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麒将行 » 第026章 十七大于十八

第026章 十七大于十八

    弘文馆位于皇宫东侧,当今大唐皇帝李煜在做太子的时候,几乎每天都泡在这里。

    朝堂上大部分重臣,都是那时候与太子结识的。

    很可惜,梅家大郎是在李煜登基以后才进的弘文馆,而做了皇帝以后,李煜就再也没来过了。

    不仅仅是书中有颜如玉,后宫也有,而且还会唱歌跳舞。

    眼下科考已经结束,弘文馆也迎来了淡季,韩伉身上还有其他的职务,整个馆里只剩下小吏三两个,显得冷冷清清。

    梅友材毫无心理压力的翘了班,打横穿过皇宫前庭,去了西边的六部大道。

    左右新言在家也没什么事情,梅友材打算带着侄子在城内到处看看,亲身体验一下什么才是快乐金陵。

    两人约好在皇宫西城门汇合,由于三省六部衙门都在宫墙内,宫门外人来人往,监门卫的军士不时的走出城楼维持秩序。

    两侧的坊市边上,酒肆茶楼林立,各家张灯结彩,还有小厮站在门口,挂着笑脸迎送着宾客。

    新言站在皇城前,远远的看到梅友材从西角门里出来,赶紧挥了挥手,快步迎了上去。

    梅友材也看到了人群中的亲侄子,脸上堆起笑容,刚要走过去,却被门前的一个将领给拦了下来。

    “梅校书且留步。”那将领连个正眼都欠奉,不紧不慢的说道。

    新言也走到了近前,看到这一幕,连忙问道:“发生了何事?”

    拦路这人看起来有二十多岁,身材高大,一身金色山文甲显得整个人都威风凛凛。

    他眼神轻蔑的看着新言道:“贱奴!就是你,你可是梅家小儿?”

    梅友材一把拉住亲侄子,拱手赔笑道:“这正是小侄,杨大将军可是有事?”

    这要是个普通的禁军,梅友材说不定会很有骨气的顶回去,毕竟李唐重文轻武,在金陵城里,文官的地位要略高于武将。

    可问题就在于,这位将领是皇帝的亲卫大统领,也是皇帝仪仗队的总指挥,千牛卫的大将军杨成文。

    抛去职位不说,他还是尚书令的亲儿子,皇贵妃的亲弟弟,随便拿出一个身份,都能压死全金陵的九品官。

    杨成文鼻子里哼了一声道:“某没问你,某在问你侄子有没有婚配!”

    梅友材马上笑道:“有还是没有呢,还请将军明示。”

    杨成文登时得意的笑道:“算你有点眼力价,就算是有,耶耶也能让你变成没有,你家侄子走了屎运,被公主殿下看上了!”

    虽然有了那么一点心理准备,但公主出嫁这种事情,也不能就在大街上大呼小叫的嚷嚷出来。

    新言低着头小声说道:“公主怎能强抢民男!”

    公主的风评不在杨成文的考虑范围内。

    他歪着嘴笑道:“驸马,您难道不知道,辽国宋国的公主,也都是这样挑选夫婿的,莫非你敢抗旨不成?”

    “公主是这样……挑选驸马的?”新言瞠目结舌。

    杨成文看到他发呆的样子,指着新言就大笑道:“贱民就是贱民,连这个都不知道,哈哈哈哈!”

    领导都笑了,身为下属不能不笑,身后的禁军们一齐哈哈大笑起来。

    空气中立即充满了快活的气氛。

    新言也笑了起来,不仅笑着,他还把脑袋一歪。

    梅友材立马就看出自己这侄子想要干什么,他把新言往身后一拉,陪着笑说道:“杨将军说的是。”

    新言只能硬生生的忍下了这口气。

    尚公主这种事情,做臣民的无法拒绝,抗旨倒是好说,但落了皇家的面子,总是没什么好处的。

    李煜不是赵匡胤,他可是会杀人的。

    望着杨成文的背影,新言松了口气,皱眉问道:“我若是做了驸马,对伯父的仕途可是有益?”

    梅友材轻轻点头:“自是有益,没想到真的会这样,此事定不会如此简单。”

    新言道:“伯父需要我做些什么?”

    梅友材叹气道:“你什么都不用做,只是千万别惹是生非就好,我先去拜访一下韩大学士,晚些再去拜会张中书。”

    皇宫大内自是不可能让一个九品小吏乱闯的,梅友材用银钱找了个内侍帮他带话,内侍也很有职业道德,没有放了他的鸽子。

    等了没多久的工夫,韩伉就从皇宫里走了出来,梅友材连忙上前行礼。

    韩伉看着梅友材道:“老夫为你侄儿寻了一桩良缘,梅校书应该如何谢老夫?”

    梅友材感激的说道:“竟是韩公的主意?下官无以为报!”

    韩伉笑道:“今日杨相公提了你家侄儿,老夫便也顺水推舟,主张将公主下嫁于梅家。”

    既然杨彬想让梅家做驸马,虽然还没想到这其中有什么阴谋,但表面看来还是对梅家有利无害的。

    金陵公主与皇帝的关系很好,相处模式就像民间普通父女一样,李玲绮甚至有点没大没小的意思。

    若是杨彬没有恶意,只是想随便的给公主找个驸马,那梅家就会成为杨家最好的助力,也会比新科状元陆家更为忠诚。

    江南陆家自吴太祖孙策入主中原,便随着吴相陆逊水涨船高,经过几百年的积累,已经成了江南的顶级豪门。

    包括皇帝在内的任何人都不可能随意的拿捏,自然是不可能像梅家这样听话。

    韩伉与梅家兄弟交好多年,在这种事情上肯定要帮扶一把。

    梅友材受宠若惊道:“公主乃是金枝玉叶,如何能够下嫁微末之家?”

    韩伉拍拍脑袋道:“老夫也想不通,杨彬此人大才,但做事却十分诡异毒辣,或许只是想拉拢于你。”

    梅友材恍然大悟道:“原来如此。”

    韩伉压低了声音说道:“然而……凭杨彬往日的做事风格,就怕他另有算计,我们也不能不防。”

    “可陛下怎就眼睁睁看着相公算计公主?”梅友材奇怪的问道。

    韩伉撇了撇嘴,就皇帝那昏庸的样子,就算瞪大了眼睛那也是个瞎子。

    但作为臣子不能在背后说皇帝坏话,韩伉只好岔开话题,开始夸赞起公主:“殿下国色天香,温良淑德,酷似昭惠皇后。”

    昭惠皇后不像皇贵妃那样妩媚,这些年却在貌美的名声上,始终压了后者一头,就胜在端庄温婉上。

    反正梅友材又没见过公主,韩伉接着忽悠道:“公主的性子也是极好的,殿下本性贤淑,十分孝顺,梅家以后的日子会好的。”

    梅友材看着宫墙底下的大树不说话,偷兵符的时候怎么没说贤淑孝顺啊!

    再说了,能带着禁军和赵光义打的有来有回,那是温良女子能干出来的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