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山鬼纪 » 162 黄泉遇故人(上)

162 黄泉遇故人(上)

    感觉像是飘浮在一个什么都没有的黑暗虚空中,每当九畹以为要停下的时候,就会像是碰触到什么东西一样,继续旋转,永远都不会停歇。

    不是归人,只是过客。

    山鬼寿八万四千岁,女子年五百岁,尔乃行嫁。

    厌闻世上语,念我意中人。

    生死,一息之间罢了。

    这些话语,她从未对别人说过,也从未听别人说过,可是,却又像是扎根在她的记忆里,那么熟悉。

    “桃花姐姐不见了。”第一个发现九畹不见的是紫儿,她抓着颜楚的手,焦急地喊道。

    闻言,容修和璟曜都纷纷住了手,望向血池地狱,里面果然空无一人。

    “怎么回事?”

    “是不是被你的白蟒带走了?”

    “不可能。”孟姑沉吟了一会儿,闭眼一观,然后又缓缓睁眼,神情透露出几分无奈,“该来的,还是来了。”

    “孟姑,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少司君,冥界的这一场劫难怕是只有九畹才能制止了。你有几分把握能够将她带回来?”

    “她是我的妻子,我相信她。”

    “好。若是你能唤回九畹,我便归还她的魂魄,放她出冥界。”

    “多谢孟姑。”

    “你先别急着谢我。先随我去个地方吧。”

    “哪里?”

    “黄泉。”孟姑意味深长地说道:“九畹就在那里。”

    黄泉是投胎转世之地,凡是在奈何桥饮下孟婆汤,就能自愿跳下黄泉,忘却前尘,脱为新人。九畹若是跳下黄泉,早已投胎转世。

    容修和璟曜交换了一个怀疑的眼色,再次看向孟姑。

    “我知道你们想说什么。百年为人,万世做鬼。人死之后,肉身化为草木土石,加入五行之循环。灵魂进入冥界,有的尘缘一了,自愿投胎转世,有的难忘前尘,听我劝说饮下孟婆汤,方愿跳下黄泉。可是,偶尔却有那样的执着一念,未及迁化,永生不灭。固有孟婆汤,也难以割舍世间恩爱贪欲,永不堕轮回。”

    听完孟姑一席话,颜楚叹了一口长气,整个人又严肃起来,侃侃而道:“生梦见死,死梦见生。生不过是一场声色皆全的梦幻,死才是永恒无涯之归宿。”

    容修和璟曜闻言皆是一愣,颜楚向来孩子气,纵使当初犯下大错,也是因为贪玩。孟姑却是不以为意,对着容修说道:“刻不容缓了。”

    ***

    黄泉深处,一个白衫男子安静地漂浮着,他的面目安详,脸上戴着一个凶狠狰狞的青铜面具,周身散发着书香气。

    美无度望着男子,神色一变,脱口喊出:“北溪哥哥……”她放开沉睡的九畹,想要飞奔到白衫男子身边,可是却被一道结界拦在外面。

    “北溪哥哥,我总算是找到你了!”美无度痴痴地望着白衫男子的肉体,然后缓缓伸出手,往自己的心脏处一抓,掏出一朵五色睡莲,这是她最后的希望。她利用五色睡莲源源不断地输送妖力,想破了这结界,可是不得其法。

    就在这时,绿焰白骨拱着九畹来到美无度的身边。美无度沉吟半晌,才想明白这群绿焰白骨是刻意牵引九畹来到此处。九畹和傅北溪有百年心印记为凭,或许可以破了这结界,唤醒傅北溪。

    为了傅北溪,美无度不再多想,指尖一弹,一片睡莲花瓣横过九畹的指尖,带着一滴血飞进黄泉。结界的水纹一阵晃动,缓缓显现出一处宅院,大门朝南,十分宽敞,门前有大石狮,四周墙垣之外,都是高耸入云的巨树。匾额上写着四个大字——“傅将军府”。

    正面应该是中堂,所有摆设多带有书卷气息。两壁立幅,左为清溪绕屋图,右为锦鸡戏水图,不论字与画,皆是上乘之作。立幅落款皆写的是:傅。

    卧室和书房相连,屋内桌椅床铺,文房四宝,一应俱全,上好的紫檀书桌,整齐地放着厚厚三沓兵书,旁边放着白玉笔架,搁着一支狼毫小笔,旁边砚台上墨迹犹未干透,而稍远地方,还有个青花笔洗,光亮剔透,里面盛放着半盆清水。

    “傅将军,我带着小北的救命恩人来了。”一个中年男子带着一个青衫女子走进书房,通报了一声,便自觉退下。

    青衫女子往里走了两步,视线紧紧粘在坐在桌前的男子脸上。二十多岁的年纪,没有她以为的身为一个将军的粗蛮狂傲,且不说从他们进门到现在,他都没有停下手里的笔,落在纸上的每一笔都熟练而自信,通身书卷气扑面而来,单单只看他的脸,也难以将如此斯文清俊的男人跟血战沙场的场景牵连起来,更何况他还有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的威名。

    “你就是鼎鼎有名的傅将军?”青衫女子声音清脆悦耳。

    傅将军点了点头,回道:“不像吗?”

    “阁下如此儒雅风范,恐怕与世人想象中骁勇善战的大将军全然不同吧!”青衫女子一边说着,一边来到桌前,细细打量着他的出水芙蓉画。画面里的主体形象,是一朵盛开的荷花,其下衬以碧绿的荷叶,叶下绘荷梗三枝。画面整体布局饱满充实,细节描摹一丝不苟,完美地刻画出荷花的雍容华美和出污泥而不染的特质。“线条细劲流畅,如行云流水,色彩精简和谐,淡雅古逸,空灵清远,是一幅好画!方才我在中堂看见的画作也是出自你之手?”

    “还请姑娘赐教。”

    “左边那副图冈峦起伏,云拥翠岫,树木扶疏。景物的布局初看平淡无奇,笔墨亦无霸悍之气,但细细品赏后会发现,画境平淡天真,气息温婉隽永,笔墨亦高妙出众。若我没看错,你是先用淡墨勾勒出山的轮廓形状,随后再多次皴擦出岩层纹理结构,再以淡墨、淡彩罩染,最后以焦墨破醒。”

    “正是。”

    “右边那幅图锦鸡栖息于溪水边的石头上,低首以喙梳理羽毛。画幅的右侧斜伸出桃枝和竹枝,桃花吐蕊,桃叶初发,显示出阳春时节的融融暖意。桃树与竹子枝条交错掩映,颇有韵致。此图既有双勾的严整与细腻,又有写意的洒脱与活泛,应当是你的新创。”

    “姑娘天生妙目,想必十分擅长书画。”

    “我看你这儿不是山水画,就是花鸟画,你从未画过人么?”

    “不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