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新三国演义 » 第二十二章:曹操的第二次创业又失败了

第二十二章:曹操的第二次创业又失败了

    继续说曹操,曹操率军在一条路上缓缓走着。

    曹仁:“大哥,现在我们去哪?”

    曹操:“我们还有多少人?”

    曹仁:“不到一千。”

    曹操:“具体多少?”

    曹仁:“一百三十二人。”

    曹操长叹一声:“此次讨伐董卓,我们一无所获,诸君带来的兵马也没了。现在的我们,没钱、没粮,什么都没有。还能怎么办,大家把东西分一下,各回各家吧。”

    曹仁:“大哥……”

    曹操不想再说话,摆摆手道:“我累了。”

    说话间,一队人马过来了。

    卫弘出场,卫弘,字子许,陈留人,曾举孝廉,其家巨富,与曹操是好友。

    卫弘高声喊道:“孟德!”

    曹操笑道:“子许,哈哈哈,你怎么来了?”

    卫弘:“闻孟德困顿,特来相助。”

    曹操有点懵。

    卫弘:“我变卖了许多田产房屋,得黄金一千两,白银五千两,钱币八千万,粮食十万斛。今,全部赠与孟德,以助孟德成就大业。”

    曹操大惊、大喜。

    曹操下马走到卫弘的身边,拜道:“子许救人危急,豪气干云,真古之义士所不及也,请受曹某一拜。”

    卫弘赶紧下马:“孟德快起,区区薄礼,不足挂齿。不知孟德接下来有何打算?”

    曹操:“如今乱世,必须有兵马才能建功立业,我想去扬州募兵,然后再伺机而动。”

    卫弘:“孟德所言甚是,我想和孟德一同前往,共成大事,不知孟德肯接纳否?”

    曹操:“哈哈哈,有子许相助,大事定成。”

    卫弘:“拜见主公。”

    曹操大喜:“子许快起,走,咱们摆酒设宴,畅谈人生理想。”

    卫弘:“走。”

    曹操到扬州招募到士兵四千人,不想,在回兖州的路上遭遇哗变,军中财物、粮食尽皆被抢,曹操大怒,拔剑杀数十人,军队亦溃散。

    曹操躺在地上,望着天空,目光呆滞。

    “大哥”“主公”

    “你没事吧。”

    “算了,别烦大哥了,让他一个人安静一会吧。”

    “那我们现在怎么办?”“等等大哥,等他想说话了,再看看他怎么办吧。”

    曹操一直在回忆,回忆自己的年轻时候,何等潇洒不羁!想起自己为官之初,何等勇敢!曾经的自己是雄心壮志,满腔热血,可是如今呢?一败再败,一败涂地,自己真是太失败了。

    一直到晚上,曹操躺在地上,看着天空,漫天的星星,流下了两行眼泪。

    曹操站起来,众人急忙围过来。

    “大哥。”

    “主公”

    曹操摆摆手:“先吃饭,睡觉,其它的事,明天再说吧。”

    众人也没有多说话,士气都很低落。

    次日,曹操把众人聚集起来,道:“如今乱世,英雄众多,诸君宜自散去,各奔前程,以诸君之大才,不愁没有好的前途。我曹操,一无所长,屡屡失败,还几次使诸君陷入危难之境,曹操,深感羞愧。诸君,保重。”

    众人都在互相看,不知所措。

    夏侯惇上前拜道:“主公之言差矣。主公不过才经历几次失败,岂能丧失信心。昔日,勾践虽经历亡国之痛,然终能以三千越甲吞并吴国,克成大业。古之成大事者,无不是历经千难万险。”

    夏侯惇略停了一下,继续道:“主公,如今我们虽然失了兵马、钱粮,那又怎样,我们这些人不是还活着吗?子孝(曹仁)、子廉(曹洪)、妙才(夏侯渊)、文谦(乐进)、曼成(李典)皆有大将之才。更有子许(卫弘)重情重义,雪中送炭,有如此多的大才辅佐主公,主公还担心不能成事吗?以主公之雄才大略,未来肯定还有更多的人前来辅佐主公。主公如今失败,只说明了一点,那就是成功的条件还不够,主公还需要招揽更多的人才,还需要做更多的事情。以主公之英明神武,将来必成大业。末将愿誓死追随主公,请主公勿言放弃!”

    众人拜道:“末将愿誓死追随主公,请主公勿言放弃!”

    曹操感动:“诸君,曹操,知错了。诸君快起。从此以后,我再不会说放弃这种话了。”

    夏侯惇:“主公,那下一步,我们去哪?”

    曹操思索片刻:“袁本初和我交厚,而且他已经占据了天下最富庶的冀州,我们先去投靠他,然后再徐图之。”

    夏侯惇:“嗯,我听主公的。”

    曹操:“好,诸君如果没有异议,那我们收拾收拾,即刻出发吧。”

    曹仁:“哈哈哈,大哥,我们就这几个人了,还收拾啥呀,直接走吧。”

    曹操大笑:“好,走。”

    初平元年,穷困落魄的曹操北上投奔在冀州的袁绍,袁绍亲率文臣武将,出城百里相迎。面对袁绍的隆重接待,曹操没有因此傲慢自满。袁绍大摆宴席,为曹操接风洗尘,席间,面对袁军部分人的冷嘲热讽,曹操也不愤怒记恨,皆淡然处之。此刻,曹操虽寄人篱下,仍然胸怀大志。白天,常习武狩猎,拜访名士,晚间,读书学习,不断积累,未曾懈怠。曹操的这些举动,被荀彧看在眼里。于是,荀彧弃袁绍转投曹操。此期间,曹操也招募了一些兵马,还有之前被打散的一些部卒又找到了曹操。不到一年的时间,曹操又拉起了一支万余人的队伍。

    初平二年(191年),于毒、白绕、眭固等黑山贼肆虐东郡,局势混乱。曹操向袁绍请命,自己带兵去收取东郡,为袁绍日后南下做准备。袁绍同意。

    曹操等人行军路上。

    曹操:“此次南下讨贼,文若有何看法?”

    荀彧:“黑山贼又被称为流贼,这些贼军,见到弱小的郡兵,就会跳出来劫掠,壮大自身,见到强大的官军,就四散而逃,保存实力。黄巾之乱虽平,但兖州、青州等地常有黄巾余孽出没,难以根除。”

    曹操:“嗯,流贼流贼,关键在于一个流字,如果能把他们聚到一起,然后一举歼灭,就可一劳永逸。”

    荀彧:“主公之言正是,黑山贼即使已经攻陷了大半个东郡,但只要我们南下的消息被这些黑山贼知道了,他们必定四散而逃,又躲进山林之中。我们得想个办法,把他们都吸引过来。”

    曹操:“什么办法?”

    荀彧:“黑山贼在濮阳囤积了大量的粮食,很多人的家小也都安置在了濮阳,若我们突袭攻下濮阳,分散在东郡各处的黑山贼必定一起来攻濮阳。当时,主公,率主力坚守在濮阳城内,另外,令一猛将选精兵数千埋伏于濮阳城南五十里的山林之中,待贼军攻城疲惫,士气低落之时……”

    曹操:“我率军攻贼军正面,山林之兵攻敌军后面,两面夹击,必能大破敌军。”

    荀彧:“正是。”

    曹操:“好,事不宜迟,今天晚上,元让你率本部人马去突袭濮阳城,我们随后接应。”

    夏侯惇:“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