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庙堂路 » 告别乡里 奔赴琅琊

告别乡里 奔赴琅琊

    隆元二十二年春,溧阳县,魏宅,秋生你准备好前往琅琊了吗?魏铮问道,秋生此刻的心情极为复杂但他想迎回老师的想法又极为坚定,但又对自己的家人极为不舍。魏铮看着秋生的神情轻笑说道:“秋生你可以回家去看看父母再决定。”秋生也想回去看看家人,便顺势应下。

    秋生回家之后,看着家人都在等他吃饭,就连大哥大嫂也在。

    秋生红着脸尴尬的说道:“大家都在啊。”

    大哥放下碗筷答道:秋生,学堂里的事我们都知道了,我们支持你去琅琊书院。”

    大姐也说道:“没错,秋生将来可是要当大官哩。”

    小妹妹也附和着咿咿呀呀。

    秋生眼框红润的看着抹泪的娘和一言不发的爹说道:“爹,娘等孩儿回来。”

    秋生娘一听哇一下大哭了起来搂着秋生说道:“在外面一定要顾好自己,别冻着饿着了。”

    秋生答道:“娘,放心吧,孩儿一定会照顾好自己的。”

    这时秋生爹拉开秋生娘的递给秋生一袋干粮和一些铜钱。

    秋生看着老父本来想说些什么,可老父摆了摆手径直回屋去了。

    秋生看着自己手里的钱和干粮瞬时落泪大哭。

    魏宅,魏母正为魏铮打点行装,并叮嘱魏铮:“出门在外一定要多带银两,可千万别苦了自己。”魏铮看着面前的车马钱粮捂了捂头说道:“儿子此行,一担书一包粮足矣。”

    魏母道:“不行,不行不带钱怎么能住好,吃好咱们是求学又不是吃苦。”

    魏父过来拉开魏母道:“为父是个商人,文人的道理为父不懂,但无论你怎么做决定,魏家一定会鼎力支持你。”

    魏铮拱手道:“儿谢父亲。”

    魏父捂住魏铮手道:“我家未来尽托付于你手。”

    魏铮道:“孩儿定不负父亲所望。”

    言罢便去找秋生汇合。

    县学堂,二人汇合之后,便在双方父母依依不舍下告别。秋生还是那样一本书,一袋粮,十枚铜钱。魏铮则被母亲硬塞了二十两银子。

    两人在双方父母依依不舍下踏上了新的征途。

    此时,青州琅琊书院。

    一条如同银练般的瀑布从巍耸的青山留下形成了清澈见底的小泉,小泉孕育了一片竹林,竹林的中间有一间竹屋,竹屋之中一位老人和一位中年人正在交谈。

    只见那中年人恭敬说道:“弟子恭贺恩师回朝。”

    老年人闭眼答道:“不必多礼,回朝对我来讲也未必是好事。”

    中年人拱手道:“恩师此次归朝定能一展当年大愿。”

    老年人突然睁开了眼睛道:“我老了,也没那么大抱负了。”

    中年人疑惑道:“恩师,您何故如此说啊,放眼天下,除了您还有谁有能力完成如此大业。”

    老年人起身拍了拍中年人道:“我有一弟子,过几天回来你这求学,还望你悉心教导。”

    中年人道:“恩师莫非想…”

    子瑜悉心教导便是,其他的都要看他的造化。老年人说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