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祖父李世民 » 第二十五章提笔再写

第二十五章提笔再写

    黄景仁目送房遗爱离开后,问:

    “好像世家与那些高官中有出息的子弟都不喜欢和房公子打交道,只有那些。”

    说到这里不说了。

    李象补充道:

    “只有纨绔子弟才会和房遗爱为一块玩是吗?”

    黄景仁赶忙低头认错:

    “奴婢失言。”

    “无妨。”

    李象起身:

    “走吧!”

    不和房遗爱玩,难道和那些世子交朋友吗?

    太子妃苏氏看似贤惠,倘若自己表露出一丝对李厥有威胁的迹象,恐怕就会下手以绝后患。

    李象从来不对人的道德报以希望。

    “叫辆马车。”

    “是。”

    李象决定去看看那位玲珑姑娘。

    等到地方后,黄景仁见是青楼,忧心忡忡的提醒:

    “主子还是不要来这种地方为好。”

    “废话少说,走。”

    李象走进妙音楼,正在打扫卫生的伙计说:

    “你们来太早了,还没开始做生意。”

    李象把随身带的几个铜板扔过去:

    “我要见见玲珑姑娘。”

    伙计捡起铜板,脸上堆满了笑:

    “不瞒客官,玲珑姑娘病了,恐怕命不久矣。”

    李象来的路上还期望是房遗爱骗自己,但从妙音楼伙计口中得知玲珑姑娘真病的厉害,内心愧疚。

    “我想要见见。”

    “恐怕不行。”

    黄景仁向前一步:

    “钱不是问题。”

    伙计依然摇头:

    “妙音楼的姑娘不到接客的时辰绝不能接客。”

    李象正要说话,听到楼上有人叫道:

    “是公子吗?”

    抬头看去,竟然是白灵姑娘。

    “真是公子。”

    她急切的从楼上跑下来。

    “奴家见过公子。”

    “白灵姑娘客气。”

    “公子不嫌弃,请到奴家处喝杯茶。”

    “好。”

    伙计赶忙阻止道:

    “白灵姑娘,这不合妙音楼规矩。”

    白灵姑娘瞪着眼:

    “这位公子便是《声声慢》的作者,你要拦吗?”

    伙计不可思议的看向李象:

    “不敢,请。”

    李象跟着白灵上楼到她的房间。

    “公子不要嫌弃。”

    “没有白灵姑娘,我可上不来,感激还来不及。”

    白灵姑娘问:

    “公子来可否是为了玲珑姑娘?”

    “正是。”

    白灵姑娘流下清泪:

    “公子快与我来,玲珑她已经已经好几天不吃饭了。”

    李象跟着白灵姑娘去看玲珑姑娘。

    他们来到后院柴房。

    白灵姑娘说:

    “老鸨见玲珑不行了就让她在这里自生自灭。”

    推开柴房门,李象看到躺在那里形容枯槁的玲珑姑娘。

    白灵姑娘说:

    “玲珑,公子来看你了。”

    玲珑姑娘睁开眼,看到李象后,强撑着笑容:

    “玲珑以为至死都见不到公子。”

    李象要进去,黄景仁拉住:

    “主子是万金之躯,怎么能进去?”

    李象甩开黄景仁的手,走进柴房,来到玲珑面前,蹲下握着她的手,叹息道:

    “何必呢?”

    “能在临死前见公子一面已经死而无憾了。”

    李象问白灵姑娘:

    “大夫怎么说?”

    “大夫说没治了,老鸨才把玲珑送到柴房自生自灭。”

    “去叫老鸨来。”

    黄景仁来到白灵姑娘面前:

    “劳烦请走一趟,请老鸨来。”

    “好,我这就去。”

    白灵姑娘出去片刻,就带着老鸨过来了。

    老鸨见到李象,很是吃惊:

    “哎呦!真是公子,那玲珑姑娘真就得偿所愿了。”

    李象站起来,看着老鸨,问:

    “玲珑姑娘现在这样,我准备带走,多少钱?说个数。”

    老鸨看玲珑有气进没气出的样子,摇头:

    “大夫说玲珑姑娘命不久矣。”

    李象直接打断老鸨接下来的话:

    “死在我那里也比这里强吧!”

    老鸨看向躺在那里流着两行清泪的玲珑,叹息了声:

    “情深义重颇为难得,可惜福薄啊!”

    “公子,我一个铜板都不要,只需要公子再留下笔墨。”

    黄景仁正要骂这个老鸨。

    不看看这是什么地方?配让李象留下墨宝吗?

    李象直接大呵:

    “笔墨伺候。”

    老鸨冲着门外的伙计喊:

    “没听到吗?笔墨伺候。”

    “公子请。”

    李象来到妙音楼大堂。

    早已经准备好了笔墨纸砚。

    楼上现在已经聚满了姑娘。

    李象深吸了口气,随即动笔。

    贞观十五年,陪友人来妙音楼,一首《声声慢》葬送了玲珑姑娘大好年华。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

    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

    君应有语:

    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横汾路,寂寞当年箫鼓,荒烟依旧平楚。

    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风雨。

    天也妒,未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

    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丘处。

    一气呵成。

    李象在后面写上自己的号:

    长子安木象。

    “好了。”

    说完,回到柴房抱着玲珑姑娘出来,送上马车,带着急忙去找大夫。

    白灵姑娘的泪水在眼眶内打转:

    “问世间情为何物,只叫人以身相许。”

    那些楼上的姑娘听后,无不潸然泪下。

    老鸨拿着手帕,沾着眼泪,说:

    “千古绝唱,千古绝唱。”

    “来人,来人,给我装裱起来。”

    伙计不敢怠慢,小心翼翼的要拿。

    白灵姑娘说:

    “等等,我想先抄。”

    老鸨:

    “装裱起来不是一样吗?”

    “不一样。”

    “罢了!要抄就抄吧!”

    楼上的女子全都回房拿纸去抄。

    不知道过了多久,天色已晚,江少卿鼻青脸肿的进来。

    看到妙音楼的姑娘都在埋头苦写,好奇的凑过去,然后就呆了。

    “这字,这字,这词,这词,真是相得益彰。”

    老鸨看到江少卿,连忙拉着他:

    “快看看,怎么样?”

    江少卿许久无言,最后叹道:

    “我不知道该怎么说。”

    老鸨着急了,这要是不好,天下还有好的吗?

    “不好?”

    “好的没边了,情真意切,情深义重,千古绝唱。”

    “是谁写的?”

    江少卿不知道长安还有这样的人物。

    老鸨指着前面的序:

    “你看。”

    江少卿看去,倒吸了口凉气:

    “《声声慢》?是他?”

    再看纸角:

    长子安木象?

    他的号?

    “那,那玲珑姑娘呢?”

    “那位公子带走了。”

    “玲珑姑娘得偿所愿,想必也死而无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