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在那罗马紫袍之下 » 第十章 苦战安卡拉

第十章 苦战安卡拉

    十五艘高大整齐的运输船紧紧地在君士坦丁堡港口附近停靠着,每一艘船上面都高高地悬挂着拜占庭帝国独有的金色双头鹰旗帜。运输船的对面,是大大小小20余艘的桨帆战舰、重型战舰正在进行操练。浪涛滚滚,水手们大声疾呼着,纷纷想要在操练中得到长官的欣赏,升官加爵。托马斯皇帝依旧是银甲紫袍的打扮,远远的矗立在一处瞭望台上,俯瞰着东罗马帝国的海军。

    他望着海峡对面的小亚细亚,痛心地闭上了眼睛。

    小亚细亚已经离开帝国的怀抱太久太久了。

    早在阿历克塞一世的时候,帝国就已经不能够抵抗入侵的突厥人了。帝国尽管拥有着巴西尔二世时期不断扩张的遗产,但是仍然面临着严重的内忧外患。而处于帝国关键的改革转型并度过危机关键时期的杜卡斯王朝的两位皇帝,才能平庸,完全不堪大任。帝国就这样衰落了下去,并最终迎来了小亚细亚大溃败的结局。阿历克塞一世力挽狂澜,才勉强守住了在巴尔干地区的领土。当初帝国失去保加利亚,君士坦丁堡一度多次遭到围困的时候,正是小亚细亚拯救了危机中的帝国。而这片帝国珍贵的土地,却惨遭突厥人夺走。尽管后来曼努埃尔皇帝又发动了反攻,夺回了小亚细亚的西部,但是仍然没有恢复到以前在小亚细亚的广大疆界。最终,在第四次十字军东征后帝国彻底衰微,再也没有能力守护住小亚细亚,最终沦落到了土耳其人手中。200多年了,早已物是人非。

    皇帝默默爬下了瞭望台,乘坐御车返回帝国皇宫。

    “尊敬的巴西琉斯,”一位拜占庭帝国的外交官员拿着一沓文件走到皇帝面前,微微行了一礼,说道。

    “这是马穆鲁克人在两个星期之前交给我的保证生命。他们声称绝不会参与到拜占庭帝国和法尔斯王国对奥斯曼人的瓜分行动。他们表示可能将会在我们和奥斯曼人的战争结束以后和他们单打独斗。“

    皇帝警觉起来,马穆鲁克人可不以信守承诺为名,他们可能会为了利益随时掺上一脚,撕毁条约。遂质问道:“只有两国的外交大臣的签字吗?有没有第三个国家进行见证?他们对塞浦路斯的态度怎么样?”

    “陛下,突尼斯人和阿瓦尔王国的使者恰巧也在。这些人和马穆鲁克都有点领土和政治上的冲突。我们请他们作为第三方见证,也一并签了字。马穆鲁克人承诺会遵守塞浦路斯的现状。”

    “很好,但愿无事。听着,我们马上就要开战了,我不想让奥斯曼有盟友。马穆鲁克就是个摇摆不定的国家,一定要多加注意。你和他们打交道的时候一定要万分的小心。”

    “谨遵您的教诲,陛下。”

    皇帝走出了大殿,拔出了自己的利剑。这把属于哥哥的利剑曾经斩杀了无数的土耳其异教徒。他皱了皱眉,在心中默默向上帝祈祷着。

    博斯普鲁斯海峡

    “陛下,土耳其人的舰队退却了!”

    拜占庭帝国皇帝托马斯·巴列奥略坐在一艘重型旗舰上,亲自指挥重新夺取海峡制海权的斗争。在拜占庭桨帆战舰的连天炮火和如同来自地狱火龙一般的希腊火的攻势下,奥斯曼人的舰队如同三十年前被君士坦丁十一世皇帝击败一样,四散溃逃。但是托马斯皇帝这边损失也很惨重,虽然没有船只沉没,但是大部分都已经破烂不堪,如果奥斯曼人还留有备用的舰队,帝国可能会失去制海权。届时,登录的军队只能孤军奋战,必定会全军覆没。皇帝立刻命令除了旗舰和完好的桨帆战舰、重型战舰以外,其余全部返回君士坦丁堡港口进行最迅速的维修。同时,15艘运输船将两万五千名士兵源源不断地运到小亚细亚沿岸。

    皇帝在整顿好登陆完毕的军队后,开始想着第一个目标,君士坦丁堡对面的军事重镇奥普提马顿地区挺进。如果能够打下这片地区,帝国的首都就不会时刻暴露在敌人的火炮范围内。皇帝在抵达要塞附近后,不断命令火炮轰击城市。同时己方的步兵和骑兵严阵以待,仅仅维持着围城的态势。皇帝手下还聚集了几十个牧师,皇帝命令他们秘密进城煽动城内仍然信仰东正教的希腊人提供情报,并鼓励他们起事。不久以后,皇帝的舰船也抵达了堡垒附近开始轰击。在南线的城墙出现了大面积的倒塌以后,皇帝身先士卒开始进行全面攻城。城内的东正教徒也开始里应外合,纷纷起事。这座重镇最终被摧枯拉朽的击败了。为了促使其他城池投降,同时也为了留下谈判的筹码,皇帝选择优待了俘虏。在这则消息传出后,由于奥斯曼苏丹长期在地方的横征暴敛,竟然有不少的城市主动开城投降。

    皇帝制定战略时,把光复小亚细亚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依靠舰队的力量先夺取富庶的沿海各个省份,在巩固好小亚细亚西部沿海附近的平原地区后,向中部的山区挺进。在拿下山区后,最后夺取库尔德、土耳其控制的附属国亚美尼亚等小亚细亚的东部地区。皇帝在第一阶段进行的很顺利,但是在第二阶段遇到了极大的困难。

    在帝国军队基本攻占了小亚细亚的沿海地区后,山区道路复杂,许多地方已经改头换面,原本的地图失去了参考价值。皇帝在攻打安卡拉地区的时候,险些因为迷路而走进奥斯曼人设置的火炮及投石车的轰击区。同时,帝国面临了严重的补给困难,后方士兵已经开始出现挨饿的情况。无奈之下,皇帝不得不允许士兵们对占领的城市进行劫掠。唯一的好消息是,罗马教宗国经过激烈的内部讨论,最终决定给予拜占庭帝国一笔大量的金钱和军事物资以示资助。皇帝一方面加紧让帝国将大量的马和骡子运到前线进行物资的运输,一方面扎营准备在安卡拉附近的战区进行长期战争。安卡拉资源充足,地势险要,城中居民主要是虔诚的土耳其***信徒,内部基本上攻不破。皇帝先行占领并劫掠的安卡拉附近的村庄和小市镇,安置哨卡,切断安卡拉的补给来源。同时派遣侦察兵穿越战线前往东线法尔斯战场,看奥斯曼人的主力是否在西部和法尔斯人交战。由于帝国在对小亚细亚第一阶段的军事行动异常顺利,这导致皇帝有些怀疑,担心中了圈套被诱敌深入,遂一直在派人寻找苏丹的主力。

    在围城一个月后,帝国后方的官员到达了皇帝的战时居所,警告皇帝帝国的财政金库已经破产,需要进行贷款作战。帝国将会又走上背负债务的老路。皇帝无奈,决定减少自己的内廷支出并签署命令将一部分自己的皇宫金库的金钱拿出来补充帝国财务。不久后,轰击安卡拉的炮兵向皇帝报告炮弹已经即将见底,向皇帝请求更多的弹药。皇帝不仅皱了皱眉,开始担忧起安卡拉坚不可摧的城墙。为了防止削减士气,皇帝每天在围城进行之前都会骑马巡视一周,说些鼓舞的话。如果还能继续这么围城,皇帝自然认为也没什么。毕竟后方的补给正在远远不断地运到前线。但是一则坏消息如同晴天霹雳一般将皇帝的脑袋彻底砸懵。

    一名灰头土脸的***教徒倒在了营地的入口处,皇帝立刻前往查看,他支支吾吾地说个不停,脸上是极为惊恐地表情。皇帝听着他的口音,看着他的穿搭,立刻就认出来这是个法尔斯人。他急令军中的翻译官来处理。在听完他的话后,翻译官面色阴沉地告诉了皇帝噩梦般的消息:

    “陛下,法尔斯人战败了。国王和国王的儿子都被俘虏了。其投降的士兵全部被坑杀,他身上背了四个死人才逃难出来。法尔斯国王为了自由,已经准备投降。”

    皇帝刚想要说什么,又有一个人从营地入口急切地跑了回来,是一名传令兵。他向皇帝递交了信件,上面是用血写成的文字,这让皇帝毛骨悚然,而看清了上面的信息后,更是让皇帝倒吸了一口冷气。

    “马穆鲁克...毁约...出兵塞浦路斯...舰队进入爱琴海”

    看着这些信息,皇帝立刻进行了严密的封锁,防止军心动摇,同时命令身边一名传令部下即刻回到君士坦丁堡要求将军和大臣们备战,招募兵员,扩充战舰,准备封锁爱琴海挡住马穆鲁克人的进攻。同时又派遣一人向自己的亲戚,莫斯科公国的索菲亚公主求援。皇帝慢慢地瘫坐在了营帐里,无助地望着远处久攻不下地安卡拉城。他决定发动一次强攻。

    总算是有些好运降临到了皇帝身上,安卡拉的东侧城墙因为在战前就年久失修,最终被轰开。皇帝立刻率领大军攻城。在一番血战中,皇帝的肩膀被斧头砍中,险些断臂。他的近卫军拼死就出了皇帝。城内的守军在一切能够抵抗的角落反击着皇帝的军队。经过了完整的两天两夜,安卡拉守军首领交出了自己的武器宣布投降。皇帝在战后清点士兵的时候绝望地发现此战他失去了大概三分之一的士兵。受伤的人不计其数。皇帝不得不暂时在安卡拉扎营准备下一步动作。

    在肩膀被包扎好后,皇帝开始焦急的等待莫斯科公国方面的消息。同时密切的通过传令兵预测奥斯曼苏丹主力的动向。同时加紧发动军队趁着后方补给仍然充足之际修筑工事,同时命人返回君士坦丁堡调动兵力增援。就这样,皇帝由一开始的意气风发转为每天都在焦虑的进行等待。

    这场苦战和马穆鲁克人的背叛让皇帝收获良多,从此,托马斯·巴列奥略的人格中,多疑的那一部分彻底的开始凸显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