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风起南朝,宋制天下 » 第五十九章 收买人心

第五十九章 收买人心

    “这......?”

    杜县县廨内,裴、韦、杜、柳四大家的人听到刘义真所言,明显在犹豫。

    如果说安西将军府兵员不够,向他们借点人马,给他们一些实惠,倒还可以商量。

    可这一上来就要从他们手上要人,打仗之时兵器粮草还要他们供给,这比起那些打家劫舍的流民匪寇来有何区别?

    “桂阳公,这......”

    韦祖思站起身,向着刘义真先是行了个礼,而后有些犹豫地说道:“这人我们出倒还可。但这,这打仗之时兵器钱粮还要我们自己准备,这,这......”

    韦祖思虽然吞吞吐吐,未往下说明,刘义真也能猜出他想要说啥。

    无非就是觉得吃亏了呗。

    “几位是否觉得我强人所难?或者占尔等便宜?”刘义真看了眼韦祖思,而后望向另外几人,淡淡地问道。

    “不敢!不敢!”

    几人连忙向刘义真抱拳,口呼不敢。

    但看他们的眼神,活脱脱的就是不想答应。

    适才一番慷慨表态的裴天寿,这会儿看向刘义真的眼神也是躲躲闪闪,不敢直视。

    这帮子世家!

    刘义真心中腹诽,让他们选个子弟到安西将军府为掾属,借此向他们招点人马,一个个都吝啬得紧。

    看来不多给点甜头,这帮子世家定是会跟自己推来推去。

    罢了,关中亟待稳定,先许以重利。

    想到此,刘义真看了眼众人,语气平缓地说道:“关中乃我大晋故土,如今失而复得,不论朝廷上下,亦或是宋公与我,都希望能稳定关中局势,威摄北方诸部。”

    “自领了这安西将军,做了这雍、秦二州的刺史,我就一直在考虑稳定关中之事。”

    “期间,我与宋公,长史王修,司马王镇恶,中兵参军沈田子,曾就如何稳定关中局势,做过讨论。”

    “为此我曾向宋公谏言,除了需要在座诸位予以辅佐,还应在关中境内设立新的军府,我将其名为折冲府。”

    “折冲府?”

    底下几人听得满头雾水,实在是这个衙门他们从未听过。

    看着满脸疑惑的几人,刘义真嘴角勾起一丝自信的弧度,继续说道:“这折冲府将直属我安西将军府,闲时募兵训练,战时领兵出征。”

    “至于能不能从中分一杯羹?就看诸位能给予多少支持了。”

    刘义真的话说得很直白,底下几人这会儿更是瞪大了眼睛看着刘义真。

    闲时募兵训练,战时领兵出征。这折冲府的权利不是一般的大。

    可后面那句能否从中分一杯羹,就看他们能给多少支持,这话何意?

    一直未说话的柳平,似乎想到了什么,站起身向刘义真行了个礼道:“桂阳公,在下愚笨,您可否再说清楚一些?”

    “可!”

    刘义真看了眼柳平,淡淡地笑道:“你们四家若答应我刚才所言,我在关中将设立折冲府时,尔等入选子弟,起家官将从折冲府开始。日后上了战场,若有立功者,优先晋升为将。”

    “不过,入选者都要在我安西将军府先做掾属,跟着府中将领学习排兵布阵之法。”

    底下几人眼前一亮。

    作为世为关中大族的他们,族中历代为官、为将者不在少数。普通的封官许愿打动不了他们。

    这个乱世,想要保证家族利益,使富贵荣华得以延续,除了两千石以上官,唯有军权才是他们看重的。

    更让他们心动的还有一点。

    莫看他们关中几家底蕴还在,但是自苻秦到姚秦,两代下来,他们几家留在关中的子弟,出将入相者越来越少。

    想要为官、为将,要么出走北方,要么去往南国。留在关中,只能是偏安一隅,影响不到天下局势,时不时还要担心兵祸,危及自身。

    适才刘义真让他们选一人入安西将军府为掾属,他们就已经有点动心了。没有答应,不过是故作姿态,想多要点实惠。哪曾想桂阳公会如此慷慨。

    “桂阳公,您莫说了!”

    柳平忽的站起身,向着刘义真躬身行了个礼,语气坚定有力的说道:“不论您这折冲府何时设立,我河东柳氏出一人,入您幕府!”

    “我河东裴氏也出一人!”裴天寿不甘落后,站起身向刘义真表示同意。

    “我京兆杜氏也出一人!”杜坦也站了起来。

    “我京兆韦氏也出一人!”利益之下,即使高傲如韦祖思,竟也是站起了身。

    看着争先恐后的几人,刘义真嘴角勾起一抹神秘的微笑。

    折冲府的想法,他一直在考虑,也同自家老子透露过,却一直没有去做。

    现在为了收拢关中世族之心,借此推动折冲府设立,说不定可以早日成行。

    接下来的几日,刘义真并未急着返回‘杨林大营’而是住在杜县,接见并遴选裴、韦、杜、柳四大家的子弟。

    其中杜珏因为刘义真看重,直接入了刘义真安西将军府为功曹掾参军。

    另外则是柳平长子柳光世,今岁刚过十六。

    裴、韦两家所选,一个叫韦祖宣,韦祖思从叔父韦越之孙。一个叫裴禹,裴天寿从叔父裴俭之孙。二人年纪相仿,刚满二十。

    ......

    未央宫,宣室殿,暖阁。

    刘裕正在批阅建康送来的文牍,一名谒者进来,向着刘裕禀奏道:“宋公,安西长史王修、安西司马王镇恶、安西中兵参军沈田子于殿外请见。”

    刘裕听得微微扬了扬眉,沉声道:“让他们进来!”

    很快,三人便入了暖阁,向着刘裕行礼道:“臣等参见太尉!”

    “免礼!”

    刘裕看了眼三人,放下手中的文牍,朝三人问道:“急着见孤是为何事?”

    “太尉!”

    王镇恶有些激动地说道:“臣等三人于安西府听说了桂阳公要设立什么折冲府。这折冲府是为何?为何臣等从未听说?反是关中这些个世族先知?这,这将臣等置于何地?”

    刘裕看着三人略显激动的神情,淡淡的说道:“这折冲府车士跟我提过,具体是何就让车士自己给你们说。至于为何关中世族先知,而你们不知,想来中间定是生了些许意外之事。”

    “来人!”

    说着,刘裕叫来一名在殿内躬身侍奉的谒者道:“传桂阳公即刻来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