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麒将行 » 第023章 彪悍公主

第023章 彪悍公主

    奇思妙想大多都会无疾而终,因为很多理想都没办法去实际操作,所以这些想法永远只能是想想而已。

    新言的屠刀终究还是没找到挥向小鸟的机会,他冷静下来,考虑了再三,还是决定作罢。

    反正别人又不能掀开蒙琪琪的裙子去分辨雌雄,只会把她当作一个不能有孕的婢妾而已。

    新言喘着粗气,把这事儿捏着鼻子认了。

    还有句老话叫做: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无论多么不可思议的事情,经过精密的计划,苦口婆心的忽悠,差不多也能成了。

    李唐的皇宫坐落在金陵城的正中间,墙虽说很高,但占地面积并不算很广。

    皇城西侧城墙外是六部大道,有宫门通向皇城,墙里面是三省衙门,也就是李唐最高的权力中心了。

    皇帝肯定是不常来的,李煜最喜欢的地方是御花园里的一座小楼,在小楼上能直接看到宫外。

    不过这边的宫外可看不到民间疾苦,只有一条秦淮河,没事儿看看秦淮水,听着丝竹歌舞,再喝上一杯小酒,这位皇帝就心满意足了。

    但这个时候李煜却很反常的坐在勤政殿上,脸上还挂着压不住的喜悦。

    他轻轻捋着胡子,环视四周的重臣,大声笑道:“定难节度使李光俨的事情,诸公有何看法?”

    西北的党项人几日前忽然叛出赵宋,定难军节度使李光俨称帝,定国号为“夏”。

    事情发生以后,赵匡胤迅速的与耶律贤交换了停战意见,对两国未来的和平稳定发展达成了一致,并顺利签订了《辽宋互不侵犯条约》。

    两国首脑对西夏建国事件各自保留了看法,耶律皇帝的主要意见为:小赵啊,我们当皇帝的,心胸要开阔,要为保持世界民族国家多样性做出贡献。

    而宋国皇帝赵匡胤则持不同观点:去你娘的,耶耶国土都丢了,大将反叛,你可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当然国书上肯定不能这么写,但意思就是这么个意思。

    很明显辽国不想参与西夏的战事,而是同意与赵宋议和,将主要兵力都用来攻打被女真占领的老家。

    赵匡胤暂时放下了心,火速把雁门关的杨业提拔为三交驻泊兵马部署兼任西北五路兵马大总管。

    虽然还没出兵,大饼就先画好,并且很快就送到了杨家。

    杨业也没被这么大的权力给砸昏了头,而是反手就将亲儿子杨延昭打包,送给赵光义当护卫去了。

    不过这些事儿跟李唐没有半毛钱的关系,党项人离了马,连走路都不利索,更不可能坐船来攻打江南了。

    杨彬笑着走出人群,拱手道:“回陛下,夏国兵强马壮,且与蒙古汗国多有往来,赵宋此后定是无暇再次南下了。”

    唐皇李煜闻言就更高兴了:“真是列祖列宗保佑!如此说来,金陵的婚事便不是那么急迫了。”

    实际上这个时候最适合浑水摸鱼,但李煜没想那么多,每天能开心的唱歌跳舞,他就很满意了。

    杨彬连忙上前劝道:“赵宋与我大唐议和,第一件事情便是提了公主,若公主待字闺中,怕是赵光义会借口和亲,我大唐不好拒绝,还望陛下三思。”

    李煜脸上没了笑容,小声哔哔道:“不是打不起来了嘛?”

    杨彬装作没听见,拱手道:“公主的婚事还当继续,臣有一人选,请陛下定夺。”

    李煜兴致缺缺:“哦?是谁家的郎君?”

    杨彬道:“是百年书香门第,弘文馆校书郎之侄,梅家小郎君。”

    旁边正在打瞌睡的韩伉登时就一激灵,梅家是什么身份,杨彬又是什么地位,两者之间的差距可以用天差地别来形容。

    这要是都能成了,公主那不是下嫁,而是从云端掉到地底的坑里去了。

    所以这事儿无论成与不成,只要提了,都会把公主给得罪的死死的。

    杨彬就算不怕公主,但也不应该给梅家说话,这其中的问题,瞎子都能看出来。

    李煜知道弘文馆,但不可能知道一个从九品的小吏。

    他回头看向赵忠良:“这梅家如何?”

    赵忠良马上行礼道:“回陛下,金陵梅氏与宣城梅氏同宗,都是百年书香世家,在民间颇有声望,那梅家小郎君,奴婢也曾见过。”

    李煜有了点兴趣:“那小郎君如何啊?”

    赵忠良想了想,觉得除了人长得不错,实在没什么可夸的,只能回答道:“回陛下,梅小郎君一表人才,十分俊美。”

    李煜挑了挑眉,对新言的第一印象非常好。

    毕竟他认为自己潇洒倜傥,周娥皇作为皇后,外形自然也不差,金陵公主继承了俩人的好基因,生得是国色天香。

    漂亮娘子当然就要配个俊俏郎君。

    皇帝本来就对新科状元的长相不甚满意,总感觉自家女儿吃了大亏,这会儿听到新言俊美,总算是对了胃口。

    李煜笑着点点头,又问道:“文采如何?可会吟诗作对?”

    杨彬对此深有体会,二话不说又上前一步,把袖子一挽,伸出一个大拇指:“文采斐然,特别是作的一手好对!老夫有幸得听,几乎当场绝倒!”

    赵忠良的嘴角抽了抽,哪里是几乎绝倒,是真的躺那了好不好!

    李煜却是一脸的向往:“真的?那杨卿快说来听听。”

    杨彬笑道:“陛下,并非臣不想说,只是这文章的意境只可意会不能言传,陛下还需要亲自考校一番才是!”

    李煜心里跟被猫挠了似的痒痒,恨不得当场就拍板,

    韩伉见皇帝心动,上前行礼道:“陛下,梅小郎君虽然不错,但梅校书胞弟过世不久,小郎君还在孝期。”

    李煜顿时愁眉不展:“这可真是不巧……”

    杨斌皱眉道:“陛下,臣听说这梅小郎君三年前便自请出家门,眼下已经算不得梅家人,并不在孝期。”

    被家族除名,在当今的社会里是一件无比耻辱的事情,但凡不是十恶不赦之徒,家族都不会如此处置。

    李煜当即怒道:“此等人怎配与金陵相提并论!韩卿,可有此事!”

    韩伉朝堂斗争的水平不是很强,既不想坑害了梅家,又不想梅家上了杨彬的套,左右为难之下,竟然不知该说什么好。

    杨彬笑着解释道:“陛下有所不知,这位小郎君自小便有鸿鹄之志,曾发下宏愿,此生若不中举,便无颜认祖归宗,这才自请离家,然时运不济,这次科考又名落孙山了,臣惜才,这才向陛下举荐。”

    李煜松了口气,感慨道:“这倒是令人敬佩。”

    韩伉一脸的僵硬,梅家那小子从小骑男霸女不是个好东西,这几年听说还生病成了个傻子。

    怎么就令人敬佩了?

    但就杨彬那尿性,如果一而再,再而三的反对他,恐怕自己的下场也不会好哪去。

    韩伉一弯腰,大声说道:“陛下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