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神吹三国 » 霸主之臣——论李儒、贾诩等 9

霸主之臣——论李儒、贾诩等 9

    第五、帮助张绣成就小地霸之业。前面我们说过,三国时代,有全国范围内的霸主,比如:董卓。也有地区范围内的霸主,比如:曹操。当然,在地区范围内的霸主也有大小,曹操、袁绍、刘备、刘表、孙权、吕布等等都是大的或者比较大的霸主,像黄祖这样的,只占江夏一城的,像张绣这样,只占宛城城一地的,就是很小的地霸。我告诉你在乱世之中,这种地霸也是不简单的,那么,贾诩具体为张绣做了那些事情呢,我们慢慢分析。

    (1)、劝张绣投降曹操。《三国演义》中叙述:贾诩劝张绣曰:“操兵势大,不可与敌,不如举众投降。”从这一点来看,贾诩是识时务的。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贾诩就是这个俊杰。当然,张绣也算俊杰,也采纳了贾诩这个建议,投降。

    (2)、求和的外交手腕。这个时候,曹操大军压境,没有办法,只有求和投降,于是,张绣就派这个贾诩去谈判,贾诩在谈判过程中就充分地展示了他的外交才华。这可以说是贾诩对张绣的一个很大的贡献。《三国演义》中明明白白地叙述:张绣从之,使贾诩至操寨通款。操见诩应对如流,甚爱之,效用为谋士。诩曰:“某昔从李傕,得罪天下;今从张绣,言听计从,不忍弃之。”其中有几个词可以看出:(贾诩)应答如流,(曹操)甚爱之……特别贾诩推辞曹操的聘用,显得特别高明,把他在张绣集团中的谋主地位给烘托出来,为他将来能在曹操集团中受重用,做了很好的铺垫。

    (3)、帮助张绣设计击败曹操。《三国演义》中记载:曹操有一次喝醉,要找妓女,他的侄子曹安民就把张绣的婶娘献给曹操,张绣闻之大怒,又反。贾诩就给他设了一计,把军队屯到曹操中军,在中军举事,结果大败曹操,杀了曹操猛将典韦、侄子曹安民等。试问三国时代的天下,能有几人打败曹操?贾诩就是其中的一个!

    (4)、在南阳再次用计帮助张绣击败曹操。《三国演义》中记载:曹操观察了南阳的地形,见东南角的城墙破旧,就准备从这里夜间偷袭,便假装在城西北大举进攻。曹操这个声东击西的计策,一下子就被贾诩识破,贾诩就将计就计,让张绣令精兵埋伏在东南角城中,等曹军入城,伏兵四起,杀得曹军大败。曹操会算,贾诩更会算。《三国演义》中有诗说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强中自有强中手,用诈还逢识诈人。

    (5)、胜败尽在掌握之中。《三国演义》中记载:刘表、张绣在安众为曹操击败,曹操恐袁绍袭击许都,立即退兵,刘表、张绣按照兵法常理——敌军退兵,乘势追之,必大获全胜。就要追赶,贾诩劝他们不要追。张绣虽然听贾诩的话,可是也不得不给刘表面子,与刘表一起率军去追,结果被打得大败。败退回来,贾诩又建议他们去追,刘表不愿意了,张绣听了贾诩计策,孤军去追,又大获全胜,若非李通来救,曹操后军皆被擒获。刘表、张绣问贾诩为何如此神算,书中这样叙述:诩曰:“此易知耳。将军虽善用兵,非曹操敌手。操军虽败,必有劲将为后殿,以防追兵;我兵虽锐,不能敌之也:故知必败。夫操之急于退兵者,必因许都有事;既破我追军之后,必轻车速回,不复为备;我乘其不备而更追之:故能胜也。”这句话的意思简单明了:先追,曹军必然准备充分,故而失败,再追,曹军忙于撤退,准备自然不充分了,故而取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