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娱乐,我是传说 » 《我的三国有些乱》续19

《我的三国有些乱》续19

    也正因为营寨大火,太史慈等人也无法一口气来追击于禁大部,也让于禁和程昱逃过了一劫。

    当然,对于夜袭早有预料,也早有准备的于禁和程昱并不惧一战,只有战过才知高低上下。

    “撤!”太史慈三人杀穿了于禁留下的断后兵马,一把火烧了营寨,太史慈见于禁败而不乱,也不敢贪功冒进,随即下令撤兵。

    颜良和文丑倒想去追击于禁大部,却也没有勉强,也听令地随之退兵。

    当营寨被烧,太史慈等人一撤兵,东南风就神奇地停了,继续吹着西北风,前后不过半个时辰。

    是役,曹军损失不大,就是折损了千余断后的兵马和营寨被烧毁,不过曹军显得很狼狈,士气不振。

    ……

    PY城内。

    “元直,你怎么啦?”太史慈眼明手快,收兵回城就发现徐庶不对劲。

    “没事,没事,功夫不到家而已。”徐庶摇了摇还有些胀痛的头,苦笑道:“逆天而行,果然劳神费力。”

    话说这借风之术,还是徐庶做游侠时,帮助过一个怪道人,怪道人为了感谢徐庶,就教了徐庶借风之术。

    徐庶不以为然地学了,却一直没用过,认为只是哄骗人的把戏。

    后来徐庶经过潜心学习,也对呼风唤雨之术有所猎及,才反应过来怪道人这借风之术可能是真正的秘术。

    当徐庶所学大成之后,就试了试这借风之术,还真有用,不过由于徐庶精神力不足,效果也一直不理想。

    今晚徐庶算是豁出去了,为了报答刘备的知遇之恩,不惜以精血为引,终于扩大到十里范围。

    十里范围,火烧曹营足够。

    “东南风真是你借来的?”颜良已经听说了徐庶登台借东南风之举,不过还是不太相信。

    “算是吧!”徐庶淡淡地说:“东南风本来就有,只不过西北风更盛,我也不过是引东南风压西北风半个时辰罢了,不算什么很神奇的事,有的是人比我厉害,呼风唤雨不在话下。”

    “徐军师真神人也。”文丑竖起了大拇指,双眼放光,无比崇拜。

    “呵呵。”徐庶笑了笑说:“你们还是说说战况吧!”

    “好。”太史慈点点头,认真地向徐庶讲叙着当晚之战。

    “早闻于禁领兵有方,果然是良将也。”徐庶听完,感叹道:“程昱也厉害,当机立断,败而不乱,诚劲敌也!”

    不可否认,今晚曹军虽然战败,但是没有伤及根基,犹可再战。

    当然,战败就是战败,对曹军的士气打击巨大,那怕还能再战,也再完成不了曹操之前的战略意图。

    同时,徐庶对于禁和程昱的评价很高,也很中肯,程昱之能不用多说,这家伙就是个狠人。

    至于于禁,他可是在历史上与张辽,徐晃,张郃齐名的五子良将之一,自然也差不到那里去。

    “元直所言甚是。”太史慈一脸凝重地说:“若非我和颜,文两位将军一豉作气,连营寨都烧毁不了。”

    太史慈在进攻曹军营寨之时,就倒吸了一口凉气,曹军反应太快,快到让太史慈无比忌惮的地步。

    “嗯,不过结果还好,只要烧毁了曹军营寨,曹军就一时无法作为。”徐庶想了想说:“子义将军,天一亮你就率领一千本部精骑前往界桥,自行寻找战机,记住,自身安全第一。”

    “好。”太史慈虽然担心PY战事,但是点头答应了领兵驰援界桥。

    徐庶只所以派太史慈前往界桥,是因为太史慈有勇有谋,能够把握战机,也能够全身而退。

    如果说派颜良或文丑,且不说颜良和文丑怕不怕,徐庶自己都不放心。

    “子义。”徐庶郑重地交待道:“不要鲁莽,多动脑子,可故布疑阵出奇制胜,不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我等你凯旋归来。”

    “我知道。”太史慈点点头,转首对颜良和文丑说:“公骥,不俊,PY和徐军师就交给你们两个,记住一点,PY可以失,军师不能少半根毫毛。”

    颜良和文丑没有开口应声,只是对太史慈重重地点了点头。

    天刚一亮,太史慈就率领一千精骑离开PY城,过济水,经阳平,向界桥靠近。

    ……

    PY城外,东南方向数十里处。

    于禁和程昱率余部在此安营扎寨。

    “文则,损失如何?”程昱阴沉着一张脸,死死地盯着PY城方向。

    “程军师。”于禁心情有点低落地说:“兵马损失不多,粮草损失不大,就是营寨被烧毁。”

    程昱点点头,咬牙切齿地说:“颍川徐庶徐元直,以前是一介游侠,没想到数年间成长至斯,竟然能呼风唤雨,是我之过也。”

    程昱知道随吕布之后占领部分兖州的是徐庶和太史慈部,而程昱只注意武力不凡的太史慈,完全没有看重徐庶。

    对于徐庶,程昱只是道听途说过一些徐庶的前尘往事,他不认为徐庶是他的对手。

    当然,程昱是不知道司马徽在徐庶出师下山时的评语,不然就不会轻视徐庶。

    司马徽司马在徐庶出师下山时说:“当今天下谋士中该有徐庶的一席之地。”

    现在程昱才明白,当今天下谋士中确实该有徐庶的一席之地。

    “程军师的意思是昨晚三更时分的东南风是徐庶之所为?”于禁忌惮太史慈,颜良,文丑三个人的勇猛,却没有想到有人真的猛到可以能唤风唤雨。

    “没错,这是一种秘术,当今天下会的人也不多。”程昱负手而立道:“逆天而行,容易伤及施术者的精神根基,若非不得已,谁都不会轻易使用,得失之间难说。”

    于禁有如听天书,甚至都忘了问程昱会不会此等秘术。

    “程军师。”于禁回过神问道:“如今我们营寨被烧毁,下一步该如何行止?”

    “差快骑将我军的战况如实通传于主公,让主公来决定下一步行动。”程昱想也没想地说:“主公心中有数的。”

    ……

    冀州,双武之地。

    曹操不仅接到了PY于禁部的战报,还同时接到了徐州夏侯渊部的战报,都不是好消息。

    “撤兵。”曹操手握两份战报,青筋暴起,大袖一挥,命令全军全线撤退。

    除了徐州的夏侯渊部还在跟着袁术军纪灵部混,曹操和于禁部都撤退回自己的势力范围。

    ……

    界桥附近。

    “兴霸!?”太史慈揉了揉眼睛,几乎不敢相信甘宁及其八百麾下会在界桥附近。

    说来也巧,甘宁率领八百麾下健儿,在界桥附近瞎转,竟与从PY而来的太史慈相遇。

    “子义!?”甘宁同样不敢相信,若非太史慈叫他,差点就出手攻击。

    甘宁在界桥附近瞎转,没少发生小型的遭遇战,甘宁常常先出手再说,也因此没有吃过什么亏。

    “是我。”太史慈跳了出来,高兴地说:“兴霸你不在青州东莱好好训练水军,怎么跑到界桥来凑热闹!?”

    “还说我。”甘宁也跳了出来,拍了下太史慈的肩膀说:“玄德公封我为海军总管,我可有独立自主的出兵作战权,倒是你,怎么不与元直一起守PY!?”

    “说人话。”太史慈嘴角一扯地说:“我正是奉元直军师之命,前来界桥助战。”

    “呵呵。”甘宁笑道:“玄德公听说袁盟主和白马将军对峙于界桥,就命我送奉孝先生从水路前来,而我又奉郭军师之命来烧袁绍的粮草。”

    “原来如此。”太史慈点了点头说:“那么兴霸你找到了袁绍的存粮处吗?”

    “没有,我寻遍了界桥附近都没有发现袁军的存粮处。”甘宁有点沮丧地摇着头说:“这次袁绍应该是随军携带着大量的军粮,存粮处就在军营附近。”

    甘宁的猜测一点也没错,这次袁绍还真是随军带足了粮草,最少年前无忧,而且存粮处就与军营相邻。

    不仅是存粮处有重兵把守,前几日袁绍还派麾下大将韩猛率兵一万增加防守力量。

    不说甘宁人少不敢太靠近袁军营寨,就是靠近发现了存粮之处,甘宁也没有半点办法做什么。

    “那就是说你至今都毫无所获?”太史慈鄙视地说:“你这样还敢称什么海军总管?”

    “不,不,不。”甘宁唇角微翘地说:“虽然说我没有找到袁军的存粮之处,但是我发现了袁军的一个秘密。”

    “什么秘密!?”太史慈很感兴趣。

    太史慈和甘宁的关系很好,这是一起并肩作战,经过战火考验的。

    虽然说甘宁有时候很不着调,但是太史慈知道甘宁从来不乱说,说是秘密,那么肯定是天大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