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接管锦衣卫,百官慌了 » 第四十三章 李洋逃往海外

第四十三章 李洋逃往海外

    朱柏命令留下来的这个锦衣卫,速回京中汇报此地情况,让吏部重新指派一个人来。

    一个小小县令因为目无王法,被亲王当街斩杀,这种事情不用经过朱元璋了。

    另外还要带消息给蒋瓛和秦淮酒家的老鸨,让他们随时关注着撒满教徒。

    有任何风吹草动就要及时汇报给朱柏。

    朱柏安排完毕,看着此时还站在这里的方孝孺。

    此人名气很大,能力出众,也是历史上唯一被灭十族的人。

    可谓很惨。

    朱柏现在是可以收他做自己的幕僚,他一个人可以抵得上半个朝堂。

    朱柏的确收他,自己要做的事情很大,没有一个大才是不行的。

    但现在还是有些担心方孝孺,他太正直了,自己现在要做的事情和将来燕王朱棣要做的事情一样,都是不符合礼法的。

    在方孝孺眼里正统就是正统,朱柏和朱棣一样,靠着正统是得不到皇位的。

    除非朱元璋重新改立太子,这显然不可能。

    所以方孝孺跟在自己身边绝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说不定哪天他见势头不对,一纸奏折就交到了朱元璋手上了。

    另外还有一点,这是朱元璋留给太子朱标的,自己截胡了,那会不会让朱元璋产生对自己的怀疑呢。

    现在他的一切都是朱元璋给的,朱元璋也随时可以收回去。

    所以借鸡生蛋,千万不能把鸡给弄丢了。

    朱柏思来想去,还是决定不留下他了,这不是自己能够消受的,只是如果有那一天,自己成了天下主,可能不会要他十族的性命吧!

    朱柏看重他的能力,也看重他的气节,但道不同不能为谋,只能将此人留给朱允炆了。

    方孝孺依然站在这里,朱柏客气地说道:“方先生,还没有走啊!”

    这话已经很明显是送客了,方孝孺却是不慌不忙,也不失读书人的庄重。

    他双手拱手行礼一拜,道:“在上不言,在下何敢妄动,湘王未曾指示,某不敢擅行。”

    果然,就是这幅傲骨,现在还只是20岁,再过几十年,他大权在手,将是更加孤傲。

    罢了,杀又杀不得,留也留不得,朱柏一招手让他走了。

    没有办法,朱元璋点名要的人,自己怎么能去动呢!

    不过,方孝孺不是一个不会感恩的人,他去而复返给朱柏带来了一个重要的消息。

    “湘王,李洋不在苏州!”

    朱柏大吃一惊,问道:“怎么会呢?”

    “此乃是我的好友信中告知,他原本是想去找姚广孝,但此人消息面广,已经知道了京城中发生的大事,此刻他再去见李洋,那一定会引火烧身的。

    于是,姚广孝依然在北平,李洋见姚广孝不来,知道猜到京城已经事发,他也已经暴露了,又无处可去,于是驾船流窜海外去了。

    本朝有海禁,所以官差发现时,也不敢去追,眼睁睁看着他漂洋远去。”

    朱柏知道姚广孝儒释道三家都通,他和宋濂也是好友,而方孝孺的恩师就是宋濂。

    这也是为什么朱棣打进金陵城的时候,姚广孝让他不要杀方孝孺,一则是方孝孺是所有读书人榜样,一则是方孝孺有才,也是他的好友。

    现在跑了李洋,那苏州之行也就没有必要了。

    朱柏再一次见识了读书人的厉害之处,就算是困在这小县城,对于天下事他们也知道。

    而且各种恩师,同考,好友等,互相之间形成的派别也是复杂,怪不得明朝到了后期,就成了文官们的天下了。

    朱柏谢过了方孝孺,方孝孺也觉得报了朱柏的救命之恩,两人也就各不相欠了,将来在战场上见到也就不必手下留情了。

    其实方孝孺还有一件事没有说,他藏在了心底,那就是他看朱柏有人君之象。

    之前他们一帮文人对酒当歌的时候,夜观天象,也看到了紫微星旁有一颗帝星升起。

    而且明亮异常,大有盖过帝星之兆。

    姚广孝也同样说过此话。

    方孝孺平时和姚广孝也会有书信往来,当然大多数都是交流学问。

    可是方孝孺没有将朱柏的这个象以及自己的猜测告诉姚广孝。

    这就是帮了朱柏一个很大的忙。

    要知道现在燕王朱棣自然是造不了反的,但姚广孝那些儒释道各种名流朋友很多,要是联合起来要弹劾一个人,还是很容易的。

    虽然以朱元璋的性格,朱柏死不了,但至少会让朱柏失去现在的权势。

    等到了没有权力,只是一个藩王的时候,那就只是一只小绵羊了。

    所以这一点,方孝孺还是厚道了。

    因为他现在的想法也很简单,所谓正统,那就是朱元璋将位置传给谁谁就是正统,现在当然是太子朱标。

    但只要朱元璋一天没有死,这就不是一定的,所以他不说,也是不想整错了人,

    万一朱柏会继承正统呢,万一太子朱标有什么三长两短呢,这一切还是听天意吧!

    其实姚广孝也在找这个人,他要帮助燕王朱棣,就要为他扫除障碍。

    他已经知道朱标会是短命之象,所以自然是要为朱棣谋的,至于现在朱元璋面前的大红人湘王朱柏,姚广孝也是见过的,依然是短命之象,不足为惧。

    他不会知道事事都有变化,如今的朱柏已经不是之前的朱柏了。

    现在朱柏要重新规划自己的行程了,反正李洋已经逃了,那就进行下一步计划吧。

    不急于回京,就去自己的藩地吧!

    这里才是自己的老窝,以后还要从这里开始自己的宏图大业啊。

    朱柏杀了人之后,他感受到了死亡的恐惧,他不想自己的生命被别人来主宰。

    于是他要自己给自己做主,身为藩王要么是那个至高无上的人,要么是那个被打击的人。

    没有别的选择,普通人可以做回老百姓,藩王们没有选择。

    朱柏稍微休整了一下,就出发前往自己的封地。

    这是有朱元璋许可的,那就可以高调行事,为了怕被不长眼的县令又认错,所以他穿上了湘王的衣服。

    就这样大摇大摆的出行了,宁海县的百姓这才恍然大悟,原来胖县令是真的碰到钉子了。

    一切似乎都不用自己解释了,就这一个身份就能证明一切了。

    可是朱柏想不到的是,正是因为这个动作,他被人给盯上了。

    宁海县离金陵城近,所以这里人员复杂,此刻一间普通的茶馆二楼,几个在这里等消息的蒙民,已经有些不耐烦了。

    他们穿着奇异的衣服,和之前的探马军司是一样,这个茶楼就是他们接头的地方,而那个送信的人,显然已经迟到了很久了,他们已经换了几次茶都喝得没有了味道了。

    怎么送信的还不来,他们不知道送信的人已经烧成灰了。

    就在这时,朱柏的车马路过了,这次他不再走小道,要走官道了,他要摸清这些路的路况,有利于以后战略部署。

    而这些探马军司,看到了一个亲王,这对于他们来说,可是极大的诱惑,不管有没有指令,他可是朱皇帝的儿子,把他绑了,对于北元朝廷这都是只有好处没有坏处的。

    几人一对眼,打定主意,就准备下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