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封神:我帝辛再也不模拟了 » 第六十七章 帝辛将至,龙王水淹陈塘关

第六十七章 帝辛将至,龙王水淹陈塘关

    石矶忍不住心头怒火,喝道:“道同一理,怎见高低!”

    太乙却道:“道虽一理,各有所陈!哪吒身负天命,你莫要不知好歹!”

    石矶大怒,一剑劈向太乙。

    太乙却抽身进入洞中,取出一剑,还暗藏一物,跪下,对着东昆仑遥遥一拜,道:“弟子今日,要在此山开个杀戒!”

    虽然太乙未斩三尸,修为并不能胜过石矶娘娘。

    奈何,其师尊元始天尊早已算到他会与石矶交手,曾赐他一件法宝,名为九龙神火罩。

    而且,就连石矶娘娘的本命法宝,八卦云光帕,都教了太乙降服法咒。

    一出洞,太乙便指着石矶娘娘道:“你根行浅薄,道行难坚,怎敢在我乾元山自恃凶暴!”

    石矶娘娘也不回话,提着太阿剑便砍。

    太乙回剑招架,见拿不下太乙真人,石矶娘娘便祭出八卦云光帕。

    结果太乙真人哈哈大笑:“万邪岂能侵正!”

    口中念念有词,却正是克制八卦云光帕的咒语,用手一指,“此物不落,更待何时?”

    八卦云光帕落了下来。

    见本命法宝失效,石矶娘娘面色涨得通红,运剑如飞。

    而太乙真人却道:“事已至此,不得不为!”

    便将身一跃,顺手将暗藏的九龙神火罩抛了出来,罩住来不及反应的石矶娘娘。

    而那哪吒,并未老老实实待在莲池,反倒在洞口围观,道:“师傅,你早将此宝传给我,也不需费这般多力气了!”

    太乙真人回头看见徒儿出来,回答道:“你这顽劣之徒,看这罩子厉害,便想要!但你如今还用不上,待吕尚登台拜将之后,方才可以传你!”

    突然想起一事,太乙真人又道:“哪吒,你快回去!四海龙君上奏玉帝,要去捉拿你父母了!”

    哪吒听闻此言,吓得泪流满面,跪在地上,恳求道:“望师傅慈悲,弟子只有这一双父母!弟子闯下祸事,却连累父母受灾,其心何安?”

    说完,哪吒便大声痛哭。

    太乙真人见哪吒如此,便附耳道:“如此如此,便可解你父母之厄!”

    哪吒叩谢之后,便迅速借土遁赶回陈塘关。

    而此时的陈塘关之东,黑云压城。

    东海龙王带着其他四海龙王同他到天庭陈了冤情,请了御旨,拿了金令,带了天兵天将、混同麾下的虾兵蟹将,便杀向陈塘关。

    东海海水在四海龙王的操纵下,化作滔天巨浪,高达百丈,意欲压垮陈塘关。

    四海龙王敖光、敖顺、敖明、敖吉,站在潮头。

    敖光怒声道:“李靖!冤有头,债有主!你儿哪吒无故打杀我东海三太子,还敢坏我颜面!且交出你儿哪吒,我便令水退去!不伤你陈塘关百姓!”

    但敖光也并非不明事理,虽然儿子被哪吒打杀,自己也被哪吒痛殴威胁,但倘若真以海水淹了这陈塘关,他怕自己也难逃天罚。

    巨浪凝在陈塘关前,并未压下,但已经骇得陈塘关军民心魂俱惊,惊慌不已。

    有人跪在地上疯狂叩首,试图祈求龙王爷的谅解。

    更多人则是在李靖之府,恳请李靖念及满城百姓,将哪吒交出赎罪。

    李靖虽愁,他那好儿子哪吒都不知道去了何处。

    他虽交不出儿子赎罪,但毕竟是陈塘关总兵,怎能坐视陈塘关被淹,便走上城楼,向龙王求情。

    ....

    帝辛自游魂关而出,带着黄飞虎、窦融等人自东夷故地穿行。

    东夷虽灭,却还仍未被大商彻底消化。

    哪怕昔年大商与他们同出一源,都是少昊血脉,都是以凤属为图腾,东夷诸国之语和大商雅言还有些相似。

    但东夷境内,贼盗蜂涌,乱军众多。

    而东夷底层百姓,日子也困苦之极。

    沿途所见,东夷之民大多枯瘦苍老,满脸菜色。

    甚至许多人连一件遮羞的衣服都没有。

    和他大商境内所见的,完全是两个不同的世界。

    这等民不聊生的地界,若依杨广记忆所见,若有反叛,便应是燎原之势。

    只是,东夷乱军却毫无章法,不过是肆虐周遭,或占山为王,或拦路劫径,鱼肉乡里,淫虐百姓,哪里威胁得到大商。

    昔年扫灭东夷诸国之中,考虑到东夷诸国与大商同出一脉,帝辛并未让追随大军前来的商队将东夷子民悉数抓做奴隶。

    倘若将东夷子民交给商队发卖,一个奴隶到帝辛之手,都没有一个贝币。

    但若让东夷人彻底臣服于大商,安心作他大商子民,则有源源不断的助田产出。

    况且,将东夷之明贩作奴隶,最终还是流入大商,壮大了商朝大奴隶主们的力量,对他来说,威胁更大。

    故而帝辛最终选择了缓缓图之,就连东夷原本诸国的贵族,都未曾彻底清洗,反而拔擢了不少,任作商朝官员。

    诸如费仲、尤浑、飞廉、恶来,俱是东夷降人。

    依此世已有的帝王心术来看,帝辛原本的操作也算是可圈可点。

    但得到杨广记忆之后,帝辛回头反思当初的做法,却觉得破漏百出。

    倘若他如先祖那般,灭国之后,便对一国彻底清洗,献祭给先祖一部分,贬为奴隶一部分,现在这东夷是否会更乖巧?

    但东夷并非戎狄,倘若他当初灭一国,便屠一国,也决计不可能若今日这般扫尽东夷诸国。

    正是因为他帝辛善待降国君民,才让其他诸国断了绝死之心,抵抗也并非那般坚决。

    方才让他一战尽功,灭尽先前不曾臣服大商的东夷诸方国。

    而他先祖商汤·大乙所强调的“仁”,他自觉自己已经做了。

    但以如今的眼光看来,他帝辛是只仁及东夷贵族,其仁未曾推及东夷百姓。

    他帝辛要的是东夷民心,而非仅仅只是东夷贵族之心。

    即便他拔擢了部分东夷贵族,但他帝辛就真的让这些贵族彻底臣服了?

    且不说,他帝辛本就与这些东夷贵族有灭国破家之仇。

    单单是帝辛只拔擢了少数东夷贵族,就令失去原本地位的那些东夷贵族内心不忿。

    即便这些人,大部分都已经迁移到朝歌去了,翻不出大浪。

    但是残留在东夷的贵族余孽,却时常会跳出来兴风作浪。

    一路上,帝辛和麾下诸将已经击溃了数十股叛军,依稀能找到当初未曾清算的那批东夷贵族的身影。

    虽然这些叛军不堪一击,但严重拖累了帝辛等人的行军速度。

    等到帝辛等人赶到陈塘关时,正是四海龙王御水威压陈塘关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