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神吹三国 » 霸主之臣——论李儒、贾诩等 4

霸主之臣——论李儒、贾诩等 4

    3、擢用名流,收取名流粉丝之心。我们刚才说了,董卓擢用名流,收取名流之心。这还是其次,最主要的是董卓采用李儒的计策,收取了名流的那些粉丝的心。在古代,人们非常崇拜知识分子,那些名流的粉丝,一定不在少数。这些粉丝,只要看到了执政者重用了他们的偶像,他们就有可能心悦诚服地位执政者服务。

    第十一、处置曹操献刀事件。处置曹孟德献刀事件,这个可以说是功劳,也可以说不是功劳。但是,我为什么要论述这个事情,从这件事情,我们可以看出李儒非凡的推理能力。《三国演义》中这样叙述:儒曰:“操无妻小在京,只独居寓所。今差人往召,如彼无疑而便来,则是献刀;如推托不来,则必是行刺,便可擒而问也。”,就是说:如果曹操坦然而来,那就是献刀,如果曹操借故推辞,那就是行刺。结果,曹操果然跑了,一下子就让李儒看穿了曹操的伎俩。李儒可以说是聪明之至。

    第十二、掌管董卓机要。《三国演义》中记载:董卓自专大权之后,每日饮宴。李儒接得告急文书,径来禀卓。……就是说:董卓专权以后,每天都是吃吃喝喝,但是,谁在给他管事,这个人就是李儒,为什么这样说:前方的告急文书,交给谁?李儒啊!其他文书政务,更不消说,也一定是交给李儒的。也就是说,董卓是名正言顺的东汉末年的相国,而李儒是名正言顺的东汉末年的相国助理。我想,李儒绝对在这个时期,帮助董卓做的坏事一定不少。当然,这种坏事,对董卓成王定霸当然有好处,对老百姓可就大大的不好了。这就是我说李儒是霸主之臣而不是治世之臣的原因。

    第十三、献计除了袁隗。李儒这一计策,可谓十分老辣。这一条计策,就让董卓在抗击诸侯联军的时候,没有了后顾之忧,这一点非常重要。假如,李儒没有献这条计策,董卓也没有除去袁隗,那么,当董卓战败以后,袁隗在洛阳把城门一关,那董卓想回到长安、西凉都办不到了,所以,李儒献计杀袁隗,可以说是老辣的。

    第十四、献计迁都长安。《三国演义》记载:董卓向孙坚提亲失败,故而,李儒向董卓献计:迁都长安。——儒曰:“温侯新败,兵无战心。不若引兵回洛阳,迁帝于长安,以应童谣。近日街市童谣曰:西头一个汉,东头一个汉。鹿走入长安,方可无斯难。臣思此言‘西头一个汉’,乃应高祖旺于西都长安,传一十二帝;‘东头一个汉’,乃应光武旺于东都洛阳,今亦传一十二帝。天运合回。丞相迁回长安,方可无虞。”当然,李儒这些话,完全是从迷信的角度来说的。但是,李儒这条迁都长安之计,可是非常高妙的。我们慢慢分析:

    1、迁都长安,从理论讲是顺从天意。古代人都是非常迷信的,他们往往把有些人编的童谣当成一种谶语,所谓,谶语,就是指时候应验的话。而这种谶语,往往被上天左右,也就是说是一种天意。所以,李儒说:童谣有:……鹿走入长安,方可无斯难。也就是说:上天指示我们进入长安后,就没有了被灭亡的灾难了。这种要顺从天意、避免灭亡的话,董卓是听得进去的,董卓手下的诸军众将也是听得进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