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接管锦衣卫,百官慌了 » 第九十三章 常茂和蓝玉来投

第九十三章 常茂和蓝玉来投

    听到了徐达的命令,锦衣卫的兄弟们都全部一拥而上。

    城楼上面的人慌忙应战,加上他们也不敢真正的杀害这些朱元璋面前的红人锦衣卫,和徐达,所以最好的办法还是束手就擒了。

    这也是徐达能够预料到的,这些都是小人物,也没有什么具体的指示,所以要去强占不难。

    所以他带领着锦衣卫上去,快速就控制了局面,然后换上了自己的人,让这些守城的士兵,全部在府中待命。

    这些人此时也就无话可说,一切都要等到他们的直系领导,那些将军们,回来才有打算,所以他们是成不了气候的。

    可是他们等来的不是李善长他们的命令,等来的是蓝玉和常茂他们的命令。

    虽然他们这些守城的士兵不多,但也是一部分力量,所以蓝玉和常茂也一起要了过去。

    蓝玉知道了徐达被救了出去,也知道了李善长等人已经行动了。

    所以他现在知道自己的任务很重,他是不希望李善长他们成功的,

    他们成功了他就只有死路一条。

    李善长等人是不会放过自己的,常茂也是一样。

    所以他们自动的找来了,城上的徐达刚换防完毕,他要把这里的士兵换成锦衣卫的人,然后切断李善长等人的后路,等他把这里都处理完毕之后,他就要去湘王府了。

    那里还有更大的一场恶战,他要去帮助朱元璋了。

    虽然朱元璋也是一个将军出身,可是这种危机时刻,还是需要更多的力量和信心的。

    徐达把这里安排妥当之后,就带着蒋瓛一起准备去湘王府了。

    因为他猜到了这一路上还会有凶险,而蒋瓛他们来救自己,一定会是提前就有计划的,现在他手上并没有兵,所以还是比较弱的。

    徐达是属于那种你给他一万兵马,他可以打出五万效果的天生将才,所以手上没有兵对于他来说就是障碍。

    他和常遇春不一样,常遇春是战神级别的,他只需要一支精兵,就能去解决对方的各种奇阵。

    因此徐达是知道自己的优势的,他在没有兵的时候,是不会太张扬的,因此安全到达湘王府,去到朱元璋的身边就是关键中的关键。

    而这一切就需要蒋瓛来做保护。

    还好,蒋瓛本来的任务就是这个,之前他已经和朱棣一起商量了路线,这就无妨了。

    徐达和蒋瓛留下了一部分锦衣卫的人,在五军都督府,换上了士兵的衣服在这里守护着,不能放李善长等人回城。

    然后把剩下的锦衣卫全部集合,带回去,要参加下一场战斗了。

    这些锦衣卫这一次也是热血沸腾的,本来以为攻城就是一场恶战,却没有想到来的这么顺利。

    不过,他们也算是见识到了,什么是大将,什么是魄力,战场就是这样瞬息万变的。

    他们也是下了狠心了,这一次一定要大杀一场了。

    徐达和蒋瓛等人刚一下城楼,就看到了两只队伍赶来,这两只队伍规模也不小,而且还是全副武装的。

    现在已经是傍晚了,夜色比较暗了。

    徐达和蒋瓛看不清楚来人是谁,还以为是五军都督府里面的留守官兵,这是要来占城。

    徐达还觉得奇怪,“李善长这还留了一手吗?’

    蒋瓛和身后的锦衣卫则是拔刀相向,准备血战一场。

    远处的蓝玉和常茂,见到了徐达和身后的锦衣卫此时已经是准备战斗了,连忙喊道。

    “请问是魏国公徐达将军吗?”

    徐达听到了这个问话,心里的警惕一下子就少了许多,听这个意思,不像是要干仗的了。

    于是他连忙挥手,示意蒋瓛等人不要轻举妄动,然后他自己向前走了几步,大声回道。

    “正是,敢问尔等是何人?”

    “徐叔叔,我是常茂啊,身边这位是蓝玉!”

    徐达自然是认识的,所以也就不用过多的介绍了。

    但是现在是敏感时期,每一个人都有可能选择自己的站队,所以徐达是不会那这种事情来做什么人情的,一听说是他们两个,徐达虽然没有那么担心,但他还是要确定他们的来意,于是问道:“两位小侄,如此阵仗是要干什么呢?”

    常茂和蓝玉也是明白人,他们知道了徐达的目的,徐达这是先切断李善长等人的后路,然后才去攻打李善长等人。

    因为这是在内城作战,因此没有什么城墙可守,但是五军都督府是有城墙的,要是李善长等人第一回合不利,那么他们是可以退回五军都督府再进行休整,进攻的。

    毕竟他们的军事实力是最大的,而各地的藩王要赶来,路途上面还是需要时间的,也就是说李善长和五军都督府的淮西武将们要作乱,不止是今晚一次机会。

    他们掌握着大量的军事实力,要么士兵被杀光了,要么等着外地的藩王赶来,否则他还是有实力有机会取胜的。

    这是李善长等人的后路,他们是可以这样做的,虽然李善长没有这样做,他认为自己是一次可以取胜的。

    所以他没有过多的留守人员,而是采取了一次性解决。

    造反这种事情,的确也是要速战速决的。

    其实按照现在官场上面的情况来看,李善长就算不这么着急,他就算是宣布了造反,然后退回五军都督府,然后在拉拢百官还是有可能的。

    毕竟现在洪武三大案,让很多官员还是很不舒服的,这些人本来就是砍了一批又换一批,有多少人真正的对大明忠心,其实还真不好说的。

    可是李善长没有这个信心,他要速战速决,他要先胜了,然后以一种高高在上的姿态去让这些百官臣服,他不喜欢自己还要去贿赂不如他的人。

    常茂和蓝玉相视一眼,意思很明白,自己毕竟带了这么的人马,徐达自然是紧张的。

    所以常一人上前,说道:“徐叔叔,我们其实早就知道了李善长等人是有图谋的,只是没有证据而已,加上我们在五军都督府的职位不够,还处处被压制,因此没有办法知道他们到底要干什么。

    直到现在,我们算是完全知道了,他们是真的要造反,所以我和蓝玉也就集结了我们属下的所以人马,包括我府上的府兵都调来了,一共有4万。

    我们现在就是要去杀贼护驾的,现在徐叔叔安然无恙了,小侄也就高兴了,以前我们也想过要拯救徐叔叔,但是我们在五军都督府里面不好出手,况且李善长等人一直就在监视着我们。

    我们要是动手了,就正好入了他的圈套,如果那样的话,不仅徐叔叔的魏家还有我们都不得好死,因此我们才只能暗中提供一些帮助的,还请徐叔叔不要见怪。”

    蒋瓛在徐达身边也拱手,说道:“魏国公,常茂将军说得对,我们能够进府成功救出你,还是常茂将军和蓝玉将军的助力,他们换防了看守大牢的人,还有他们提供的路线图,我们才能如此顺利。”

    徐达听出了他们的意思,然后说道:“非常时期,何来怪罪之说,常茂,我和你父亲共事多年,重来不讲这些,咱们还是以大事为重吧!

    现在就不去说什么礼不礼的了,还是先去杀贼救驾才是最好的。至于你们救了我,我徐达不会忘记的,既然你们不是来打我们的,那就一起走吧。”

    常茂见解除了误会,也就高兴了,大家都是一条船上的人了,都是为了救驾,为了大明。

    不过,常茂却单膝跪下,说道:“徐叔叔,我们都知道你带兵如神,现在是特殊时期,请你不要推辞,这几万兵就交给你来调遣了。”

    说着他拿出了象征军权的虎符。

    蓝玉也单膝跪下了。

    徐达看了看他们身后的将士,然后大声说道:“诸位,我徐达原本是在北平领兵抗击北元的,这就是回来参加女儿的婚礼的,结果京城里面居然有小人要造反,要推翻我们大明,诸位都是前朝人吧,都过过那种吃不起饭的苦日子吧。

    如今,这些人又想让咱们重新成为那种人,他们要是成功了,我们就都是贱民了,或许被他们杀了,或许被他们关进大牢,或许就是发配到边境去过生不如死的日子,你们愿意吗?”

    “不愿意!”

    “我徐达跟着陛下大大小小打了无数次仗,自问还是胜多败少,如今你们的常茂将军,蓝玉将军,希望由我来带领大军去杀敌的,本来我也老了,不想去干这种苦差了,所以我就想问问大家的意见,你们认为我徐达能够担当吗?”

    “能!”

    “请徐大将军不要推辞!”

    所有人都异口同声的喊着。

    徐达说道:“那好吧,多余的话我就不说了,这一次我们成功了,大家都是功臣,失败了,我徐达保证第一个拔剑自刎,绝不苟活。”

    说完,徐达拿起了常茂手上的虎符,然后高高地举过头顶。

    士兵大声喊道:“杀杀杀!”

    这一刻非常的振奋人心,就连徐达身后的锦衣卫都震撼到了。

    那些站在城楼上面的锦衣卫,还在为自己只能留守感到不乐意呢。

    其实他们不知道,不久之后他们的任务可是最重的。

    徐达见到这种士气,心里暗自高兴,这就是打仗要有的信心。

    这虽然是4万杂牌军,但用好了,那也是非常厉害的,尤其是他们现在已经抱着必胜的决心了。

    徐达趁热打铁,说道:“杀贼救驾事不宜迟,目标湘王府,大家急行军,出发!”

    “杀啊!”

    一声令下,几万士兵鱼贯而出,在常茂和蓝玉的带领朝着前面冲去,徐达自然是身处中间位置,这样可以照顾到前后的士兵。

    现在只是行军,还没有到达地方,也就谈不上什么排兵布阵之事了。

    锦衣卫跟在最后面,他们没有那么多训练的机会,因此体能上面要稍微弱一些。

    不过,速度还是很快的。

    这个时候,还好是晚上了,虽然大明的夜禁不是很严格,但这个时候街道上面也没有多少人了。

    因为前面李善长等人,就带领了十几万人过去了,这些普通的平民在京城何时见过这么多的人出马,自然是不敢在街上逗留的。

    这是很自然的心理现象,就好比现在的京城一样,要是街上突然出现了几万真枪实弹,清一色军装的士兵,就算是再好看,人们也会先考虑自己的安全。

    这样一来为行军也提供了很多的方便,此刻,在不远处,杀出了一队人马,他们看到这些来自于五军都督府的军马就开始了厮杀,原因很简单,他们看到了徐达。

    虽然此时的徐达身上没有任何枷锁,不像是被人挟持的情况。

    但他们的目的就是来救他们的,就算知道自己的兵马并不多,这帮五军都督府的人比自己多很多倍。

    就算如此,他们也要拼上一拼,因此这是难得的一次机会,至于为什么徐达会在这里出现,不是他们去考虑的了。

    相信大家都应该猜到了这一队人马是谁了。

    正是徐达的大儿子,徐辉祖。

    他虽然听到了朱棣的承诺,但他不愿意把这么重要的事情交给一个外人,在他眼中,朱棣就是外人,虽然他是徐达的女婿,但他是皇子。

    这不是普通意义上面的普通家庭,帝王家很多时候就是讲究什么制衡的,什么帝王术的,如果他们认为徐达有威胁是该牺牲的,他们也不会顾忌什么,一定会借人家的手除掉的。

    但他不一样,他是徐达的亲儿子。

    所以他还是要自己去救,就算是死,也是应该的。

    所以他还是来了,他找来了自己府上的几百府兵,又去找了其他一些比较中立的叔辈借了一些兵马。

    大致凑了有3000人左右。

    这些人虽然不多,但徐辉祖也是下了血本的,不知道为什么古时候的人还是比较好说话的,只要条件给够了,他们是真的可以卖命的,

    只要能够换来一些好处,让他们的子孙后代能够活得好,他们就觉得是值得的,所以这就是当父母的伟大了。

    因此这些兵,虽然是一些府兵,还都是一些年纪较大的,但打起来了还是很凶的,徐辉祖也就带着这样一批兵,紧赶慢赶,这个时候才来。

    他很着急,但着急也没有用,所以徐辉祖只能催了。

    好在他们还是和徐达他们遇上了,因此这种情绪下,徐辉祖哪里还会什么上前喊话,直接就冲击大军中部的腰间,要一举救下徐达。

    五军都督府的人对于这突如其来的一击也是弄得手足无措。

    慌忙应战中,还死伤了好几十人。

    好在,徐达让他们快速闪开,避开锋芒,然后再从左右方包抄过来,徐达已经看出了对方的人数不多了。

    等到这突然袭击变得了战术,徐达也就看清了带兵之人,徐辉祖。

    徐达大怒骂道:“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