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夏与龙 » 第十八章 解 毒

第十八章 解 毒

    阳城往西北五十里是一座高山,深秋之时,万物开始凋萎,便少有人去。十天前数百人马,秘密进了此山,此一行人进山之后便分散开,或十数人或几十人为一组,各找隐秘地点栖息。三餐皆吃冷食,不生烟火,行动极其隐秘。

    这群人的首领是一为老人和一个健壮的青年,此时老人和青年正在他们栖息的山洞中争执着。青年说道:“父亲,柳家那边还没有消息,明日且不可进城呀。”老人说道:“离与柳家约定的相会日期已经过了三天了,不能再拖了,这柳家的毒如此厉害,阳城内每天都要死数百人,晚一天你我父子身上的杀孽便会多一分。”青年听后十分激动:“父亲,如若我等贸然进城,而柳家又没有杀掉姒启,那我有扈氏将陷入绝地。”老人听后陷入了沉默,他知道儿子说的是对的,没有得到姒启已死的确切消息,他们的行动是危险的,但每天面对着每天有数百无辜百姓因自己而死,也令老人于心难安。良久,老人看着自己儿子,柔声说道:“勇儿明天你和众兄弟留在山上,我带几个兄弟进城救人,如若顺利,我将会发出信号,见到信号你便带众兄弟进城与我会合,带领民众进宫逼伯益退位。”姒勇听后坚决反对:“父亲明天你留在山上,由我进阳城救人。”姒勇说完,姒仁高声驳斥:“胡闹,你小小年纪怎能担此重任。”姒勇还想再说,姒仁暴喝到:“就这么定了,不要再说了。”看父亲如此暴怒,姒勇不敢再说,但想到父亲明日一去危险万分,眼泪已开始在眼眶内打转。姒仁见状也心有不忍:“值此大疫,阳城防守空虚,明日为父不会有大险。但是明日日落还见不到为父的信号,你就要马上带领众兄弟回渭河谷地,切记、切记。”

    昨夜有雨拜访了阳城,一场秋雨一场寒,秋风在雨水的告诫下也由温柔变得严厉,树上的叶子被秋风拽下,不留情面。一辆车子经过,车轮将落下得树叶碾进泥土,若要再见需等来年。车上依然摆着尸体,但数量较之前已经少了不少,这一个个通向另一个国度的车子,已经是城外人知道阳城中还有人活动的唯一凭据。推车的人们一步一步的在泥泞的路上跋涉,他们应该庆幸,因为他们是唯一能走出阳城的活人。他们想过逃走,但是出城时服下的药物,要到回城时才能拿到解药;他们想反抗,但是前一个造反的人掉落头颅时的惨叫声,还在耳畔边回响;他们甚至有些羡慕这些躺在车上的死人,但是看到那失去生气的面孔时又吓走了他们赴死的勇气,还是捱着吧,直到有一天自己被抬上车。

    就在这只队伍向前飘荡之时,十余骑正奔他们而来,来到近前纷纷下马,为首的一个老人开始指挥着这十几个人逐个车辆的检查死尸,而推车的人们依旧推着车缓慢的向前,没对来人的行为发出一声询问。一个汉子高声喊道:“督主,这个人身子尚温像是才死不久。”汉子喝斥推车人将这辆车子停下,推车人木然的停在路边,依旧没说一句话。为首的老人小跑着来到这辆车前,摸了摸死尸的胸口,又探探鼻息,自言自语到:“试试吧。”说着老人拿出一颗朱红色的药丸,碾碎后,用水灌入死尸的口中,片刻后,从那死尸的口中发出呻吟声,推车人闻听,茫然的寻找着声音的来源,当确认了声音是从尸体中间发出,推车人的表情由茫然慢慢变为了惊讶,又由惊讶快速的过渡到惊喜。老人面带喜色的对身旁的汉子说道:“还好来得及。”说话间一股焦臭的气息在那具死尸的身体里排出,本来确认已死的尸体竟然睁开了眼,嘴巴翕动。老人见状扶起他,慢慢的给他喝了几口水,那人眼里渐渐有了精神。

    扑通一声,刚才那个推车人突然跪倒在地,不住的对着老人磕头,大张着嘴,却发不出声音,推车人紧捯了两口气,终于吼出了一句话:“老神仙,求求您救救我们吧。”一句话出口,眼泪不由自主的涌出眼眶,便再也说不出第二句。老人扶起推车人:“小哥快快请起,我乃有扈氏姒仁,特为救阳城百姓而来。”之后姒仁又救醒十几个本来已死的人。但大部分尸体由于死的时间过长已无法救治,姒仁有些失落,但运尸的队伍已经炸开了锅,纷纷匍匐到姒仁脚下跪拜,姒仁一一扶起。这时人群中有人喊道:“老神仙,我们在出城时吃了毒药,求您替我们解除。”姒仁又给他们每人发了一个药丸,众人服下后坚信自己体内的毒已解。便簇拥着姒仁一行人浩浩荡荡的向阳城的北门而去。守门的军士,听闻来了能治“瘟疫”之人,便要打开城门,城门守将上前阻拦,被军士群起斩杀。于是阳城北门大开,守门的军士也纷纷离开自己的岗位,随着队伍与姒仁一同进入城内。

    姒仁一路走一路向城里的人分发解药,一些感染“瘟疫”的人服过解药后,放了几个臭屁后,登时精神大好。消息不胫而走,沉寂的阳城顿时沸腾起来,百姓从四面八方向姒仁涌来,口中高呼着“活神仙”。随姒仁一同前来的十余名大汉护卫在其左右,怎奈百姓哭着、喊着、笑着、叫着一浪接着一浪的涌到姒仁的身前,都想见一见这神仙的真容。一行人护着姒仁登上了附近的一座高台,看着群情激昂的百姓,姒仁眼神一瞟,身旁一人会意向前跨出一步,高声喊道:“诸位父老静一静。”前面几排百姓声音渐小,但后面依旧人声嘈杂。那人把嗓门提的更高,又喊了一声:“大家静一静。”话音一落,前排百姓也随之附和“大家静一静啦,静一静啦。”随着一阵骚动后,百姓渐渐安静下来。那人回头看了一眼姒仁,姒仁微微点头,那人便高声说道:“阳城的百姓们,你们受苦了。”此话一出,台下人群中响起了簌簌的哭声,台上的人继续说道:“可大家知道,这场瘟疫的根源是什么吗。”台上的人环视一圈台下的百姓,接着自问自答的说道:“根源就是伯益,伯益不修仁政,上天怪罪,连累阳城百姓遭此大难,这样的人还能当我们的大王吗?”此话一出,台下的百姓陷入一片沉默,突然之间人群中喊道:“伯益退位。”一声过后人群复又归于平静。片刻后又是一声:“对,让伯益退位。”紧接着又是一声“伯益退位”这一个个声音像一片片涟漪慢慢的连在了一起,人群像开了锅,百姓齐声高喊:“伯益退位,伯益退位——”姒仁见时机成熟,高喊道:“让我们进得宫去,除掉昏君。”话音刚落,激愤的百姓便要向王宫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