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麒将行 » 第017章 朝廷大员

第017章 朝廷大员

    在天子脚下的帝国首都,做一个从九品官是什么感觉呢?

    说实话,除了有点免税的额度,那还不如做个地主来的舒服。

    起码当个地主不用天天去上班啊!

    还没有那么多的领导在头顶上指手画脚。

    再说弘文馆校书郎是个什么职位呢?

    经过梅友材天花乱坠的讲解,新言终于把握住了这个官职的核心内容,那就是,大唐帝国皇家图书馆管理员。

    从九品……还没个芝麻大。

    所以这究竟有什么好骄傲的啊!

    难道会有人因为借不到一本书,就心悦诚服的跑过来闷头就拜?

    梅友材注意到了侄子脸上的震惊,缓了一小会,他继续说道:“你阿耶友福,唉,斯人已逝……二郎啊!二郎!”

    毫无征兆的,梅家大郎就顿足捶胸的哭了起来。

    新言忙站起来好言安慰:“伯父切莫悲伤,我阿耶有福,想必是去天上享福去了。”

    梅友材一愣,哭的就更厉害了。

    好半天他才慢慢的缓过来,用袖子擦了擦眼泪:“辙儿你也是知道的,你叔父友钱,即将掌舵丐帮江南总舵,无论你今后要做什么,家里黑白两道都会给你些助力。”

    家族里的助力靠着一个图书馆管理员和一个乞丐头子,这路子还真够野的……

    新言激动的手一抖,筷子夹着的咸鸭蛋顿时炸开,淡淡的忧伤弥漫在书房里。

    实际上梅家自然不会像新言想的那么不堪,百年书香世家虽不结党营私,但并不代表就没朋友。

    首先,梅家花费了大笔的银钱,搭上了中书舍人张洎,这可是当今唐皇在潜龙邸时就跟随的臣子,十分的可靠。

    其次,在弘文馆里,梅友材的上峰只有一人,便是弘文馆大学士韩伉,也是无想书院的山长,与梅家两兄弟都很是相熟。

    所以梅友材在弘文馆里说话很有分量。

    而弘文馆还负责培训各地前来科考的学子,每一个都得恭恭敬敬的称呼他为“座师”。

    最重要的是,弘文馆大学士韩伉是正儿八经的正五品京官,还兼任皇家书院的院长,负责教育包括皇子在内的诸多皇室子弟。

    妥妥的皇帝亲信。

    再次,丐帮遍布天下,消息流通能力就不用多说了。

    所以梅友材所说的家族助力,还真就不搀水分,全是干货。

    若是做官,朝廷里有人说话,无论闲职还是实权官员,只要不犯错,自然会平平安安。

    不过梅友材并不知道,亲侄子根本不想跟着他做官,只想把暗中坑他的人弄死,舒舒服服做一个富家翁。

    当然,不做官也行,可以跟着丐帮江南分舵总舵主梅三郎去要饭……

    要饭还不如去做贼……

    那都是肯定不可能的!

    不在李唐做贼就算了,祸害邻国也算是为国争光,但在李唐做贼人,梅友材觉得自己到时候肯定会演一出大义灭亲。

    子不教,父之过啊!

    伯父叔父也是父,教育必须抓起来!

    当然这些事情眼下是没必要跟孩子说的,只要他放下屠刀,好好做人就好。

    梅家大郎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这一顿早饭吃了大半个时辰,门口候着的婢女们昏昏欲睡,却只能强打着精神忍着睡意。

    即便梅家对下人们比较仁慈,极高的职业素养也使她们不允许自己躺在院子里呼呼大睡。

    放下筷子,也没吩咐其他的下人,梅友材自己便带着新言去了大房的后宅。

    梅家后宅只有一位掌家大娘子,是梅友材的正妻,并没有其他妾室,其他两房也没有管家娘子坐镇,结构十分简单。

    这位梅家大娘子生了两个儿子,也就是新言的兄长,又含辛茹苦的养大,实属劳苦功高。

    两位梅家小郎君也十分优秀,这些年饱读诗书,六艺娴熟,目前游学在外,想必是赶不上参加梅家二郎君的葬礼了。

    鉴于大娘子对梅家的贡献,梅友材自然不会往后院添加妾室,来给大娘子找麻烦,这是夫妻之间最根本的尊重。

    并不是因为梅大娘子出身河北金刀王家,自小武艺强悍,也不是因为她还有三十多位亲堂表兄弟,很纯粹的就是尊重。

    梅友材带着新言穿过雕花门廊,一个妇人便英姿飒爽的从门里走出来,正是梅家大娘子王笑嫣。

    新言马上朝着大娘子行礼道:“见过伯娘,侄儿回来了。”

    王笑嫣两眼当即饱含泪水,抱着新言的脑袋就哭道:“回来就好,回来就好啊!”

    旁边一位嬷嬷抹着眼泪劝道:“大娘子,这边人多眼杂,还是到屋里说话吧。”

    王笑嫣点点头,拉着新言便往屋里走。

    梅友材干咳一声,迈步就要跟上。

    王笑嫣回头白了他一眼:“我早说要把二房三房拾掇整齐,添加些日用的小物件,再遣些人手候着,你偏说等等,昨夜如何,让我可怜的辙儿竟是受了委屈!”

    说着眼眶又红了起来,梅友材被怼的哑口无言,觉得很没有面子,当即拂袖离去。

    走了两步他又觉得不太甘心,强撑着回头骂道:“你这妇人就会与我作对!”

    王笑嫣眉头一皱,梅友材立即大步流星的去了前院。

    新言与便宜伯娘简单说了些家常话,王笑嫣很痛快的把蒙琪琪连人带小厨房打包,派人送到了二房院子里去。

    蒙琪琪自是喜出望外,头也不回的就去了二房。

    但这对于梅伯来说,却无异于一个晴天霹雳。

    作为家生仆役,特别是有一定地位的老仆,子女与主家婚配并不是什么好事。

    在梅伯看来,两者地位相差悬殊,女儿未来必不可能掌家,最好的结果也就是个正规的妾室,很大概率会被正妻发配到农庄里,从此再无相见之日。

    这哪有找一个有前途光明的小厮做女婿,整天享受掌家娘子的待遇来得舒服

    老头泪流满面的找到了梅友材:“阿郎啊!老朽膝下无女,琪琪虽是义女,我也当是亲生女儿,只是她配不上小郎君啊!”

    梅友材不介意的摆手道:“这些年我一直将你当作亲兄长看待,蒙小娘虽不能做二房的掌家娘子,但若是能生下一儿半女,老夫绝不会亏待她。”

    意思就是说,但凡蒙琪琪有个儿女,梅友材都能保证她衣食无忧,平平安安。

    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梅伯只能哭着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