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且听江南音 » 第四章 时光倒叙

第四章 时光倒叙

    烟笼人家,梦中仍是江南。——题记

    纵然时光倒叙,那故事的开始有我们一家人最开心的模样,还有在江南遇见的所有美好,都值了。

    那天从小姨家出来,在搬去新家的路上,我可开心了,心里也想过它的样子,最后我爸推着三轮车一拐,在一座房子的面前停下。然后跟我们说,到家了。

    看到新家的外貌,其实当时我心里挺失望的,因为眼前的房子就是那种跟我们老家一样的很旧的那种。但是又和我们老家的房子不一样,它那外面是那种石头砌成的。

    虽说也是上,下两层。但是那房子吧,很奇怪的是,它是两栋连在一起的。前面还有一间用石头,木头砌成的小房间,刚好把我们住的那个房子的光都给挡住了。

    我们下午搬过去的时候,就特别黑。当时心里挺失落的,跟我想象中的房子差距特别大。我不是很喜欢,当时也不开心,但是没有表现出来,也没有说出来。

    自己也没有想到,在后来的五年间,五年里,我们一家人一直在这个房子里住,直到我小学六年级的那一年,我们搬家了,因为一些特殊的原因。

    那时候我们住进去的时候,邻居家也是我们同省的老乡。所以我们两家说的方言,真的很亲切,他们家也是有两个女儿,一个儿子的。但是比我们还小,最大的孩子比我弟弟大一点,后来他们也搬走了。

    我还记得当时我爸妈把行李往家里搬,一楼就黑乎乎的,就一个灯,还不是太亮,然后还要上那个楼梯,上去二楼,那楼梯是木头的,又比较陡。

    也很窄,要小心翼翼地上去,二楼呢,就是有一个做饭的地方,还有一个用木头隔开的一个大房间,我们一家人都住在里面。

    第一天住进去,特别脏,都是灰尘,我爸洒点水之后好多了。扫了一下,就开始收拾东西。

    现在怎么形容或者怎么说那一段过往的经历呢,反正我是真的这一辈子都刻骨铭心,但也是我人生中最美好的一段生活。

    我们搬进去的第一晚上就很不适应,因为那个里面全是用石头砌成的,地板也是,潮湿的感觉,然后还有两个小窗户。

    但是我们左右两边的房子都很好,因为是本地当地的住户。所以那个时候心里的落差感挺大的,心里也想住更好一点的房子。

    后来才知道我们租的房子,是我爸妈看了好几家对比之下,才选择的,因为很便宜呀,我们一家人刚刚到那里,人生地不熟的,而且我妈妈的工作还没有找好,我爸就是一直跟着他之前的老板在工地上。

    所以刚开始一切都是很陌生的,但是租了房子终于有了一种归属感,好歹有个落脚的地方,就不用担心风餐露宿。

    然后我爸妈第二天就开始去采购,买一些急需的家用品啊,精打细算的,我们当时在那里生活了几年一直烧的都是炉子,里面放煤球,做饭什么都用那个。

    还有就是买面啊,米呀,菜呀之类的东西。被子什么的都是我们自己带来的。

    刚开始的时候呢,是我跟我妹两个人睡在床上,那个床就是租房子的时候就有的,宽一米五左右的一个床头,是木头的,中间是那种像弹簧一样的。

    睡起来很软,现在回想来,感觉那个宽度好像都不到一米五,我跟我妹两个人睡在上面。

    然后我爸妈带着我弟他们三个睡在地上打的地铺。后来我也问过我爸为什么没有睡另外一张床,那是一张很古老的那种,暗红色的漆,像大箱子一样的两个堆在一起的床。

    我爸只是跟我们说,那个床就是分开以后用来放东西啊,以后还要买个电视放电视。后来我才知道真正的原因,可能我爸是怕告诉我们之后,我们害怕,因为那个房子是房租爸妈老了之后的旧房子。

    所以那张床应该就是我们家房东他爸妈生前睡的床。每个地方都有每个地方所谓的一些禁忌或者是特有的一些规矩吧,所以我爸妈他们就打地铺睡了几天。

    后来我爸就自己找了一些木板啊,自己动手拼了一张那种竹子一样的床板,就自己用锤子啊,洋钉啊,就锤锤打打,然后自己做了一张简易的床板。

    下面用砖块垒起来的,我爸妈的床就铺在我跟我妹床的下面。因为那个床板很矮,没有腿,防止潮湿,下面就用砖头砌起来的,大概也就三十公分高。

    然后我爸妈带着我弟睡在下面,另外一张床就是用来放东西了,后来大概有一,两年吧,我们都几年级了,我爸才买了一个电视机。

    那张床的另外一半,因为它是两个拼在一起的,一个放电视,另外一个我就用来当写字桌,趴在上面写作业。

    后来渐渐大了我跟我妹闹矛盾,我们两个性格不合,经常吵架,然后一气之下我就说不跟她一起睡觉了,我就死活不愿意跟她睡一起了,我就下床跟我妈睡。

    但是四个人怎么可能挤在一起嘛,所以我爸又找了块木板,给我临时搭了一个很小的床,刚好够我一个人睡。然后我的床就贴着我爸妈的床,我爸妈的是横着放的,然后我的就是竖着放。

    所以应该会有那个画面感吧,怎么说呢,就像一个口字,但是最后一笔画那个横没有,就两张竖着的,一张横着的,贴在一起的那种,旁边还有一张床上面放电视。

    然后我爸妈的床前面还放了一张小桌子。现在都觉得不可思议,我们一家五口就待在大概都没有二十平的一个房间里面,就那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生活了我们整个的小学生活。

    厨房那边呢,就是很简单地放了两张桌子,都不大,一个炉子,然后旁边那块楼梯入口的上面放的都是煤球。

    把窗子打开,往外面去看,就能看见我们右边的那一户当地人家的房子。然后那边还放了一个用来祭祀用的,石头砌成的一个供奉的场所。

    我刚开始打开那个窗子往外看的时候,突然看到还吓了一跳。后来习惯了,也没觉有什么。再往后看的话,就能看到一个白色教堂的塔尖。

    收拾完了新的家,忙了大概两,三天吧,我爸妈把所有的东西都收拾好,买买好。然后呢,我爸就带着我妈开始去找工作。我大概也不记得我妈的第一份工作是什么了,但是找了很久。

    好像其中有一份工作我挺记忆犹新的,好像是那个粉碎塑料的,就是把一些瓶子上面的塑料纸划掉,然后往机器里面粉碎,反正我不记得具体了,但是我记得当时那工作四块钱一个小时,我妈妈一天要不停地弄好多好多。

    后来我妈觉得不行,又重新换了一份工作。刚开始没有经验,只能慢慢学,江南那边的方言叫打鞭。就是出口到国外的那种编织的帽子的原料,用机器做的那一种。

    我妈学会了以后,就一直做这个工作,养活我们仨上大学,眼睛都熬花了,一直做到现在,做了十几年,如今还在江南那片地方从事这个工作。妈妈说,她要一直做下去,直到干不动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