会对大明的经济带来极其不利的影响!

    此时,朱标感到庆幸自己此行云南。

    若非昨日虚心向朱桉求教,恐怕过不了两三个月,朱元璋就会颁布圣旨开始发行大明宝钞!

    回想朱桉所说的货币超发可能带来的后果,朱标不禁感到后怕。

    同时,对于这位私生子兄长朱桉,朱标心中的看法也有了新的转变。

    以往,朱标认为朱桉不过是个沉溺于美色、擅长赚钱的风流王爷。

    但现在看来,无论是学问还是见识,朱桉都展现出了非凡的广度。

    正当朱标重新评估朱桉这位兄长时,沐英带着沮丧的表情走到了朱标的身边。

    “怎么,小妹还是没有听从兄长的劝告吗?”

    沐英不出所料地向朱标轻轻点头。

    “那个固执的丫头可能被车里王用了什么手段,竟然不再听我的话了。”

    沐英带着怨气地说道,然后满怀期待地看向朱标。

    “看来,要让小妹改变心意,只能尝试按照太子殿下的方法了!”

    “那……”

    朱标的脸上闪过一丝迟疑。

    他原以为只要让沐家小妹多了解朱桉的日常行为,她自然会放弃对朱桉的幻想。

    但经历了昨天的事情后,朱标开始感到担忧。

    因为那位看似行为古怪的风流王爷,并不像外界看起来那样不可靠。

    甚至还显露出博学多才的一面?

    朱标望向沐英时,眼神中流露出一丝不确定。

    然而又一想,朱桉府中那些女子家世平凡,沐瑶作为沐英的妹妹,不可能愿意和许多女人分享一个丈夫吧?

    考虑到这一点,朱标还是向沐英点了点头。

    “兄长别担心,给我一些时间,我一定能让小妹完全放弃对车里王的念头!”

    “那就非常感谢太子殿下了!”

    沐英向朱标行了一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