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娶她是为了渡她 » 第23章 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第23章 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妙空走后,又等了一夜,华太医终于来了。

    “好险那!要再晚半个时辰就迟了。”华太医此时才来得及擦擦额头上的汗水,他一路颠簸而来,顾不上喝一口水。

    “华太医,公主的病……”惠妃娘娘问道。

    “公主的病暂时是保住了,但是……”华太医不知道怎么说。

    “直说无妨。”皇上说道。

    “回皇上,治得病治不了命。”华太医的话甚是奇怪。

    “华太医,此话怎讲?”皇上惊讶地问道。

    “公主的病根,在心不在身,我也只能延续她的性命几天而已。若她的心病不能彻底根除,不久之后将心力衰竭而亡。”华太医长叹一口气。

    皇上和惠妃娘娘此时惊呆了,好不容易盼来了京城最有名的华太医,华佗的真传弟子,却得到了这样一个结果。

    “皇上,公主的心症之结不解,即使华佗再世,扁鹊重生,也只是回天乏术。”华太医认真地说道。

    “莫非真的是……”皇上此时陷入了沉思。

    “皇上,安儿说的是真的。”惠妃娘娘说道。

    “我看此人极不寻常,公主几度为之失魂落魄,他究竟是什么来历?”宪宗皇上自言自语,不想这话却入了惠妃娘娘的心。于是她点醒似的说道:

    “皇上,何不请高人来看看?”

    “请何高人?”皇上问道。

    “这您就不用操心了,交给我去办吧!”惠妃娘娘心下早已有了主意。

    妙空回到雲深寺,并未回到自己的禅房,而是来到后山悬崖边。

    今日恰好是八月中秋之夜,月色如银,万里一碧。

    桂花浮玉,夜凉如洗。风泛须眉,透骨寒,人立悬崖边。

    借着月光,他望着悬崖下面的杞麓湖,前尘往事一一浮上心头。

    前世二人的感情纠葛以及命运多舛的丝丝缕缕,已经在妙空的心中清晰起来。

    他隐约记得公主前世临终前对自己说过的话:“我一定会回来找你的。”

    临终前的一念痴迷,让她在多生多劫中,寻寻觅觅了三百多年。

    锦安公主前往雲深寺拈香祈福,认识了昙鸾和尚,一僧一俗相见的一刹那,唤回了前世朦胧的记忆。

    他们的前世,已经是三百多年前的南北朝时期。

    而这一世,她投胎到了皇家,成了皇上最疼爱的公主。而妙空,在十三岁那年,就义无反顾,心甘情愿地皈依了佛门。

    杞麓湖边,杞麓宫里,眼看着公主就快不行了,惠妃娘娘哭了。良久,她掩住悲戚,走到女儿床前,按了按她的额头,然后又紧紧地握住她的手,说道:

    “安儿,你现在感觉怎么样?”

    “娘亲,对不起,女儿怕是于人世无望了。我辜负了你和父皇的养育之恩,只能来世再报了。”锦安公主悲悲戚戚地说道。

    “安儿,我和你父皇不会让你有事的。你想要什么,我们都依你。”

    公主更是潸然泪下,她的一双白净而瘦弱的手,紧紧地握住惠妃娘娘,一边哭泣一边说道:

    “娘亲,我知道你是最疼爱我的,你也只有我一个女儿,我也很舍不得离你而去,可是命不由己。”

    “安儿。”惠妃娘娘慈爱地呼唤着她的心肝宝贝女儿,“我已知道你的心愿,我会设法和你父皇商量,相信娘,娘一定会想方设法让你如愿以偿。”

    “娘亲,真的吗?”公主听见母亲如此说,像是晴天霹雳从天而降,全身像火似的燃烧,憔悴而白净的脸上,透出片片红霞。

    看到惠妃娘娘肯定地点头,公主又说道:

    “可是,你们养了我这么一个离经叛道的女儿,玷污了家门,损坏了名声,我实在不配做大唐的公主!”公主一边哭着,又一边说道:“但是,娘,一个人的感情是无法克制和转移的。”

    “你什么都不用说了,娘明白,”惠妃娘娘安慰着公主,“娘和你父皇商量一下,我们设法让妙空和尚还俗,招他为驸马。”

    “难,难,难。”公主沉默了。

    “即使难于上青天,我们也要试一试!”惠妃娘娘坚定地说道。

    公主听了又羞又喜,顿时觉得身上轻松了许多。她不禁在心里憧憬起和妙空的幸福生活来。

    惠妃安慰女儿好好休息,自己便出来和皇上商量此事。皇上听了很不以为然,他也是懂得佛教的人。

    “一位师傅出家学道,不是将相做得到的。”皇上说道。自古就有“出家乃大丈夫之事,非将相所能为”之说。

    惠妃娘娘却劝道:“皇上,话虽如此说,但我们不试一试,怎么又知道结果呢?就如之前请妙空师父来看公主,一开始我也没有把握,但最后还是成功了。一切事情都有变数的,但行人事,听天命。”

    不想皇上说道:“把别人从道中拉出来,这是很罪恶的!佛法和良心都不能允许我们这样做。”

    “难道你就忍心看着我们的女儿病危不救?”惠妃娘娘哭哭啼啼地说道。

    皇上禁不起惠妃娘娘尽力地怂恿,他终于叹了一口长长的气,答应先去和秀山雲深寺中的住持慈隐老和尚,也就是妙空的师傅商议此事。

    皇上会见秀山雲深寺住持慈隐老和尚之后,把这一段家庭苦衷老实地向慈隐老和尚陈述,并请他设法,让他一个天子父亲,如何才能不节外生枝,保存爱女的性命。

    慈隐老和尚听完皇上的话,一因不敢得罪天子,二来他也从妙境口中得知,妙空与锦安公主有一段未了的宿世孽缘,不妨籍此来试试妙空的道心。因此,他对皇上说道:

    “老僧的意思,佛法是救人的,不是害人的,既然皇上觉得这样做可以救公主的性命,这是可以方便权宜去做的,但是不知道妙空的想法如何。”

    皇上听他如此说,因而又说道:“老师父既然肯允诺,何不把妙空请来谈谈?”

    慈隐老和尚于是叫虚谷小和尚来,“你去把你师父妙空请来我的禅房,就说有要事商量。”

    “是,师父。”

    虚谷去把妙空叫来了,慈隐老和尚指着皇上向妙空说道:

    “这是当今皇上。”

    “阿弥陀佛,皇上。”

    慈隐老和尚对他说道:“锦安公主自从与你相识之后,就思念得一病不起,这病因你而起,所以皇上和我商量,还是要你前去医治一下心病终须心药医……”

    “师父,不可不可。”妙空连忙说道,他的脸上,浮出惊慌之色。

    “徒弟不懂医术,从来未学过医术,哪里能够替人治病。”

    妙空的话,听得他的师傅和皇上心中都暗暗地笑了起来。

    “皇上的意思,并不是要你去号脉开处方,而是想要招你为驸马。你坐下来说话吧。”师父让妙空在身旁坐下。

    皇上再次见到妙空清秀的面孔,儒雅随和的风度,心中暗想:

    “细细品来,张可颐和妙空,就气质而论,毕竟还是妙空更胜一筹,难怪安儿给他的英俊迷得神魂颠倒,如果他能够还俗,能有这样一位驸马,也不算玷辱皇上的身份。”

    故而向妙空和尚说道:“只要允诺救小女之命,师父还俗之后,不必忧虑仕途之计。”

    妙空这个时候已经明白了七八分,只是他的心中,还有一个疑问。

    “皇上,贫僧有一事不解。”

    皇上马上说:“你说,什么事不解?”

    “皇上已经赐婚张大人与公主,招张大人为驸马……”

    “唉,此事已成过往,不提也罢,只因宿世姻缘缘故,安儿与他终是无缘无份。”皇上此时的心中,尚未放下他那个一等一的佳婿,只因妙空面前,不便吐露真言。

    “师父。”妙空喊着他的师父,又看了看皇上,“出家人如果不能守戒而舍戒还俗,这本是佛制所允许的,也不算是什么丑事,可是徒弟自从十四岁那年皈依佛门,六年过去了,至今并未有越轨的行为。现在若要我舍戒还俗,只是为了娶妻,当初我又何必要出家?而且人生的生死,以及一切的苦恼,都是因情执而起,徒弟怕在生死爱欲中沉沦,所以割爱辞亲,皈依在佛陀的座下,亲近师父受教,现在怎么能叫我抛弃了光明的大道不走,又步入那黑暗的歧途,究竟要到哪一天才能脱离这生死爱欲之海?不是说苦海无边,回头是岸吗?”

    慈隐老和尚连连点头,皇上也佩服得五体投地,虽然贵为天子,但他依旧向往妙空的境界。

    “师父。”妙空又再叫了一声,“您老人家是知道的,徒弟皈依佛门,不是为了求人世间短暂的福乐,不是为了过清闲自在的生活,更不是为了追求荣华富贵。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此生不到彼岸去,更待何时度此身?师父也常开示我们,一失人身,万劫不复。我们看看这个世间,一般人都在财色名利中翻滚,他们从来就没有想过自己的归宿究竟如何。我请求师父,还是和皇上从长计议,免得使大家都在三途中受苦吧!”

    “但为了救人的命,佛法也愿意开方便之门的!”皇上虽然被妙空的话打动了,但想到病床上奄奄一息的女儿,想到噙满眼泪的爱妃,不得不提出自己的意见来。

    但妙空和尚还是说道:“话虽如此,但真这样做了,佛教的名义,皇家的家声,在一般世俗的人看来,都有损害。个人的问题,最好别牵累大家。”妙空说的头头是道。

    “善心得善报,菩萨救人,是不计较世间上毁誉的!”皇上也是一个很通达佛理的人。

    “妙空,还是允了吧,皇上的话说的也非常有道理。”慈隐老和尚又跟上一句。

    妙空的心,不住地在扑通扑通跳,很多问题都袭上了他的心头来。

    “难道自己的业障重吗?唉,我怎么招来如此大的魔难?如今想来,当初妙境师兄说的都是真的了。”

    “妙空!”师父打断了他翻滚在心中的思潮,“菩萨利他的精神,不是躲避众生,应该随缘现化而来设法救出众生,这才是真正菩萨的精神,你怎么也是小家的气派?”

    师父的法语,忽然使他醍醐灌顶,他又沉思了一会,身心还是无法安定下来。

    皇上走了之后,雲深寺外,瓢泼大雨倾泻而下。

    妙空站在大殿中彷徨失措。

    “佛祖,一边是公主危在旦夕的性命,一边是弟子一心向佛的道心。我该怎么办?还俗娶公主救她性命还是道心不变,一心向佛?”妙空遇到了他平生中最难的选择。

    真个是: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世间诸好,总是一妄。

    锦安公主躺在床上,早已奄奄一息。周围哭声一片。

    突然她睁开眼睛,爬起来,像平时没有生病一样。

    “皇上,公主醒了!”镜嫽正在打瞌睡,发现公主醒来,急忙叫皇上。

    “安儿,你不能起来,快躺下。”

    “我觉得好多了,我要起来。”

    太医把皇帝拉到一边,附耳低语:

    “不好,公主可能是大限将至的回光返照啊。”

    “父皇,我真的觉得好多了。我要起来,我要去雲深寺,我要去找妙空。”

    秀山雲深寺里,突然,一道道闪电照亮了佛陀的脸。伴随着阵阵雷声,大殿中佛声四起,妙空全身是水,不知是雨水,还是汗水。他慢慢走近佛陀。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做如是观。”这一行行佛经,映入妙空的眼帘。

    他拿起《金刚经》,一页一页地诵读起来。不知不觉中,雨过天晴,已是清晨。

    大殿外一片鸟语花香。杜鹃花开了,茶花开了也……

    妙空一夜未眠,此时他已经在师父慈隐老和尚的禅房。

    “你已经有了决定?”慈隐老和尚惊讶地看着他。

    “是,师傅。”

    “那就好。”

    “师傅,你不想知道妙空的决定是什么吗?”

    “无论是什么决定,总是好的。不用了,师傅相信你的智慧。”

    妙空和尚出了师父的禅房,不知道他将去哪里。

    师兄妙境跟着进来了。

    “师父啊,我这师弟葫芦里究竟卖的什么药啊?”向来有先知先觉的妙境,此时也拿不准妙空的选择到底是什么。世界上最难的事情便是猜测别人的内心。

    师父慈隐老和尚若有所指地微微一笑:“那就要看妙空的道行了。”

    妙空的决定究竟是什么呢?他是否会还俗娶公主为妻。

    此后公主的性命又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