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陇山军 » 第十七章 宜禄释恩

第十七章 宜禄释恩

    “嘭!”

    夜晚的下沈庄被突如其来的声响惊动,犹如旱地惊雷一般,屯收的营兵都纷纷登上了堡墙,沈俊仁身穿缺胯紫窄衫登上堡墙就看到东南方隐隐有火光闪现,而声响也是来自那里。

    “是砲声!”沈福清说道

    “炮?”

    “听这声响应该是七梢砲以上的重砲车。”沈福清解释道,“砲车投掷石弹摧毁对方设施、工事并杀伤兵员。发射时拉动横轴砲杆短端的绳索,砲杆施转,栓在砲杆另一端的皮碗及石弹摔起,达一定速度时,皮碗上的套环从砲杆脱出,石弹也随之飞出。”

    沈俊仁刚听到沈福清说“炮声”还以为这时代就有了火炮,原来是石砲,不过听这声响威力也不小啊。

    沈福清接着说道:“砲按照砲杆的组成分单梢、双梢、五梢、七梢几种,单梢就是一根木杆制成的轻便砲,七梢砲就是由七根粗大的木杆拼接制成的砲杆。七梢砲弹重90余斤,需要二百五十人同时操作。”

    “八叔,如此重的砲行动必是不便,西京军竟然运到了宜禄城下?”沈俊仁听到沈福清的解释后说道。

    沈福清说道:“一般这种重砲车行动不便,都是作为守方在城内布置固定阵地用来打击攻方。但现在这声音确是石弹撞击城墙发出的,只能说明西京军已经孤注一掷,宜禄恐怕要易手了!”

    沈俊仁看着远方的火光,又看了看自己的堡墙,这怕是一个石弹飞来就攻破了?

    泾州、宁州至彬州沿泾河川一日间骑兵突袭便可抵达,这其中除了沿途阻拦的泾州宜禄之间的长武寨、宜禄彬州之间的亭门寨,就是宜禄居高临下扼守东西要道。

    宜禄城的防御设施是阶梯式的,首先是城墙。宜禄城设置在高台之上,东西设有通行城门,南北紧邻沟壑,四面围城,东西长约五百步,南北宽约四百步。城高五丈,下宽二丈五尺,上宽一丈二尺五寸,敌军若要进攻除非有攀援绝壁的本事,否则只能从一面城墙突破,可谓是金汤之地。

    城墙不但用黄土夯筑,为了减弱雨水的冲刷和侵蚀,还在黄土外层用砖砌围墙和水道,这些水道随城之高,匀分蹬踏。城墙上建有女墙,也就是城垛便于保护自己,窥视攻方。

    城墙除女墙外,还有敌楼、战棚、白露屋等防御工事,为城池上的士兵提供藏身之所。同时为了敌人包围城池的情况下,仍然可以指挥作战。在牙帐前面还立有百尺的木制竿,上面设置有板屋,四面开门,因形状如斗,所以名为“吊斗”。

    作战的时候命令士兵上去观察敌军动向,如果敌军有所进攻,可以观察并用小白旗指令敌军进攻的方向、远近来告知守城的将士。

    其次是为了增加防御力度,避免在城墙上被动防守,将城墙延伸出来建有弩台。弩台与城池相连接,上狭下宽,和城一样高五丈,面宽一丈六尺,长三步。

    弩台上建有女墙,内通暗道,安置爬梯,设有平台暗口,若遇敌人攀爬,可从暗口用短枪捅刺。除此外主要配备弩、箭等远射武器,是城池防御的前哨阵地。它可对攀登城池的敌人进行侧后射击,与城墙上的守军组成交叉攻击。

    再次是城门,作为城池最薄弱的缓解,极易被攻城方重点对待。因此宜禄城采取目前最常见的由两侧靠门洞壁的壁柱和横梁组成梯形木构城门洞。

    而为了保护城门还在城门外修筑了瓮城,瓮城与主城墙相连,设置相同,高五丈,下宽二丈五尺,上宽一丈二尺五寸,并开有城门,与主城门屈曲相通,没有直对。

    接下来是距离瓮城大约十步、护城壕的内侧筑起高八尺的羊马墙,羊马墙开有一道门,与瓮城门也是没有正对。在羊马墙与瓮城之间立有两根大柱,各长二丈五尺。在大柱开上山口,用熟铁打造的传动槽以架铁索并绳带起的木桥,这便是城壕上的吊桥。平时通行城外,战时遇到示警提前拉起保护城门。

    羊马墙前便是宜禄城的第一道防御阵地——护城壕,壕沟距离瓮城大约三十步,深二丈三尺,宽一丈八尺。因宜禄地处高台,壕沟内以尖锐的木刺插入地下,以防止敌军攀爬。而护城壕外大约百步还设有长五尺、宽三尺、深四尺的陷马坑,以防止敌军骑兵突袭。

    最后为了提前侦知敌军动向早做准备在城外地势高的地方筑有烽火台。烽火台是圆形的建筑高五丈,下宽二丈,上宽一丈。与城墙上的高台望楼相配合,共同进行预警信息的通联。

    宜禄城原有守军两千人,收拢从彬州溃散回来的败兵三千余人共计五千余人,由神武军指挥同知萧闯统率,加上城内的居民也就不到万人。幸好宜禄作为从泾州到彬州的中转要地,储存的兵备物资尚足,但是宜禄城失陷已经是时间问题了。

    “大帅的兵马到了何处?”浑身早已被鲜血染透的萧闯向身边的校尉问道。

    说起这萧闯也是一员猛将,从十五岁跟随王毅出战,现在也不过而立,能做到一军指挥同知也是从尸山血海中摸爬攻打出来的,无论是出征面对北境的柔然,还是西边不服教化的生番,让这些蛮夷闻其名而丧胆,战功赫赫。王毅起兵清君侧时,萧闯是不赞成的,但是当王毅决然而做的时候,萧闯义无反顾的去支持。

    平灭静宁军、崇信军、收原州、占平凉萧闯都是一马当先,去岁萧闯趁着定难军南下的时机,率兵克宜禄、新平拿下了整个彬州。只是这次西京军趁他返回泾州协调粮草的时机,突然出兵彬州,一战而下彬州州府新平城,而后更是向这宜禄而来,时也命也!

    “禀同知,恐还需一日方能抵达!”

    萧闯听着校尉的回答不置可否,听着牙帐之外的喊杀声和石弹轰击城墙的声音,不由得对这富家子有了新的认识。

    “传我将令,城破后各营、各都准备巷战!”萧闯这是豁出去了,就算是死,也要让这富家子留下三升血。

    萧闯所言的富家子便是西京军的统帅霍振宇,萧闯是看不上这些靠着祖辈的余荫世袭而来的家伙们,认为这些家伙们除了玩乐擅长,一无是处,简直是丢了祖辈的脸,只是这一次他却要栽在这个富家子的手里了。

    “哈哈,这萧平旌也不过如此!世人皆称他是大燕猛虎,我看不过尔尔。”

    眼见宜禄破城在即,望车之上霍振宇的眼中充满了笑意,不由得便对萧闯评点一二,只是这时霍振宇身边的一个文士出声道:“主公,还是要组织兵力,以防神武军巷战阻碍我军。”

    正在兴头上的霍振宇被文士打断脸上有些不悦,但还是转颜道:“好,就依先生所言!”

    说起来萧闯瞧不上霍振宇是对的,这霍振宇是个十足十的纨绔子弟。作为新一任的鄠侯、西京留守,志大才疏,哀帝被弑也不是第一时间站出来反对,不但不反对还向朝廷送去了表书表示支持。而等到江宁军祸乱开始,他突然又打起了清君侧的旗号反叛,因为他想着他离洛邑最近,兵力也雄厚说不定可以有所作为。

    只是现实给了他一个大嘴巴,就连西京留守控制的州县都不听他的。幸好他的身边有一些文士和武将还算不错,献计先夺取了陕州和函谷关,有效防止了禁军突入关中;而后有封锁了秦岭各峪口,让汉中兵马骚扰不到自己;最后才是出兵关中其他州县,稳定关中。

    但就是如此,去年定难军突然南下,要不是刚才说话的文士献策,他早就成了坟中枯骨了,而这次先机施为攻打彬州也是文士的计谋,目前来看效果还是不错的。

    “看来城要破了!嗯,什么声音?”

    眼看着破城在即,突然后营传来阵阵骚乱,霍振宇在望车上急忙向后营的方向望去,只见尘土中伴随着火光,身旁的文士惊呼:“骑兵!神武军的骑兵!”

    “神武军的骑兵?”霍振宇还是不敢相信,厉声问道,“他王毅会飞不成,骑兵从何处来?”

    文士不耐回答便让亲兵将霍振宇护送这离开望车:“主公,速速撤离!”

    原本还兴高采烈的霍振宇瞬间就狼狈不堪的从望车下去,之间一队骑兵便冲杀而至,身边的亲卫一边迎面冲杀上去为霍振宇争取时间,一边护卫着霍振宇上马而走。

    “将军,城外有异动!似是敌军后营被袭!”

    萧闯听着吊斗内传下的信息,立刻下令:“全军听令,放下吊桥,随我出城!”

    此刻原来胜利在望的西京军也奔溃了,神武军骑兵以什伍为单位快速的穿插分割将西京军分成了无数个小方块,而后骑兵们对小方块的士兵进行剿杀。同时,西京军心心念念的宜禄城门这时却打开了,十几骑轻骑率先窜出,而后便是一队队手持武器的步兵冲杀出来,西京军顾此失彼。

    霍振宇在亲卫的护卫下逆着神武军的骑兵冲出,但是还没多久迎面竟然遇上了王毅的亲兵营。

    “鄠侯,别来无恙?”王毅苍老的声音传来,让马上的霍振宇心惊肉跳:“信阳侯!”。

    只是接下来王毅的话语却让他又有些不可置信,“昔日征伐柔然克曼可汗,端侯与我有救命之恩,今日鄠侯留下兵马自去便是。”

    端侯,就是霍振宇的父亲前任西京留守霍琦,霍琦逝世后的谥号便是“端”,人称鄠端侯或端侯。

    霍振宇的脸上阴晴不定看了看身边的亲卫,还是打马而去,只留下那些拼死护他出来的亲卫面面相觑。“鄠侯既去,下次相见,老夫再不会念故人之情,望好自珍重!”

    “你们都是大燕的大好男儿,岂可枉死!”王毅对着那些欲自尽的亲卫说道,“国朝不幸,逢此大乱,不是你们的错。且留下有用之身,将来可多杀几个生番蛮胡报效国朝。”

    那几名亲卫在王毅的言语下收起了兵器,下马躬身道:“谢信阳侯不杀之恩!”

    “参见大帅!”

    这时萧闯也带着守城的校尉来到了王毅身边单膝致礼,王毅急忙上前将萧闯和那几员校尉扶起说道:“辛苦诸君了!”然后又对萧闯说道:“平旌,西京军此次大败,从泾州至西京当万无阻碍,速速整顿完毕后向东开进,防止定难军夺取西京。”

    “末将领命!”

    萧闯凛然受令。

    ————————————

    感谢竹雨兰风妖刀忍亡、天淡星稀少、逻辑有问题的筱筱酱劫影幻焱索投的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