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神吹三国 » 有奇谋诈术而无战略眼光的忠臣——论王允 1

有奇谋诈术而无战略眼光的忠臣——论王允 1

    有奇谋诈术而无战略眼光的忠臣——论王允

    作者余宾

    今天,我们讨论东汉末年的王允,王允有什么特点,我认为呀,至少他有以下特点。

    第一、王允是东汉王朝的重臣。《三国演义》记载:他在汉少帝、汉献帝时代是司徒,司徒是个什么官,很大很大的官。根据其他资料记载:司徒先是掌管民事,职权至少相当于现代社会的财政部部长和国土资源部长的总和,至少相当于现代社会一个副总理的职权,这在古代可是响当当的肥缺实权啊。在汉朝元寿二年,改丞相为大司徒,这个时候,司徒的职权就相当于现代社会的国务院总理,那是在皇帝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的人啊,而且是实权。三国时期,司徒也是三公之一,也是位高权重。那个时候,王允是司徒,所以说王允是东汉末年的朝廷重臣。

    第二、王允是东汉末年的忠臣。从其他资料中,我们可以看到王允是个忠臣,从《三国演义》中我们可以看到,王允也是一个忠臣。这里,我们从两方面论述:

    1、在诛杀董卓之前的焦虑用计,可以看出王允是东汉朝廷的忠臣。

    《三国演义》中这样描述:袁绍写信给王允,要连接王允,共诛董卓。王允寻思无计可施,就以生日为名,会集百官于家中,共议诛灭董卓之事。他在席间放声大哭,从这一点,我们可以看出王允是个忠臣。这件事,虽然能够体现王允的忠心为国,但是,我认为呀,他这条计策,可以说是下策中下下策,为什么这样说:

    (1)、没有保密可言。王允这条计策,是掉脑袋的计策,不是董卓掉脑袋,就是他王允掉脑袋,很明显,王允掉脑袋的可能性极大,董卓掉脑袋的可能性极小,因此,这样重要的事情,他居然用过生日的方式来大张旗鼓地完成,你王允就敢保证那些旧臣中没有被董卓收买的吗?你王允做大寿没有请当今相国,能不让董卓怀疑吗?王允居然这样做了,好在是王允不该死,这两种可能都没有发生。

    (2)、没有谨慎小心可言。王允可以说是病急乱投医。在他做大寿这一天,请了很多人,也没有小心谨慎地做一个选择,就连被董卓信任的曹操也在邀请之列。好在曹操对董卓有异心,否则,王允必死无疑。

    (3)、最后,召集了这么多人,搞了那么大的阵仗,结果就由曹操献出了一个刺杀董卓的计策。我认为:曹操这条计策,也不咋的。这种计策,就是街上的小混混都能够想得出来,更何况曹操。但是,董卓随时有甲士护卫,你曹操单枪匹马的,就容易行刺吗?结果,果然没有成功,还害得曹操差点丢了性命。

    2、从王允诛杀董卓以后,可以看出王允是一个忠臣。

    从王允与吕布共秉朝政以后,自己没有加官进爵,也没有向皇帝要任何赏赐,更没有做欺凌皇帝的事情,从这里,可以看出王允是一个忠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