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边境遗孤 » 第三十四章渡厄解难

第三十四章渡厄解难

    “快走啊,去晚了可能要排不上了。”

    “今年渡解日听说有仙师下凡,我家的小宝有救了啊。”

    “多亏了有仙人临凡,才能保佑我等少受灾厄啊!”

    ……

    泾阳驰道上的路人行色匆匆,都朝着同一个方向前去,嘴里还念叨着仙人、渡解……

    “盛名之下其实难副,但栖霞宗无愧于人间洞天之名。”

    夏侯锷看着湍急地人流说道。

    “这位贵人也是来寻求仙师来渡厄解难的吧。”

    有位老伯搭话道。

    “久闻仙家盛名,特地来求访。”

    夏侯锷笑着回答道。

    “明天就是渡解日了,您可是赶上了,无论是有有什么沉疴旧患、凶急重病,在仙家的渡解下都能被治愈。”

    老伯眼睛中闪烁着信仰地光辉,兴奋地说道。

    “真有这么神奇?”

    夏侯锷忙问道。

    “那是当然,若是寻常病症喝口水的功夫就能治愈,要是有凶病,拿到仙家赐下的灵药,吃个把月也能痊愈了。”

    老伯坚定地说道,心中对栖霞山的仙家充满了信心。

    “老伯,我这腿疾有数年了,寻访了诸多名医也无法痊愈,只能终日靠着轮椅代步,也不知栖霞山仙家能不能治好?”

    “哎,全凭碰碰运气吧。”

    夏侯锷叹息道。

    “小哥您就放心吧,仙家出手定会让你恢复如初,甚至你的早衰之症也可一并根治。”

    老伯不能容忍有人质疑仙家的能力,也顾不上什么尊卑有别,再次打包票道。

    “老伯也是医家,精通这岐黄之术?”

    夏侯锷反问道。

    寻常人可看不出夏侯锷的真实年龄,仅从相貌上看少说也要到不惑之年。

    “嗐,小老儿以采药为生,算粗懂皮毛吧。”

    “这次渡解日可是准备了些好东西哩。”

    老伯说着话,拍拍后背上的药篓,听声音里面装了不上草药。

    “看来仙家也不能免俗啊。”

    夏侯锷笑着说道。

    “小哥误会了,仙家布施解厄渡难从来不收取任何财物,这是为了报答去年仙家,小老儿自愿送上的。”

    “去年我家小儿登山采药,不慎跌落山涧,不仅四肢尽废甚至险些丧命,幸亏有仙家救治才保下了性命,不过三个月的修养,如今已无大碍。”

    老伯感激地说道。

    他家就供奉着栖霞山仙家,那可是他们全家的救命恩人,绝不敢有半点诋毁。

    “那看来在下的腿疾应该有救了啊。”

    夏侯锷感叹道。

    “那是自然,仙家有求必应,整个栖霞山的百姓无不称好。”

    老伯看到贵人信服,更加激动地说道。

    “承老伯吉言,不如上车来我们一同前去,也避免在下走岔了路。”

    夏侯锷邀请老伯道。

    “不必,朝圣之路就是要心诚,您顺着人多的方向前行就可,今日路上的人几乎都是去往渡解仙阁的。”

    老伯拒绝道,决意要亲自走过去。

    告辞了老伯,夏侯锷一行人驾马驰骋,一路上听到不少的关于栖霞宗的言论,全都是赞誉之声。而行人之中除了患者,其他人精神抖擞,体格健壮,想必当地人身体强健与栖霞宗的渡解日关系颇深。

    也难怪栖霞宗被百姓冠以人间洞天的称号。

    “哥,我们真的要去渡解仙阁啊?”

    夏侯晴心虚地问道。

    “去啊,遇上了就去看看,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夏侯锷回应道。

    “耽搁了好久,不如我们下次再去吧。”

    夏侯晴提议道。

    “去看一下,耽搁不了多久的。”

    夏侯锷说道。

    “好吧。”

    夏侯晴没办法,只能跟着一起去。

    走过了十几里路,夏侯晴都没有再吃东西,本来一路上都有在吃一些坚果啥的零食。

    “哥,你说栖霞宗会不会对我们下手?”

    夏侯晴还有有些不安地问道。

    “嗯……,应该不会,毕竟我又没有一拳把人家弟子砸晕。”

    夏侯锷想了想,认真地回答道。

    “哥,你怎么这样啊!”

    夏侯晴听出来他话里的戏耍味道,不开心地说道。

    “嗯……,要是今天的晚饭,你愿意把老爹给你的吃的分享出来一些,欧文可以考虑帮你求情。”

    夏侯锷沉吟道。

    “哼,哥就又敲竹杠!”

    夏侯晴气鼓鼓地说道,双手抱在胸前,倒是可爱。

    “这怎么算是敲竹杠,我帮你说情,你不得表示下,这是公平的交易。”

    “行不行随你,反正人家又不会找我的麻烦。”

    夏侯锷强行辩解道,随后又无所谓地补了一句。

    “好咯,分给你还不行嘛!”

    夏侯晴不情愿地说道。

    “哈哈哈……”

    看到兄妹俩斗嘴,随行的众人都忍不住笑了起来,就是驾车的杨念屹都多扥了两下缰绳。

    等随着人潮到了渡解仙阁所在的山脚下,此时已经是傍晚,夕阳的余晖透过浓厚的晚霞散下些许,总算是没有被乌云完全盖过。

    “少爷,我们到了。”

    杨念屹将荧惑勒住,说道。

    他们在驰道上向下看去,山脚下修建里不少简易的胚房,有的用石块混着泥土堆起来的,也有茅草扎成的,足有数百个,绵延数里不止。

    往上看去有十处大型的建筑伫立在山腰处,构建虽然说不上恢弘气派,但相对比山脚下的窝棚来说已经算是良居了。

    再往上看去,山颈处搭建着十几个简陋的凉亭,虽说简陋却透露出古朴自然的韵味。

    如此多的庇护所,但是相对于山下的数万百姓来说还是不够分,更何况还有不少人正在源源不断的汇入。

    “我们也下去吧。”

    夏侯锷吩咐道。

    一行人走下驰道,沿着山间的小路前进。

    数年来,经由渡解日往来的信众修整、踩踏,这段小路倒也算平整。

    “今晚我们就在马车上休息吧。”

    夏侯锷说道。

    杨念毅将马车沿着溪流处停放,此地视野开阔、地势平整,又有水源算是个极好的露营地。

    “哥,山上不是有客栈吗,花点钱住客栈多好,我们在山脚下等,明天不知要排多久的队了。”

    夏侯晴指着山腰处的客栈说道。

    “小姑娘,山腰处的客栈可不是给我们这些住的。”

    有位大娘听到后回应道。

    “那是给什么人住的,栖霞宗还搞差别对待?”

    夏侯晴有些不满地说道。

    “哈哈,小姑娘你是外地来的吧。”

    大娘也没有怪罪,笑着问道。

    “嗯,从朔北郡过来的。”

    夏侯晴也发现了其中的微妙,放下心来说道。

    “难怪你不知道呢。”

    “山上的客栈不收钱,只收有凶疾恶病的百姓,也方便明日可以早点救治;我们这些身体康健的人就只能住在山下。”

    大娘耐心地解释道。

    “原来是这样啊,是我误会了。”

    夏侯锷有些尴尬地说道。

    “没关系,小姑娘你们从朔北郡赶过来,应该是有急事,可以去那边的报名处申请下,或许能够上山去住呢。”

    大娘指着不远处的地方说道。

    “好的,谢谢大娘,一会我过去问问。”

    夏侯晴礼貌地谢道。

    等送走了这位好心的大娘,杨念屹带着众护卫已经将锅埋好,升起了数缕炊烟。

    “哥,你是不是知道山上客栈的用途,故意不和我说?”

    夏侯晴还在为刚才的事情尴尬,看着一旁偷笑地兄长,立刻不满地问道。

    她本就对栖霞宗有些心虚,这儿又无端猜忌人家,顿时觉得一阵愧疚。

    “我不知道啊。”

    夏侯锷矢口否认道。

    “那你来这露营了,就你那好吃懒做、娇生惯养的性子,能吃得了这种苦?”

    夏侯晴反问道。

    “念一驾车,我也奇怪呢,就是被你抢先问了。”

    夏侯锷一副悻悻的样子说道。

    “我不管,明天栖霞宗的人要是找我麻烦,你可得帮我辩解。”

    夏侯晴有些局促地说道。

    “放心吧,我的好妹妹,吃人嘴短,哥肯定会帮你的。”

    夏侯锷拍着胸脯说道。

    随着天色渐渐暗了下来,雪也终于停了。

    山下本就拥挤,来的也多事贫苦人家,路途遥远的人甚至要提前半个月从家里出发,带的干粮早就变得干硬,只能就这溪水勉强咽下。

    而夏侯锷这边香飘四散,不多时就有不少人循着味道聚拢了过来。

    武安君给准备了不少的简单的食材,他们一行人中都是修者,给食物保鲜这点小事自然是再简单不过。

    倒不是什么珍馐美味,只是简单部队大锅雪菜粘粥和一些发面饼,炖了一锅菜而已。

    “好香啊,好想去要一碗吃的。”

    “哎,走了十几天的路,干粮都变得个石头一样了,这味道真好闻,就这香味,觉得干粮都好下咽了。”

    “这些军爷也不知道什么性格,万一惹恼了人家可就不好了。”

    ……

    看着夏侯锷这边的护卫的穿着,众人也只是远远地看着,没有人敢靠近。

    “念一,等下吃完再弄几锅分给众人吃,弄好找个人让他们自己去分。”

    夏侯锷吩咐道。

    “好的,少爷。”

    杨念屹还没吃完,听到夏侯锷吩咐,放下碗筷就准备去弄。

    “不必着急,好好吃饭,先吃完再弄。”

    夏侯锷补充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