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娱乐,我是传说 » 《我的三国有些乱》续33

《我的三国有些乱》续33

    “那么就让我来猜猜。”陈曦笑意不减地说:“奉孝哥你大概是想知道主公为什么没送你折扇,也想知道为什么这折扇有法器的气息,是也不是?”

    “哎呀,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诚不欺我也。”郭嘉感叹地说:“除了说子川你的勤奋,南华仙长也真是不凡。”

    郭嘉和陈曦是死党,陈曦的资质如何,郭嘉很清楚,经过与陈曦下山后这段时日的相处,陈曦给了郭嘉不少惊喜。

    当然,郭嘉不是嫉妒,而是无比的惊喜和由衷的高兴,是对陈曦的成就惊喜,是对陈曦身体康复的高兴。

    “师父是神仙中人。”陈曦点点头,一脸的孺慕和怀念,甚至想念起了在山上的日子和师父南华真人。

    “好啦,好啦。”郭嘉笑嘻嘻地说:“我知道南华仙长是神仙中人,子川你且说说这折扇到底是怎么回事?”

    “据师父言,这折扇确实是玄德公亲手所制,当今天下别无分号,一共也就十八把。”陈曦实话实说道:“玄德公将这十八把折扇交给师父和左慈道长炼制之,以便赠于玄德公看重之人。”

    关于这折扇,说来就话长,这个时代还没有折扇,也只有刘备才会做折扇,刘备只所以做折扇,并不是因为创造发明,也不是为了卖折扇挣小钱,而是难以忘记后世看过的一本三国类小说中的经典情节。

    这本三国类小说中的这个经典情节是刘备送了麾下十二个元老每人一把折扇,这折扇就成了一种身份象征,刘备觉得很酷炫,便准备仿而效之。

    刘备觉得十二把有点少,就亲自制作出十八把折扇,制好之后还是觉得少了点什么,恰好南华真人和左慈道长来访,刘备提起这茬,南华真人和左慈道长建议由他们炼制一下折扇。

    这感情好,刘备欣喜万分,知道这折扇一经两个仙长炼制之后,就会不同凡响,这逼格就会更加的高大上,赠送于人也是更拿得出手。

    当然,南华真人和左慈道长也说了,道法自然,炼制折扇也一样,无法速成,讲究机缘,得慢慢来,也许一日而就,也许以年月论。

    刘备表示完全没问题,能炼制几把算几把,有生之年系列也是可以接受的,什么都讲个缘字,就看有多少个值得赠送折扇的有缘人。

    好吧,南华真人和左慈道长各自领了九把折扇上山炼制,至今也就炼制好了一把,就是陈曦手中的这把折扇。

    如果说不是因为陈曦要下山,那么也许这一把折扇都还没有炼制好,这个只有南华真人和左慈道长知道。

    对啦,陈曦的这把折扇叫镇国扇,因为折扇上有字,有国泰民安,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以及镇国扇十五个字。

    南华真人说这十五个字是此扇炼制之后自然而然出现在扇面上的,绝不是刘备和他事先提写上去的。

    刘备表示只能保证自己没有写。

    “镇国之扇!?”郭嘉忍不住欣赏着陈曦的折扇,摇头晃脑地说:“我也说曾见主公动手制作过这折扇,又怎么没有了下文,原来是让南华仙长和左慈仙长带上山炼制去了。”

    刘备的这十八把折扇中,有一把肯定是郭嘉的,郭嘉这点自信还是有的。刘备麾下有许多文臣,而达到刘备赐折扇的文臣还没有十八个,其中郭嘉肯定是一个。

    就目前而言,达到刘备赐折扇的文臣有田丰,郭嘉,荀彧,荀攸,陈曦,徐庶,赵峻,国渊,简雍,孙乾,陈登,糜竺十二个。

    至于说法正,太小了,没有足够的功绩,就算刘备想赠送一把折扇给历史中自己的谋主,现在的法正也未必敢接。

    有人说了,你刘备不能重文轻武,既然准备了十八把折扇送文臣,那么对麾下大将也要有所表示才行。

    刘备说了,这个放心,肯定会一视同仁,只是文武有别,文臣好附庸风雅,武将喜神兵利器,刘备已经打制好了十八把绝世宝剑。

    真的是绝世宝剑,虽然说不是天外殒石所致,但是是当今天下最为锋利的宝剑,也是当世名匠欧阳炼亲自打制的十八把宝剑,更是经过刘备指点过冶炼之法后的产物。

    当年欧阳炼因为美酒而投效于刘备,刘备根据后世的锻造特点,与欧阳炼多有交流,不仅让锻造水平更上一层楼,也让炼铁向炼钢方面转变。

    经过多年的不断改进,现在刘备治下的冶炼技术已经达到了一个惊人的水平,不仅冶炼出了钢,而且将钢应用于武器和农具之中。

    从此刘备治下的农具更加轻便耐用,武器也更加锋利耐用,相比其他诸侯,刘备甩了他们好几条街。

    十八把绝世宝剑,欧阳炼耗费了三年才炼就,刘备一直束之于高阁,还没有赠送于人。

    刘备准备搞个赠剑仪式,时间就定在界桥之战后,刘备对界桥之战有着必胜的信心。

    如果说公孙瓒有郭嘉,关羽,华雄,甘宁等人相助,还是败给了袁绍,那么刘备也无话可说。

    刘备预计应该赠剑的有这么几个人,有徐晃,颜良,文丑,黄忠,关羽,张飞,赵云,典韦,甘宁,太史慈,华雄,张辽,张郃,张燕,臧霸,龚俊十七人。

    武将比文臣的人数明显更多,这下没人会说刘备重文轻武了吧!?

    只是刘备没料到的是,当刘备准备赠剑之时,才发现应该赠剑的人远远不止十七个。

    这是后话,暂且不提。

    “郭军师,陈军师。”就在郭嘉和陈曦聊折扇之时,有公孙瓒的亲卫来传,公孙瓒有事相商。

    当郭嘉和陈曦随传令亲卫来到公孙瓒主帐时,才知道公孙瓒已经喝得迷迷糊糊懵懵懂懂,离醉不远。

    “公孙将军。”郭嘉眉头轻皱,心中略有不豫。

    郭嘉也是好酒色之人,当年身体不好之时都想偷偷的饮酒,悄悄的寻花问柳,然而郭嘉是个才智高绝之人,分得清主次,拎得清轻重,为了幸福健康,可以克制自己的酒瘾,也可以少入烟花柳巷。

    郭嘉之前就说过,公孙瓒可以军中饮酒,算是为了麻痹袁绍,但是绝对不能过度,更不能醉酒。

    就像公孙瓒现在的状态,郭嘉是不允许的,也是郭嘉不想看见的,这就是郭嘉不高兴的原因。

    “奉孝。”陈曦闻言,善意地提醒着郭嘉。

    陈曦不比郭嘉,和公孙瓒不熟,也不清楚公孙瓒和刘备之间的关系和感情。

    陈曦认为公孙瓒不比刘备,那怕现在奉刘备和卢植之命前来辅佐公孙瓒,也不能恶了公孙瓒。

    “子川。”公孙瓒醉眼朦胧地看了陈曦一眼,摆了摆手,摇摇晃晃地来到郭嘉面前,施礼道:“奉孝,对不起,我实在太高兴了,才忍不住多饮了三杯,都怪玄德,都怪玄德。”

    “都怪玄德,都怪玄德。”公孙瓒嘟囔着道:“酿造这等绝世美酒也就罢了,还派奉孝,子川你们这等绝世谋臣来帮来,我怎么能不开怀畅饮!?”

    “诶!”郭嘉叹息了一声,知道公孙瓒是真的醉了,还是开心的醉了。

    “公孙将军且坐。”郭嘉面对已经醉了的公孙瓒,没有了半点脾气,也顾不上生气,扶着公孙瓒坐下。

    “哈哈哈哈。”公孙瓒歪歪斜斜地坐下,扬脚舞手地哈哈大笑道:“我就说奉孝不会生气,奉孝没这么小气。”

    “公孙将军。”郭嘉没好气,却也无可奈何地说:“不知传我和子川过来有何吩咐?若无事,公孙将军且好好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