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天武风华 » 第1章 天下风起了

第1章 天下风起了

    天武帝国皇都紫极圣城,乃是光武大陆之上,昔日最繁华的大都市之一。

    三天前,紫极圣城中上演了一次空前惨烈的军事政|变,直接将整座城市推进了风雨飘摇之中。

    一直笼罩在圣城上空的弥漫硝烟,以及圣城内的人心惶惶,就是对这座曾经繁华、辉煌一时的大都市无情地嘲讽。

    圣城外城大军的厮杀、呐喊之声,早已经停歇。

    只剩下一些零星的顽抗声,还时隐时现的传来打斗、呼喝的声音。

    圣城内城俗称皇都,只有一墙、一门之隔。

    皇都宫门,乃是由帝国最强大的三万皇室御林军,常年驻守在此地。

    此时天武帝国皇室成员之中,除了已经战死的,全都被堵在了这里面。

    天武帝国已立国五百年,自第七代帝王意外战死沙场之后,已经接连三代幼主接掌帝国权柄。

    说是幼主接掌,不如说是大权旁落,不然何至于今日爆发军事政|变。

    天武帝国皇室荣氏之中,所有的亲王、郡王,就连能战的驸马都统统|战死在了皇都内外。

    换句话说,只要是荣氏一族的男人,皆是叛军诛杀的对象。

    此乃非战之罪,而是他们投错了身世,或是站错了队伍而已。

    就在叛军即将强攻皇都之时,突然宫门之上纵跃下一道紫衣人影。

    紫衣人影赫然是一位老年太监的打扮,此时正佝偻着腰背,静立于数万准备攻城的叛军之前。

    他双手捧着一道圣旨,正高举着面向叛军主帅的方向。

    叛军主帅正是天武帝国的三大巨头之一,军方元老萧默笙,萧大将军。

    十息过后,萧默笙主动抱拳一礼之后,方才开口道。

    “紫公公,您这是何意?”

    紫衣老太监抬起头来,浑浊的双眼之中一丝明亮一闪即逝,随后沙哑的声音响起。

    “皇上想跟大将军做笔买卖,这才派老奴来问一问你。

    你且大可放心,此事无关乎今日君臣刀兵相见。

    对大将军来说,也有可能只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若是你答应了,你所梦寐以求的东西,这份圣旨都可以为你实现。”

    赵默笙沉吟片刻,脸上露出一丝僵硬的笑容,伸出右手指着圣旨道。

    “萧某是看在紫公公的面子上,才答应下这笔买卖了。”

    紫衣老太监自嘲一笑,露出一张比哭还难看的笑脸道。

    “皇上虽然年幼,可他体恤宫中这些年来,一直陪伴着他、照顾着他长大的大小太监和宫女。

    皇上说了,他愿以这落日余晖中的天武江山,换取他们余生安好、无恙。”

    萧默笙听完,一阵冷笑不已,最后硬生生地迸出四个字问道。

    “什么条件!”

    紫衣老太监对于萧默笙的举动,完全无动于衷。

    他依旧不紧不慢地抛出圣旨,并且耐心说道。

    “都在这最后一道圣旨中,皇上说了,大将军一看便知。”

    萧默笙伸出着有覆甲的右手,一把抓住了抛过来的明黄圣旨。

    他先确认一番不似作伪,也没有危险之后,方才小心翼翼地打开了圣旨。

    圣旨所书的内容,果然丝毫没有偏差。

    萧默笙满意地点了点头,沉吟了片刻之后,提出了自己的一个要求。

    “紫公公,萧某现在就可以答应你们。

    但是萧某也有一个要求,那就是让他们一个一个的走出这道皇城宫门,您老可明白?”

    萧默笙说完之后,指了指自己的肚子,其中之意自然不言而喻。

    紫衣老太监嘶哑的笑声响起,犹如夜枭一样令人恐怖。

    “没想到你堂堂的萧大将军,也会有这样的谋算,嘿嘿!”

    萧默笙哂然一笑,并不动怒,反而是直言不讳地道。

    “兵不厌诈嘛,这乃是先帝当年带着我南征北战之时,曾手把手地教会于我。”

    紫衣老太监也不动怒,反而是以极其认真的态度,点了点头道。

    “还能记得先帝的教诲,这很好!

    其实老奴的心中,也一直认为作为大将军,你是当仁不让的第一人。

    你放心,到时老奴与他们一起出城,不会给大将军心中添堵的。”

    萧默笙眼神一亮,随即爽朗地笑道。

    “如此甚好!既然有您作保,萧某更加可以高枕无忧。”

    对于萧默笙的这句恭维之言,紫衣老太监无动于衷。

    他径直转过身,佝偻着腰往宫城的方向走去。

    空中只余一道慨叹之声,久久无法平静地传来。

    “世上众生皆苦,盛世太平不易。

    希望你能初心不改,善待整个天下!”

    萧默笙眼神一凝,郑重地回应这位帝国老人道。

    “好!萧某谨记今日教诲,必定践行诺言。

    明日一早,咱们交割皇都宫门。

    萧某就不来送行了,到时还请紫公公费心一二。”

    紫衣老太监身形一顿,没有回头,只是点了点头而已。

    萧默笙的眼中,闪过一道凌厉的杀机,有些自嘲地摇了摇头。

    紫衣老太监似乎背后长了眼睛,萧默笙此时的一切神情,全都落入了他的眼中。

    紫衣老太监不禁心中叹息,明日这皇都之内,势必又将血流成河啊!

    皇都御书房之中,一老一少、一主一仆正在对话。

    年少帝王荣煜的脸上,虽然流露着紧张的情绪,但仍旧不失稳重。

    “紫公公,此次谈判的结果如何?姓萧的可曾答应?”

    紫衣老太监摇了摇头,接着反而跪了下来,一脸自责地道。

    “萧默笙曾经跟随过第七代帝国君王南征北战,乃是君王亲手调教出来的得意弟子。

    经过几十年的风风雨雨磨砺和沉淀,早就已经成就蟒龙之势。

    此獠不但长于军事,而且政治手腕同样已臻至上乘,堪达帝王之境。”

    荣煜神色毫无变化,似乎早就已经有心理准备。

    “这个天下,既然他想要,拿去便是!

    朕现在只想为帝国留条后路,所以有些事情必须要做,哪怕是为此付出巨大的代价!

    皇都被围之前,圣城四大世家各自秘密送来了一位千金小姐,算是为荣氏尽的最后一份心力。

    至于将来荣氏的血脉传承会花落谁家,则只能听天由命了。”

    少年帝王生怕紫衣老太监不明所以,从而拧不清轻重,于是他再次强调道。

    “紫公公,她们四个已经与朕有过肌肤之亲,已经是朕真正的妃子。

    你必须想办法,尽量将她们都带出去。

    至于朕嘛,那是想都别想了。

    即便逃到天涯海角,也无朕的藏身之地。

    更何况,朕不想让天下之人,因朕而不得安宁、自在!

    朕也不想那样窝窝囊囊的,苟延残喘下半生!

    朕这样说,紫公公可是懂了?”

    紫衣老太监丝毫没有意外,他似乎早就已经看透了这位少年帝王的意志。

    “老奴明白,即便是拼掉这条老命,也要将您交代的事情办好。”

    少年帝王荣煜摇了摇头,又一次强调指出。

    “她们有四个,身后背靠四大世家。

    这对四家来说就是一个把柄,同时也是荣氏遗脉的一道护身符。

    若是事不可为,您自当进行取舍,能带走几个就看天命吧!

    不过,您也一定要杀出去,将来若有荣氏遗脉存世,还仍需您来照拂和培养。”

    紫衣老太监感激涕零,荣氏四代帝王皆对他不薄。

    就连帝王、宗亲都俨然将他,当成了荣氏的长辈相待。

    如今第十代帝王又以第十一代遗脉相托,这该是他此生多大的荣幸?!

    二人相顾无言,各自散去。

    没过多久,少年帝王派出大内侍卫秘密将四大帝妃,领到了紫衣老太监所居的院落。

    紫衣老太监开始对四位帝妃易容,准备明日杀出皇都的相关事宜。

    众人一夜无话,静等着天明时分,各自命运的到来。

    黎明时分,天地之间突然竟起风雷之声,响彻紫极圣城方圆万里。

    一颗耀眼的流星划过天际长空,不偏不倚地正好向着皇都的方向,极速地坠落下来。

    皇都宫城之中,流星化为巨大的陨石砸落下来,直接横推了数里宫墙。

    宫墙内外,皇室御林军和叛军遭受这波天降横祸,皆损失惨重。

    皇都御书房中,紫衣老太监急匆匆而来。

    他来不及行礼,甚至不顾帝王的名讳,径直疾呼道。

    “煜儿,赶紧走!

    皇都宫城已经被陨石砸开数里,你不用再担心数万御林军的生死了!”

    荣煜端坐帝王宝座,并未有所意动,更没有起身的意思。

    “紫叔,你赶紧带上四位帝妃远走高飞!

    记得出去后,一定要隐姓埋名。

    若是萧家不负江山、不负天下,那荣氏遗脉可以就此埋没于芸芸众生。

    若是萧家不仁、不义,那荣氏传承必须肩负起,重振天武帝国的重任!

    走吧!圣城之内会有人为你们断后,之后就靠紫叔您的了。”

    紫衣老太监无奈,只得再次匆匆地离去。

    他此次前来其实并未抱有任何的幻想,他只是想要最后一次,进行君臣道别。

    紫衣老太监带上四位乔装之后的帝妃,悄然无息地离开了所居的院落,匆匆融入了夜色之中。

    一炷香后,十数名以黑巾覆面的御林军统领匆匆赶来,他们此行皆是受诏前来面圣。

    少年帝王挥手示意诸将免礼,来不及寒暄,便直接下令道。

    “你们即刻带上可靠的弟兄,离开皇都,离开这座圣城。

    若是他年,荣氏还有遗脉相召,你等可以辅佐他东山再起。

    若是荣氏将不复存在,你等也不用再苦苦等待,各自过活吧!”

    众将轰然应诺,然后依依不舍地离别君王,各自带人突围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