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陇山军 » 第三十章 十万火急

第三十章 十万火急

    “三川驿是何时被攻破?为何我们沿途没有遇到溃兵?”金锁关城内沈俊仁急切的询问道。

    这件事情不但让沈俊仁感到忧心忡忡,就是杨亢也同样震惊,几日前他可就是驻守在三川驿的,如果不是被萧闯用计突袭,三川驿防守半月都没有问题,可这短短几日这座把守北洛水和华池水的重要据点已经两度易手。

    何煦回道:“今日申时初,中部县探马至此传递消息,大约巳时定难军攻破三川城北门,守军溃散。大部逃往洛交县城,其余翻越桥山逃到了中部县城。坊州知州得知此事以快马向西京示警。”

    “伊武,你即刻率领骑都并亲卫队再选三十善骑的兵士组成百骑火速赶往中部县。”沈俊仁听完何煦的话语后毫无迟疑的下令,“伯温,我也不多与你寒暄。此前萧同知北上,中部县仅留二百人,值此局面,还请伯温随伊武一道北上,由你控制中部县,勿要让奸贼乘势而起,毁我大军北进之功,我随后率兵赶到。”

    何煦知道这情况不是自己推脱的时候,接令而行。之后沈俊仁向李麰说道:“来瑞,速报毅帅,言明我靖安营全力北上,意图在桥山以北、北洛水以南的交河口设立防线,请毅帅速派大军增援,确保此次北进之功。”

    李麰也躬身领命下去安排,这时沈俊仁继续说道:“深道、佑之,令你等立刻整编兵士、准备物资,子时一到,全军即出。”

    “虞侯,深夜大军出兵,况大多兵士连日作战行军,甚是疲劳,是否休息一夜,明日拂晓再行出发?”苏浚自己都很匹配,手下的那些兵士,或是连日逃命,或日新入军伍,如果疲劳之下,别说战力,就害怕发生营啸,到时前功尽弃。

    沈俊仁自然也知道这种情况,但目前的情况不能容他仁慈,于是说道:“深道、佑之,时不我待!多对士卒鼓励,也可给他们交底,我们此行是为了保护坊州乡梓,也是为了解救浴血同袍,早到一日,我军多一线生机。”

    苏浚和杨亢闻言也不多说马上出去安排所有事宜。待所有人都离开大帐,沈俊仁看着如同一幅抽象画的地图,很是无奈,他已经想着若是能得到几天的安静时光,他一定要整一幅真真的地图出来。

    不过根据这些时日对于周边情况的了解,他知道三川驿再度易手,落入定难军手中,对于神武军而言将是一次大危机。前日就有消息传来,纪诚的主力大军已经从白豹城撤退,沿子午岭山道撤向保州,神武军在子午岭各处关隘的守军经过多日的连番防御作战已经是元气大伤,只能目送定难军撤离,根本无法予以有效的挟制。

    定难军另一路齐康的盐州、宥州兵马,则因为灵州的神武军的行动,早早撤回了盐州,依托长城防线进行抵抗,虽然不能增援保州、延安府,但是也牵扯了神武军的一路生力军。

    目前来看萧闯的北进军在先前子午岭守军和灵州方面的牵制下,出其不的快速进兵取得了战场的优势,但是此刻这优势就成了巨大的劣势。

    三川驿失守截断了北进大军与关中主力的联系,并且原来准备归降的丹州恐怕又将摇摆起来,更可能重新听命于定难军。如此以来,北进军就被定难军围困其中,得不到粮草、军械的补给,迟早覆亡殆尽。

    “不能再让坊州失陷!靳娉的兵力不足,只能固守三川驿,并以少量散兵袭击粮道。但要是坊州再次倒戈,那靳娉就是死地得生,所能做的可就太多了!”萧闯刚刚抵达雕阴山便得知了三川驿失陷的消息,“多派探马向毅帅报信。速遣大军北上,务必控制坊州,而后重新夺回三川驿,攻取直罗。我大军将在洛交、甘泉展开防御。”

    探马走后,萧闯对身边的一员将领说道:“文和,你领三千兵马继续南下在洛交驻防,到那以后将鄜州知州等一干原任官员全部锁拿拘禁,但不可伤其性命。而后只需守住城池,不必理会敌军骚扰。”

    “将军放心,文和领命!”文和,是萧闯身边最得力的虞侯雍章雍文和,环州通远人氏,年不过二十,却跟随萧闯南征北战已近五年,也是神武军中年轻一代的佼佼者。

    萧闯在雍章走后,向大军下令:“全军掉头返回甘泉!”此时对于萧闯而言,甘泉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靳娉兵力有限,夺回洛交实属困难。其实更应该在雕阴城防守,如此可缩短与洛交的距离,不至于兵力太过分散。但雕阴城小,不适合大军防守,而甘泉城未经战事,城垣完整、城墙坚固,并且防械粮草充足,又紧靠北洛水,易守难攻,即使面对七梢砲也能硬抗,防御个十天半月是没任何问题。

    “毅帅,当急速派遣兵力北上夺回三川驿,攻取直罗。”沈俊仁在金锁关安排之时,西京的王毅也得知了消息。王毅看过消息后便通知了刚刚从函谷返回西京汇报的骆常,于是骆常看过报信后便向王毅建议道。

    “毅帅,骆将军,目前我大军主力在函谷关与禁军对峙,关中各地又是新降,兰会又被武卫军袭扰,西京军尚未整合完毕,正是捉襟见肘之时,恐怕没有余力北上增援。”京兆府尹卢卓想了想说道。

    先前凭借着霍振宇的投降,原本被西京军占据的函谷关就到了神武军手里,王毅让骆常率神武军主力控制函谷关,而原来驻守的西京军则被调回到了蓝田进行整训。但西京军的事情禁军自然也有耳闻,于是此刻禁军三万大军就在函谷关外虎视眈眈。

    王毅开口说道:“靳娉兵力不足,只能固守三川驿、直罗城,必不敢轻易出击。此时最重要的便是坊州,坊州在我手中,待过的几日,西京军整训得当,自然无忧。”

    “毅帅,既如此就让金锁关的沈伯友率其部北上控制坊州。”骆常再次建议道。

    骆常的话语一落,卢卓不经意的打量了下这位神武军的副指挥使,沈俊仁在金锁关才多少兵力?这与送死有何区别?不过作为降将,卢卓并没有开口。而王毅却蹙了蹙眉说道:“事急从权!就依世恒所言,让伯友率部北上。另定靖安营为五千营,以沈俊仁为靖安营统制,赐其兵符、令旗,给予其临机决断之权,可收拢沿途溃兵并节制坊州、耀州两州军民一切事宜。”

    “毅帅……”骆常听闻急呼,可王毅却决断道:“就这样吧,速速派快马通知”

    王毅的一锤定音,让沈俊仁成为了神武军第一个五千营统制,所谓五千营,既所辖兵马不少于五千人。随着神武军占据关中,此次战事结束定会出现一大批有功的中低层武将和士卒,且融合西京军后,神武军已经扩充数倍,有鉴于此,王毅在与众亲信商议后,决定全面改变军制。

    首先是军,以都统制管辖,但无呼号、不常设,临战之时合营成军;其次军之下便是五千营,以统制管辖,为常设兵,有呼号;最后五千营下是千营、营等原有的编制维持不变。

    卢卓到仍然是老神自在,深不关机高高挂起,他新近归附可才几日,这神武军内的情况他还不是很明了,虽然看起来这骆副指挥使是让沈伯友前去送死,可是这一番言语竟让沈俊仁可以扩编出五千余人的兵马,还临时拥有了统辖两州军民事务的权利,其本心如何,未可知也!

    “来瑞、明赫,我不能留下过多兵马,只给你们一都,我心实属不安。但我已给毅帅去信,希望其早日派兵北上。这金锁关关系我军安危,自我北上之后,封关锁禁,多加盘查。这两千民壮也要善加利用,此地就拜托二位了!”沈俊仁临行之前对李麰和曲毓焕叮嘱道。

    李麰微微一笑说道:“伯友兄,金锁关交给我二人你放心便是!伯友兄可还欠我和明赫一场结义,我等定在此等候兄长凯旋而还。”

    “是啊!你、我、来瑞还有瑞和,相识甚早,却未能结成异姓兄弟,却让杨佑之抢了先。此次待你旗开得胜、载誉而归,我等必要在曲江池畔写就金兰谱。”

    沈俊仁笑道:“一言为定!”说完起身上马,对着大军喊道:“出发!”然后在马上对二人施礼后,一提缰绳,策马而出,身后两人也对着沈俊仁远去的身影,施礼道别。

    “将军,此战之后我军仅剩千五之数,已无力出击。”

    靳娉在三川城残破的军府内听着手下的汇报也是悠然一叹,这一战看似胜了,却还是让前路未知。“让士卒们好生歇息一日。明日开始骑兵沿北洛水川道巡弋,袭扰神武军粮道,其余人等加紧整修城池,我想毅帅恐怕不久就会率兵前来!另让士卒们将阵亡的将士不敢隶属哪方都要妥善处理,都是秦陇子弟,血脉相连,断不可玷污。”

    “谨遵将军令!”

    靳娉突然想到了什么又急忙吩咐道:“让折翀前来!”

    折翀,字可存,府州折家子弟,如果沈俊仁在这里说不定会想到鼎鼎大名的杨家将中的佘老太君,其实佘老太君应该是姓折,这折家可是从南北朝后期开始便世居府州,以军伍立家。

    在唐朝一种关陇军事贵族中,折家虽然不显山不露水,但是大燕崛起是靠着河北和河东的势力,折家也趁机捞的一大功劳。折宗本以振武军沿河五镇都知兵马使的身份响应燕太祖,后被封为开国府谷侯,食邑一万零三百户。

    相比于其他族中子弟躲在燕山军和晋宁军,折翀当时便选择了驻守延安的定难军,此时已是定难军中一营指挥使。

    “将军可有吩咐?”

    靳娉也不犹豫说道:“可存,现今局势你也了解,我军并无多少胜机。因此我需你前往丹州控制丹州兵马,一是可以自鄜城出击坊州;二是希望你利用你折家的关系与晋宁军取得联系,争取晋宁军西出大河,骚扰同州,为我定难军争取一线生机!”

    “请将军放心,可存定不辱使命!”折翀听后毫不迟疑的答道。

    靳娉见折翀离开,也走出了军府,望着升起的圆月吟道:“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

    感谢大家的支持,有喜欢本书的可以先收藏,之后慢慢看,同时跪求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