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重返大宋 » 第二十七章 战殁沙场

第二十七章 战殁沙场

    在历史的长河里,我本应是在柴荣的旗帜下驰骋疆场,南征北战,铸就辉煌。然而,一切都被我这趟穿越搅得面目全非。历史的轨迹早已离我而去,北宋的雏形,如同镜中花,水中月,触不可及。心头的不安如影随形,未来的路,再无历史作为灯塔。

    我深吸一口气,与赵榛对视一眼,我们都意识到眼前的形势十分严峻。

    “赵榛,你认为我们与杨业联手,真的能够抵挡后周和契丹的联合进攻吗?”我不禁问道,心中充满了不确定。

    赵榛沉声回答:“必须尝试,现在北汉已经落入杨业手中,我们若不采取行动,将无处立足。”

    我点头,心中暗下决心,“那我们就以北汉作为出发点,一步步构建我们的势力,直至统一天下!”

    与赵榛的眼神交汇之中,我看到了共同的信念。

    在北汉的一座雄伟的战略会议厅内,杨业笑容满面,目光灼灼地扫视着台上的将领,一派自信而狂傲的样子。

    “各位将军,曾听说‘虎狼之敌必为同室之患’。他们后周和契丹人倭人等众多势力想一起进攻我北汉,那就让他们来吧!我们北汉为何要畏惧同伙之狼,将会向他们展示我们北汉的实力!”他的声音充满了豪情和激情,这个铁骨铮铮的男人散发着强烈的领袖气质。

    身材魁梧的将领踏出一步,沉声说道:“将军,我们已经做好了充足备战的准备。但是,南唐那边也在积极筹备,我们是否应该与南唐联手共抗敌人呢?”

    杨业抬起手,不屑地打断了他的话:“南唐已经是强弩之末,无法招架后周的攻势。我们北汉独力抵抗后周、契丹,大有胜算。”

    面对杨业的狂妄,一个年轻的谋士踏前一步,眉头微微蹙起:“将军,我们应该谨慎行事。后周势如破竹,联合契丹之后实力急剧增加,我们虽然勇猛,但单打独斗终究难敌众志成城。”

    杨业的眉头微微一挑,眼中闪过一丝审视,随即又恢复了先前的狂傲:“哼,就算是群狼环伺,又如何?”杨业的声音带着不可一世的自信,“只要我们北汉的战马踏得够快、够猛,我们将势不可挡,直捣黄龙!”

    厅内一片寂静,将士们面面相觑,心中不禁泛起一丝犹豫。

    “将军,话虽如此,但我们必须有更周密的战略才行。”年轻的谋士试图劝说,他知道单靠勇气是无法扭转战局的。

    杨业眼中闪过一丝不耐烦,他挥了挥手,“战略当然要有,但我们北汉将士勇猛无敌,我们只需要全力以赴,必能大败敌军!”

    将领们面面相觑,心中不免产生了一丝动摇。他们知道,现在不是意气用事的时候,而是需要审时度势,制定出最为合理的作战计划。

    “将军,我认为我们还是应该慎重考虑,与南唐联手,共同对抗后周和契丹的威胁。”谋士坚持道,语气中透出一丝坚定。

    杨业紧握拳头,他的目光在厅内扫过,沉声说道:“我们北汉将士自能独当一面,何须依赖南唐?”

    将领们陷入了沉默,他们知道,这将是一场充满艰难险阻的战争,单凭勇气和狂傲是远远不够的。

    就在此时,营帐外传来了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一个满脸惊恐的士兵冲了进来,喘息着报告:“报!将军,契丹的前锋军突然发动了夜袭,我们的北疆城池瞬间陷入了混战!”

    杨业的脸色瞬间变得阴沉,他紧握拳头,眼中闪过一抹杀机。“契丹人!”

    他咬牙切齿地说道,转身迈步走向门外,身后,一众将领紧随其后。

    在寒风凛冽的北地,黎明前的天空格外的昏暗,只有稀疏的星光在闪烁,仿佛在预告即将到来的暴风雨。被冰雪覆盖的原野上,两支庞大的军队已经排列开来,在苍茫的雪地上拉开了彼此的距离,雄壮的战旗在瑟瑟北风中猎猎作响,双方将士的眼神在寒风中交锋,紧绷的气氛使得连呼吸都凝结成了霜,仿佛即将碰撞的冰冷利剑。一场关乎国家生死存亡的大战,正沉重而又肃静地拉开帷幕。

    杨业骑着战马立于军队之领,身披沉重的铁甲反射着寒冬残阳的光芒,手中的长枪指向苍穹,他的眼神犹如闪电划破长夜,尽显战场霸主之威。他的面容在寒风中显得刚毅异常,锐利的眼眸中充满了不屈与坚决,仿佛无数战场的磨砺让他化身为一位从历史烟尘中走来的战神。而在他的左右两侧,杨凡和赵普以同样坚定的姿态陪伴着他,两人的眼神也透露出对胜利的无畏追求,共同组成了这片战场上最为坚不可摧的力量。

    杨业挺身而立,在冰冷的寒风中,他的右手猛地高举长枪向苍穹,左手紧握着马鞍,稳定着躯体。

    他深吸一口冰冷的空气,随即放声狂吼,声如雷霆,震撼着战场的每一个角落:“勇士们,为了北汉,冲啊!”

    随着他的呼喊,北汉的战士们顿时变得振奋起来,他们举起手中的兵器,迈开坚实的步伐,毅然冲向战场。杨业紧握长枪,身影笔直而挺拔,目光锐利而坚毅,与他手下的勇士们一起,向前冲去。

    敌军不断射出箭矢,但他们并未因此动摇,铁血战士们勇往向前,奋勇杀敌。

    杨业以雷霆之势冲锋陷阵,每一次长枪挥出,必有敌人应声倒地,战场上到处都是他留下的身影。杨凡则像是战场上的幽灵,她的身影在敌军中快速闪动,手中的短剑如同闪电般刺入敌人的要害,每一次出手都致命而迅速。赵普紧随其后,他的长剑如同断江之水,流畅且迅速,每一次挥剑都紧紧跟随着敌人的动作变换,一次次击溃对方的攻势。

    然而,契丹骑兵的实力远超他们的预期,他们如猛兽般在雪地上留下深深的蹄痕。突破夜色的阴影,契丹骑兵如同狂风暴雨般袭来,他们身着铁甲,骑术高超,犹如幽灵在战场上穿梭。手中的长枪挥舞着,每一刺都准确无误地找到北汉士兵的弱点,带走了无数北汉士兵的生命。

    战斗异常激烈,一时间,北汉战士们手中的长剑挥砍下去,契丹骑兵的盾牌被猛烈击中发出巨响,双方在雄壮的战旗下,以血肉之躯硬碰硬,凭借着毅力和信念,不断地消耗对方的力量。

    嘶喊声,金属碰撞声连绵不绝,回荡在被冰雪覆盖的原野上,将士们的身影在熊熊战火和密集的箭雨中若隐若现。每一次剑刃与盾牌的相撞,都激起一团团雪花飞扬,而战场四周的古老城墙,破碎的石砌在火光中显得愈发凄凉,见证着这场生死较量的残酷。

    杨家将凭借着坚固的防御阵型,一度阻挡了契丹骑兵的冲击。然而,契丹骑兵的数量和凶猛度远远超出了杨业的预料。

    随着夜色的降临,契丹骑兵犹如夜幕中的噩梦,分成数路从不同的方向对杨家将发起夹击。

    杨家将士们英勇抵抗,但阵型上的差距和兵力的劣势使他们逐渐陷入了被动。

    契丹骑兵不断靠近,他们冷酷无情的眼神中透露着对胜利的渴望。

    杨业刚展开攻势,突然,一名契丹士兵迅如风,手持长枪从侧面刺来,杨业躲闪不及。只见长枪没入杨业的左腹,顷刻间鲜血激流而出。他痛得咬紧牙关,拼尽全力支撑着自己的身体,但明显无法再坚持下去。

    突然,一名契丹士兵像猛虎般扑来,他的长枪犹如闪电般从侧面刺向杨业。杨业本能地试图躲避,但动作稍显迟缓,长枪狠狠地穿透了他的腹部,带出一阵剧烈的疼痛和滚热的鲜血。他紧紧抓住那把刺入自己身体的长枪,脸色痛苦而坚毅,明白自己已无法再战斗。但在这生死一瞬间,他右手凭借着最后的力量,猛地翻转长枪,准确无误地反刺入了那名契丹士兵的胸口。

    杨业左手护着腹部,右手紧握长枪,拼尽全力挥舞。杨业知道,这是他们迎接胜利的最后一步。

    身边的将士们纷纷前来保护,他们护住了杨业,用身体挡在他的面前。然而,契丹骑兵如同潮水般涌来,他们拿着长矛和刀剑,无情地击溃了北汉军队的最后防线。

    寒风呼啸,瘴气弥漫,所有的一切都显得那么肃杀。杨业艰难地呼吸着。他的脸色苍白,额头上的汗水混合着血液,如同一条血溅的河流。

    嘶吼声回荡在战场上,浑身伤痕累累的杨业不甘示弱地凝视着契丹骑兵,眼中闪烁着顽强的光芒。

    他的嘴唇微微抖动,却没有发出一丝声音。血从他的口中流淌而下,染红了他的胡须,黏稠的血液滴落在雪地上,如同残红的花瓣。

    杨业抬起头,眼中透射出坚定与坚毅。他知道,这一战对北汉军队来说至关重要。如果战败,北汉将会陷入无尽的黑暗与屈辱。

    他握紧长枪,倾注所有力量,身体颤抖着,冷汗从额头上滴落。血液的流失让他的视野逐渐模糊,但他并没有放弃,他不甘心失败。

    最后,一名契丹骑兵扑了过来,手中的长矛犹如毒蛇一般闪烁着寒光。杨业强忍着剧痛,用尽最后一丝力量,迎接着敌人的攻击。

    然而,长矛仍然刺穿了他的身体,鲜血喷洒而出,如同春天绽放的红花。

    杨凡目睹了这一幕,她的心仿佛被利刃狠狠刺穿,痛苦与愤怒充斥胸膛。她怒吼着,仿佛战场上最凶猛的猎豹,一跃而出,她的剑划出一道闪电,准确无误地穿透了那名契丹士兵的心脏,让他来不及发出任何声音就倒在了血泊中。

    “爹!”杨凡痛苦地呼喊着父亲的名字,声音中充满了绝望与不舍。

    她放下手中的剑,脚步蹒跚地奔向父亲,泪水在她的脸颊上流下,与战场上的雨水交织在一起。

    杨业的身体摇摇欲坠,但他紧咬着牙关,毫不退缩地面对着死亡的降临。他感受到剧痛袭来,双腿无力地把他的身体倒在了冰冷的雪地上。他艰难地睁开眼睛,眺望着战场上的血雨腥风,嘴角勾起一丝坚定的笑容。

    “胜败乃兵家常事!但我……我心中不甘啊!”他低声喃喃,然后逐渐失去了知觉。

    杨业倒在寒风中,他的呼吸越来越微弱,眼睛渐渐失去了光芒。

    然而,血色渐渐从他身上退去,他的身体完全静止。他以自己的鲜血为祭奠,洒下了对国家和忠诚的承诺。

    杨凡的泪水和鲜血混合在一起,从她的脸颊上流淌而下,将她的悲痛和坚毅展现得淋漓尽致。

    杨家将的士兵们满眼不甘和悲愤,绝望地失去了持战之念,尽管知道契丹骑兵长驱直入,他们无奈地选择撤退。

    而杨业更是战殁沙场,北汉军队在这次撤退中遭遇惨败,这场战役不仅给军事带来了巨大的损失,更是将官兵的士气击得支离破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