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陇山军 » 第十三章 流民冲击

第十三章 流民冲击

    “二叔公,现在有多少粮食?”

    此时的堡子内,除了在堡墙上的守备壮丁和外出打探消息的村丁外,大家又投入到了对堡子内麦田的收割,同时对已经收割回来的麦子在场中打麦、晒麦,而后用石碾开始脱壳磨出面粉。

    “今年这产量不比丰年,但相比于颗粒无收是好的多咧。”二叔公乐呵呵的说道,“大概每亩能产一石粮左右,咱们下沈庄总共有麦地103亩,也就是差不多能产103石粮,合下来能有个近万二千斤的粮食。今年全庄上下终于不用饿肚子咧!”

    沈俊仁看着眼前这金黄的麦地,前世不愁吃穿根本不知道粮食有多么重要,来到这个时代,那段时间吃不饱的滋味让他有了直观印象,不由得特别感激后世能让全国人民不再饿肚子的李振声和袁隆平二位先生。

    “宁为太平犬,不为乱世人!”

    这是听李麰、翠娘、福生以及其他人讲起这几年天灾人祸后的内心最直观的想法。

    自前年夏季二麦歉收开始,秋未下种,冬麦亦无透雨下播。去岁伴随着不多的秋雨虽然下播,但是冬季少雪,导致麦苗无滋养,直到开春之后雨水增多方才好转,时至今日整个关陇113个县中,107个受灾,除滨渭水、泾水各县略见青苗外,余均满目荒凉,饿殍浮地。

    除了天灾,更为严重的便是人祸。原本大燕为了防备西边生番和塞北的柔然在关陇屯驻重兵,主要是关中的西京军、陇山的神武军、陕北的定难军和凉州的武卫军四支常备军,除此之外还有维持地方的如静宁军、崇信军、华亭军等地方部队。

    大燕朝廷内发生政变,尤其是江宁军起兵靖难,于是各个手握大军的将军们也不在奉中央的号令,先是陕北的定难军“清君侧”,此后西京军、神武军、武卫军相继打起了“清君侧”的旗号。

    西京军、神武军、定难军为了夺取关中进兵中原,便在关中地区开始大规模的交战。战争和天灾导致大量人口战死、饿死,其余人背井离乡或向西、或东出、或南下躲避灾荒和战事,原本繁华的关中,眨眼间尽成不毛之地。

    说起来当初翠娘母子在路中遇到沈俊义真是幸运,要知道更多的人在逃难途中或因饥饿而死,或被强盗所杀,或被乱兵所虏,自西京至泾州一线处处可见白骨露于野。

    “族长,族长!”

    “出了何事?”

    十四岁的沈俊禄喘着气说道:“流民绕过了李堡、瓮城向我们这边过来了。”

    沈俊仁心想该来的还是要来,于是问道:“大约有多少人?”

    沈俊仁看沈俊禄茫然的摇着头也是无奈的一笑:“若是能数得清,恐怕俊禄也回不来了。”

    “二叔公,你领着庄中的妇人和两个组的男丁继续收割、打麦,不能误了天时。我带其他人去堡墙上,八叔应该也得到消息过去了。”

    “一切小心为上!”

    当沈俊仁带着村丁来到堡墙的时候,八叔沈福清和李麰、沈俊和、沈俊宇等人已经站在堡墙之上向着远处望去。只见地平线上,一条曲折的黑线向着堡子而来。

    “俊仁,根据带回来的消息,这波流民都避开了坚固的堡子,绕道离开了,但是天色已近黄昏,我担心流民会冒险攻城。”见沈俊仁而来八叔缓缓说道。

    沈俊仁抬头看了看已经西沉的残阳说道:“都做好准备!要是流民冲击堡子,就按照之前的训练进行阻拦。”

    陈二娃,今年应该也就十六岁,两年前他还是乾州一个老实本分的庄稼汉,父母也没给他起个大名,只是家中排行老二,不管是自家爹娘,还是左邻右舍都二娃二娃的叫,于是这也就成了自己的名字。

    天灾来临,原本一家五口就剩了他一个——爹娘为了让一家人能活命,把妹妹贱卖给了人贩,可是到头来爹娘和兄长也全都饿死了——他也就只好逃出来找份活路。

    陈二娃随着流民一路行来,凡是遇到穿戴稍显不错之人他便随着流民蜂拥而上,以求得到一些吃食;更是遇到好些做人市生意的,随便丢下几个铜板或是连铜板都不用,只是一个馍或饼,便带走一个小孩或者妇人;沿途的官兵要么出动将他们剿杀充功,要么就是抓回去入了行伍做兵奴;而至于稍大的坞堡也是丝毫不讲乡情的驱散、剿杀。

    前几天在泾州城下,陈二娃差点就死在了那群杀神的手里,后来听说这些人是神武军,也幸好是他水性好,见势不妙跳进泾水中游到了北岸,可更多的不是在城边、河滩被神武军砍了脑袋、抓了丁,就是在泾水中去见了泾水龙君。

    “流民止步,若有强闯,一律射杀!”

    饿的早已两眼发绿的陈二娃又听见如此声音,无奈的望了眼远处的堡子,看来今天又得挨饿了。正当他准备避开这个堡子的时候,只听人群前面传来一声:“乡党们,想活命的冲!”

    虽然明知向前可能是死,但陈二娃还是有些侥幸心理,这么多的人万一成功了呢?那今天就可以吃个饱饭,说不定还能有意外的收获!于是饥饿似乎给了他勇气,跟随着人群向堡子冲去。

    “再向前一步,格杀无论!”

    沈俊仁一众在堡墙上看着流民向这边冲来,虽然村丁用自制的土喇叭喊着话——当然这个喇叭是沈俊仁唯一带给这个时代的物件,也就是打造刀剑剩余的废铁制作了一个简易的扩声器——但流民依然蜂拥而上,这一刻沈俊仁有些紧张了。

    “流民已进五百步!”

    “三百步!”

    “两百步!”

    当听到两百步时,沈福清突然用尚存的右手拔出佩刀向前一指喊道:“距离两百步,抛射,放!”

    多日的训练在此时有了一定的效果,原先看着乌压压冲过来的人群心中尚有不安的村丁,在听到沈福清的话语时都冷静的弯弓搭箭射出。

    第一轮参与射箭的也就三十人,随着这三十支箭飞出,第一轮的弓箭手开始重新装箭,而第二轮的三十支箭则已经飞出,紧接着第三轮……

    沈俊仁看着这似乎类似于火绳枪时代三段击的方式,心中有些震惊,虽然每波次只有三十支箭但是所造成的效果确实普天而下的箭雨。

    陈二娃随着人群向前面的堡子冲去,突然天空中传来嗡嗡声,陈二娃抬头望去,只见一支箭羽向着自己而来。陈二娃也不知道自己哪来的反应,顺势向左闪避,躲过了来箭,只是还没等他再做出反应,又一支利箭已经钻进了他的胸脯,陈二娃只感到浑身阵痛,鲜血顺着伤口留出。

    陈二娃并不是唯一一个中箭之人,在他的身边同时可以听到其他人痛苦的哀嚎,当然还有一些人已经无声无响了。

    说起来陈二娃无疑算是幸运的,他的位置位于流民队伍的中间稍微靠前,而那些率先冲锋的则跌落到了壕沟之内。虽然有人发现前面的深沟但是拥挤的人群直接将他们推了下去,而跟着后面推他们的也被别人推了下去,一个个活生生的人被壕沟底下设置的尖锐木桩刺穿,一时间壕沟内哀声遍野,木桩上留下的血汇集成了小溪。

    “止!”

    沈福清一声大喝,堡墙上的弓手停止了射箭。

    流民退却了!

    原本跟随冲击的流民看到前边发生的惨像,纷纷止住了脚步,空气散发出的阵阵血腥味和那些未死之人的呼嚎让这些人产生了恐惧,也不知道是谁带的头,流民们纷纷选择后退,然后距离堡子很远便向他方而去。

    “呕”

    堡墙上不清楚是哪个第一个吐了起来,紧接着其他人也呕吐了出来。沈俊仁第一次亲身经历到战争的残酷,也被这浓烈的气味弄得胃部上下翻涌,但是他还是强忍着。只有沈福清和曾经当过戍卒的几个清字辈的族叔保持着镇定,并且他们的嘴角都微微上翘。

    “八叔,派人出去收拢一下吧!”待得其余流民都已经撤离的好远,沈俊仁方才对沈福清说道,“有伤的带回庄中治疗,死了的找个地方好生掩埋,气温如此高,可千万不要生了瘟疫。”

    沈福清点了点头,将那些早已吐得一塌糊涂的村丁踹起来,随着吊桥放下,战后的处理工作才刚刚开始。

    “俊仁,此战我们共歼灭流贼五百余人,其中死亡二十三人,重伤四十二人,其余都是轻伤,可谓是一场大胜!”月亮已至当空,沈福清兴致颇高的向沈俊仁诉说。

    沈俊仁听后问道:“八叔,善后事宜让李麰和刘先生去负责,受伤的要尽量医治,这些人伤好后可以补充庄中人手不足的问题。”

    “好!”沈福清也不拖泥带水直接应下。

    沈俊仁神色有些凝重的说道:“八叔,你和其他几个有战阵经验的族中长辈带着村丁将损坏的工事修缮,并且还要补充箭羽,流民之后恐怕神武军就要来了!”

    “俊仁,放心!经过这场洗礼,那些小崽子们也是闻过血的了,接下来必不会出现大问题。”沈福清沉声说道。

    一阵风吹过,带着浓重的血腥味。沈俊仁看着堡子外一个地方烈火熊熊,那不是在开篝火晚会,而是将已经死去的尸体进行焚烧,沈俊仁有心想:是不是有一日我也只是那火中的一个?

    ————————————

    谢谢雪羽瞳醉边缘、先森young勼歡、天淡星稀少投的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