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重生过去感受年代气息 » 第二章重新开始

第二章重新开始

    走出了四合院的大门,看到胡同两旁,各种大爷大妈奶奶爷爷全在路边坐着,胡同口坐大妈,这也是BJ特色,

    李刚也走到了早点铺,早就听说老BJ的豆汁,不管好不好喝?尝一尝

    人家不是说的好吗?路上抓个人,摁倒灌豆汁,跟你要焦圈的,指定是老BJ人

    看着卖早点的师傅叫了一声李叔,来碗豆汁来四个肉包子,老李正奇怪,这小子今天咋这么客气,

    但还是说了一句,您做马上就来,不要奇怪这态度,因为早点摊毕竟不是国营饭店卖的,又都是街坊邻居,如果态度不好,

    那个起床气大一点的再给你把桌子掀了,

    虽然这个年代很多饭店和商店都贴着标语,不准随意打骂顾客,

    但是括弧,你也得打得过呀,你要是打输了,那对不起,你也是活该,

    毕竟这个年代法律还是很讲理的,首先问你是为什么打架?那你态度不好,骂人被打,那也是活该,

    毕竟能跟你打架的谁还不是城里人,谁还不是工人老大哥?

    所以这些标语一大半人的指向是乡下来城里的人,,

    毕竟来一趟城里,要花几个小时,在城里在打架,赶不上回村,连住的地方都没有,花钱住宿更不可能,就是一毛钱,他们也舍不得,所以农民的小聪明,全在这里了,受点气,只要不花钱就行,

    所以乡下人进城,村里老人第一句话,就说在城里别惹事,

    但你城里人要进村,那你可小心了,村里人真能把你腿打断,那年代本身村里就对城市里的人有股怨气,所以你要敢惹事,没有理,打你也是白打,还真有这条,法不责众,

    当豆汁端上来的时候,轻轻喝了一小口,差一点没吐了,这股冲鼻子的味儿啊,他是真享受不了啊!算了,还是吃肉包子吧,别说这肉包子还真实在,

    李刚,一口气吃了四个,吃的有点撑,也佩服这个年代的人了,对粮食的渴望,已经到了本能的习惯,,已经刻画到骨子里,明明三个就饱了,还是不自觉的拿起了第四个,结果吃撑了,给了两毛五分钱,肉包子五分钱一个,四个两毛钱再加上八两粮票,毕竟没要肉票,

    有人会说你浪费粮食,豆汁没喝,别怕,你放在桌上,一会儿就有人嘴里骂着你,浪费粮食,手里端起碗帮你把它消灭掉,

    吃饱了,心情也好,慢慢悠悠回家,准备拿些换洗衣服去澡堂,等走到大门口时,三大爷不在,走到中院,正好看到秦怀茹的婆婆贾张氏从门里出来,

    李刚说了一句,贾大妈吃了吗?贾张氏抬头看是李刚说到,李家小子你这是吃完早饭回来了,

    又说,你这家里就一个人,不会做饭就跟你嫂子说让他下班给你蒸个馒头,做个窝窝头什么,到时多做点儿,吃的时候,放锅里蒸一下就好了,

    别老出去吃,浪费钱,贾张氏这个人在院里,唯独怕两个人,一个是原主的爷爷,还有一个是聋老太太,

    聋老太太打他不敢还手,原主的爷爷只要一瞪眼睛,她起来就跑,毕竟老头身上的杀气还是带点的,

    但是对李刚还是很好的,毕竟老话怎么说?这孩子打小就瞅着顺眼,

    毕竟这个院里看他儿媳妇眼神正常的,也就木讷小子李刚,再就是没长大的毛孩子,

    李刚接过来话茬

    大妈正好那个我想跟你说一下,你看我秦姐下班没事,能帮我把这几件衣服洗一洗,再帮我把菜饭做一下,我呢也不让白帮忙,

    我这每个月定量也吃不完,家里玉米面也有多的,我再每个月给秦姐五块钱,你看行不行?

    贾张氏顿时眼睛一亮,但嘴上还是说,啥钱不钱的,你这还没有工作啊?就让你姐帮你个忙做点饭,

    但李刚不行啊,光蒸馒头才多长时间,是洗衣服做饭在扫屋子,这才时间长啊!醉翁之意不在酒,

    李刚说,别啊,大妈我这工作了一半天就下来,而且父母还有爷爷给我留的钱也够,

    你们这一家人,还有三个孩子,实在不容易,我叫别人也是叫,还不如叫我姐,贾张氏说那行,等你秦姐出去回来,

    我就叫她晚上帮你洗洗衣服,做做饭,心里却乐得开花,

    秦怀如学徒工,一个月18块五,再加五块,都快赶上正式工了,要说还是老李家小子有出息呢,会办事儿,

    其实李刚心里想的是,我这带仓库重生,还怕你吸,

    言归正传,

    李刚走到家门口,推门进屋到看柜拿了换洗的衣服,主要就是背心大裤衩,加上父亲留下的一套军装,然后拿着父亲留下的军用书包把内衣装上,

    顺便在空间里把理发票洗澡票都找出来,然后直接出门,走了十来分钟就到了理发部,洗澡部,这都是属于轧钢厂的,

    其实那时候的工厂也有意思,从生到死,除了没有火葬场,几乎什么都有,到了理发部,等了有十几分钟到李刚

    那时候的理发店,不需要你说剪什么样,基本都是差不多,没有人说剪个板寸,剪寸头什么,那时候叫囚头,只有进了监狱才给你剪那么短,正经人大街上一看,短头发的都躲他远点,不是好人,

    别抬杠,光头除外,因为这个时候的光头是真光,拿刀片刮和囚头还是有区别的

    剪了头就去了隔壁浴室,到里边小柜子,这时候还不是锁头,是一种特殊的木柜,钥匙插到门里面一挑,从里面挑开100个柜子也就一把钥匙,

    但你要开柜,就得叫人来开了,那年代还没有奢侈到一个小柜子,一把锁时候,

    别看木棍子开门,这还是轧钢厂讲究,如果要是小厂子小地方,还给你锁,连个柜子都没有,就是长条板凳,衣服放的一堆一堆的,鞋子更是堆成山,浴室一出来满地找鞋,(作者当年在厂里洗澡,就这样,),

    李刚放好衣服,拿着肥皂快速走进了浴室,因为换衣服地方太冷了,还好这时候是上午,水还能好一点,如果到下午来,晚上来,那不得了,这池子里不叫水,像汤啊!李刚也没有那么多讲究,

    毕竟上一世也是个苦逼打工人啊!在池子里烫了一会儿,别提多舒服,但别人就不一样了,

    这时候洗澡的多数都是上夜班的,匆匆与匆匆,赶紧回家睡觉,打一遍肥皂,冲个淋浴换上干净的内衣,别提多舒服,

    悠闲走着回四合院,看着路边绿意昂然的,看着时间不上不下,有点后悔了,不如外面的浴室这样就可以喝个茶,擦个背,侃侃大山,可能就中午了,

    到回家,把包一放,把衣服拿在扔在脸盆里,然后就准备上供销社来次大采购,首先是布票,糖票,

    再加上父亲给老爷子寄的酒票,甭管啥能买的,咱就买,不差钱儿,

    可惜一点就是没有自行车票,到了供销社,就看两扇木门,走进门里是一个L形的柜台,柜台里边是工作人员嗑瓜子,打毛衣,唠嗑的,

    墙上贴着不准随意打骂顾客的标语,李刚看到这句话,特别亲切,上一次看的所有年代文小说,出场率最高的就是这句话,关键这句话从来不被人说是抄袭,,

    李刚把票直接摆在柜台上,9尺布票,再加上水果糖一斤票,再加上烟票买了一条大前门,这个年代也算好烟,李刚毕竟不差钱,也就没必要节省,

    再拿了十斤棉花票,这是从原主父母到爷爷足足十年攒的棉花票,一次拿出来,毕竟棉被还有褥子,再加上棉衣,

    在空间里又拿出来各种票,油盐酱醋,反正能买的佐料,不要票的?乱七八糟拢共花了55块6毛主要是烟和酒大前门花了四块,加上二锅头再加上布还有棉花就花了30多块钱,

    包了一大包,提着左右手走到没人的地方,全部收到空间里,本想着回去让秦姐帮着做,想想还是算了,

    房子太破,本来要回家的,看时间和下班的人群应该道中午了,怎么也得去打卡地,国营饭店红烧肉走起,到了饭店一样的标语,不准随意打骂顾客,一样的态度,织毛衣,唠嗑,

    反正就是没把顾客当回事,李刚走到窗口,要了一份大米饭,一份红烧肉,一份酸辣白菜,红烧肉七毛5钱,外加八两肉票,有人问,别的同人小说为啥三两肉票六毛钱扯淡?一份红烧肉至少八两肉,你咋的,还想占国家便宜啊?挖社会主义墙角咋的?

    这时候,一家人一个月定量才二两肉,(你得起早排队,还得排队到你肥肉没有卖完)

    如果你敢买瘦肉回去,那不得了,还得给你加一道菜,竹条炒肉丝,

    你以为国营饭店的红烧肉是随便谁都能吃得起的?给得起钱是一定的,但是真心没几个,‘把自己家四个月的定量肉一次吃光,这才是关键,

    所以在国营饭店吃红烧肉,真点别人请客,自己吃舍不得,一共花了一块三,饭碗也大,红烧肉量也足,菜也足,这顿饭把李刚是真饱了,

    而且还一样剩了一半,跟饭店压了三块钱,借用了一个饭盒装红烧肉和辣白菜,

    装了满满一饭盒

    那个年代饭店还真不卖饭盒,因为计划经济,饭盒制造好了,出现的地方只有供销社,别的地方还真没有,因为这就是计划好了的事情,谁来都没用?

    我记得以前发奖励都是茶缸和洗脸盆,还真没有发饭盒的,

    说了半天,我本来想让主角压钱拿一个饭盒,把菜装走,想了半天,那时候还真没有压钱的,唯一能压的就是工作证,再就是熟人,为什么服务员不同意压钱?因为买饭盒要票,你压钱没有用,如果真不还了,领导可能还让他赔,

    如果非要带走服务员真让你拿衣服兜走,这也就是吃不了兜着走的由来,

    算了,还是压钱带走饭盒吧,要不然写不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