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边境遗孤 » 第二十二章自强不息

第二十二章自强不息

    校场中雁不过抬手间又是三箭射出。

    “好!”

    梅尚书竟顾不得形象喊出声来,实在是大快人心,将方才拔律耶光带来的压抑一扫而光。

    “武安君怎会作假,只能感叹大秦底蕴深厚啊!”

    “事关国土,难说……”

    “芒砀山之战,许世绩挥扇斩杀十万敌军,而战役细节从未被披露出来,今日所见,或许能解开些秘闻。”

    ……

    如果说雁不过初始三箭还可以用运气来衡量,那这三箭便是强横实力的体现。

    不过此等箭术太过超越常理,令不少人还是心生疑窦。

    “晴晴,你上如何?”

    夏侯锷问道,这会功夫就已经将那盘鲈鱼吃的干净,当真是比雁不过的箭术还要迅疾!

    “要是我连弓都不用,十支箭矢一甩,所有箭靶全部倒下。”

    夏侯晴自知没有这等箭术,倒是够机灵。

    任谁去查也不能判定自己没有射中箭靶,至少是个平局收场,这也是她敢请缨的底气。

    “你觉得老爹有没有……”

    夏侯锷挑了一眼,问道。

    “老爹身上背负着秦人傲骨,肯定不屑于如此行径。”

    夏侯晴肯定地说道。

    “人总是对强者心存敬畏,但若是强大超出了认知边界,就会心存质疑,甚至不惜诋毁。”

    夏侯锷笑着说道。

    对雁不过箭术心生怀疑的人何止澹台石锁,不过慑于武安君之威不敢出言质问罢了。

    况且在场还有不少隐世宗门的修者,若真是虚空校场有问题,自然有人会指出,况且其中就有密云宗的修者在。

    就在交谈间,雁不过又是三箭射出。

    “咔”

    硬木弓传出清脆的声响,一道裂纹自弓柄向上蔓延开,显然已经无法再承受雁不过的引弓搭射。

    这无疑是给这群情高涨的秦人泼了一盆冷水。

    不过这也彰显出雁不过的臂力惊人,以硬木弓的强度竟也经不住他引弓九次。

    “看似极为普通的张弓射箭,竟蕴含这等力量,也难怪箭矢可以有如此强劲的贯穿力!”

    “确实,是我等浅薄了。”

    “即便如此,秦国还有一箭没有射出,恐怕还是难逃落败的命运啊!”

    ……

    亲近秦国的使节见状纷纷借此事发挥,来为雁不过超越常理认知的箭术做辩解。

    澹台石锁见状也是看向夏侯锷,眼中满是挑衅之色,心道:即便秦国有神射手又如何,还不是难逃落败,此时天运在我西戎,不多时就要你为方才的狂妄之语付出代价!

    “武安君,是否让雁不过换过弓箭再进行?”

    梅尚书急切地说道。

    眼看雁不过箭术超凡,才给秦人以信心,怎料此时又生变故。

    “不行,退出校场就等于退出了比试。”

    武安君抬手解释道,不过见他神情倒是不慌忙。

    “瑞麟子?”

    梅尚书见求助武安君无望,便是将目标转移到了夏侯锷的身上,以他的应变之能,或许有办法也说不定。

    “尚书大人放心,秦国必胜!”

    夏侯锷坚定地说道。

    “如此就好!”

    梅尚书也不知为何,竟然对夏侯锷所说深信不疑。

    “且看你如何赢!”

    澹台石锁自然也听到了,眼中闪过鄙夷之色。

    且不说雁不过此时手中的硬木弓还是否能够将最后一支箭矢射出,即便弓箭完好,命中靶心,也不过是平局,如何胜出?

    “澹台小将军对此有什么异议吗?”

    夏侯锷主动问道。

    此番问询倒是引得旁人疑惑,澹台石锁方才嘀咕的声音极小,几乎接近于心声,也只有站在他身旁的宋、赵两国使臣勉强听到些呢喃。

    “还是等秦国勇士比试完成用结果来说话吧。”

    澹台石锁也不在隐忍,仿佛已经将胜利握在了手中。

    只见虚空校场中,雁不过扯下军甲,伸手将其中的筋绳抽出,铁胄甲片顿时散落一地。

    雁不过将甲片贴在弓柄上,单手握住,坚韧的精铁甲片竟生生被捏的变形,紧紧的贴合在弓柄上。

    甲片如雁翎,也只能覆盖住弓柄的一小块,转眼间就有数十甲片被强行贴合在了弓柄上,而雁不过的手掌也被甲片割的鲜血淋漓。

    硬木弓如同附上了一层鳞甲,雁不过又以筋绳将其加固,终于将最后一支箭矢搭在了弓弦之上。

    秦人看的目眦欲裂,各邦国使臣也被此震撼!

    手掌连心,雁不过全程竟然都未曾皱过一下眉,任由伤口被反复割伤,甚至险些嵌入骨中。

    大秦锐士如此,天下还有哪国敢与其争锋?

    就是西戎此时也不得不感佩秦国军威之壮烈。

    “哥,他为什么不控制下力道?”

    夏侯晴没有说话,却是用秘法传音。

    如雁不过这般的神射手,怎会不懂得这把弓的承受能力,控制一下完整射出十箭想必不难。

    “你觉得呢?”

    夏侯锷微笑回应道。

    “嗖!”

    最后一箭离弦而去。

    硬木弓上的筋绳也应声而断,弓柄上的鳞片簌簌而落下,砸的血花飞溅。

    “命中!”

    秦人看着硬木弓再次破损,心再次悬起,最后看到箭矢准确的命中靶心,这颗心终于还是落了下来。

    “天佑秦国!”

    “秦国必胜!”

    ……

    不少秦人呼喊道。

    夏侯锷看着激动的秦人,心道:哪里是天佑秦国,分明就是我秦人自强。

    看着即将到手的胜利竟然被扳平,澹台石锁的脸色变得出奇的难看,紧握的双拳愤愤难平。

    “澹台小将军,结果已出,胜负已分,我说我大秦必胜,这会儿可信了?”

    夏侯锷揶揄道。

    雁不过走出虚空校场,当即就有医者冲了上来为他包扎伤口。

    只是在校场外还看不出来这伤口的恐怖,此时近观才发现最深处已经可以看到惨白的指骨了。

    “小爵爷,秦国锐士确实射术超凡,但是说胜有些过了吧,分明是平局!”

    澹台石锁反击道。

    “我说是胜了,那便是胜了!”

    夏侯锷蛮横地说道。

    “小爵爷好霸道,难道还能信口胡说不成,今日可是诸国使臣都在,无数双眼睛盯着呢!”

    澹台石锁好不容易抓住机会能够反怼回去,自然不愿放过。

    此话一出,诸国使臣看向夏侯锷的目光确实存疑,难不成秦国这是输不起?

    明明是平局,怎么能算秦国胜?

    不过诸位也只能在心中腹诽,倒也没人真的愿意站出来,毕竟那边武安君还没有发话。

    “多说无益,不如你问问你们西戎射手,问问他是否败了?”

    夏侯锷故意等他这句,一直是自己去打脸他总归是有些无趣了,不如让他们自己人去打脸,会显得更有意思。

    “我输了。”

    拔律耶光站起来,对着雁不过左手抚胸,低头认输道。

    “怎么会输?”

    澹台石锁讶异地看着拔律耶光,若不是此人是澹台石横自小培养的亲信,他都要怀疑此人是否是秦人安插进来的反骨了。

    “请将军责罚!”

    拔律耶光伏首在案桌旁,请求治罪。

    就在众人疑虑之时,有楚国将军站出来解释道。

    “确实是秦国略胜一筹,第一场比试主要是比的侦查能力以及箭术精度还有臂力,秦国与西戎两国的锐士都堪称神箭手,侦察能力和箭术精度都无可挑剔,但是在臂力上,秦国雁不过却略胜一筹,可以去看最后一箭的箭靶,那支箭矢已经将箭靶射穿,箭矢的箭矛已经突出。”

    有了楚国将军的解释,诸位重新将目光凝聚到了虚空校场上,果然,雁不过的最后一箭力度稍胜一筹,箭靶背后已经出现了点点寒光。

    “澹台小将军,还有异议吗?”

    夏侯锷问道。

    “好,就算秦国胜了!”

    澹台石锁咬牙恨道,他也未料到夏侯锷心机如此之深,竟然在这里还摆了他一道。

    但此时诸国使臣的心中更为震惊的是夏侯锷居然事前就知道雁不过的最后一箭竟能够穿过箭靶,而且只是刚刚穿透半寸,就这点细微差距稳压西戎一头!

    “什么叫就算秦国胜了,入场之前我便说了,来者是客,点到为止,点点寒光就足以。”

    夏侯锷说的很自负,但他有自负的实力,因为事实结果就在眼前,可以任由他说,旁人却无可辩驳。

    “武安君,第一场比试西戎认输。”

    澹台石锁知道无法在此事上纠缠,主动向武安君认输。

    “切磋罢了,输赢都是常事。”

    武安君豪爽地说道。

    “大秦军威确实壮烈,最后关头竟然能如此应急来扳回颓势,我西戎输的心服口服,不过接下来还有两场,小爵爷是否要换人上场?”

    澹台石锁嘴上说着认输,心中却另有想法。

    雁不过的箭术确实无双,但此时射箭的手掌被割裂,难道还能再撑下两局不成。

    秦国锐士固然强大,难不成夏侯锷还能再掏出来一个雁不过?

    “要换人吗?”

    夏侯锷朝着雁不过问道。

    “无碍。”

    雁不过回应道。

    雁不过手上缠着绷带,尝试着攥了下拳头,顿时感觉到钻心的疼痛袭来,令他不由地皱了下眉。

    “武安君,此事干系重大,不如……”

    梅尚书注意到雁不过的表情变化,心中不免有些担心。

    “既然是瑞麟子应下的比试,那就由他说了算。”

    武安君直接将问题推给夏侯锷。

    此时梅尚书心中都想要骂娘了,真当这是两国切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