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唐:贞观落榜生 » 005 治标不治本

005 治标不治本

    根本问题?李二苦思不解,今天的谈话原本是想杀一杀苏士安的锐气。

    没想到这小子妙语连连,说的他们一愣一愣的,改科举,扩充学舍之法在他们眼里已经是极好的了。

    也不免让他们重新认识了眼前这个泥瓦匠。

    要说这两个方法还有问题,李二和长孙无忌一时间实在是想不出来。

    看到两双渴望答案的大眼睛,苏士安干脆直说:

    “你们想想,寒门学子除了缺少读书的地方,还有什么?”

    “书籍。”李二道,他大概明白苏士安想说什么了。

    “书籍掌握在世家手里没错,但是书店也有卖的,只是因为成本太高,买不起啊。”苏士安无奈道。

    “就没有什么解决的办法吗?”长孙无忌问道。

    “没有,眼下来看,改科举,增学舍,已经是最好的办法了。”苏士安端起一杯酒,一饮而尽,心事重重。

    他并非没有办法,降低书籍成本的办法他有,但是他不能说。

    因为动了太多人的蛋糕,比如印书的,卖书的,更主要的是世家!

    此法会带来巨大的利益,更何况眼前的张无忌和李威风是商人,难免铤而走险。

    只怕到时候,会被蛋糕不够吃的人,乱棍打死。

    他本想等考取功名以后,有了一定的实力,再来做这件事,可是他落榜了。

    那次的落榜实在蹊跷,恐怕是有人从中作梗!

    “唉~世事无常。”苏士安一连喝了三杯酒,感慨感慨。

    “有心事?”李二问道。

    “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何需他人认可!你们也帮不上什么忙,就不说了。”

    苏士安道:“不过说到科举,我倒是还有个想法,那就是武科举!”

    此话一出,二人皆惊,李二与长孙无忌也算是见过世面的人,字面意思他们自然懂。

    不过这东西,他们是想不出来的,“武科举”这三个字,本来就充满着奇思妙想。

    这苏士安简直是个鬼才!

    “有了文人治国,那就得有武将卫国,有了武科举,那就可以有武状元,武探花,武榜眼。”苏士安笑道。

    “要削弱世家,必然离不开寒门与科举,这是相辅相成的,万不能一概而论。”

    李二默点头,苏士安今天给了他们太多的惊喜,太多新奇的东西充斥着他们的大脑。

    突然,李二有种想破格让苏士安为官的冲动。

    但是理智告诉他,时机未到,还有一些事情没有查明。

    “苏小友还会作诗?”长孙无忌听到那句“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不免来个兴趣。

    “墨水不多,但也够用。”苏士安也不客气,我不会作诗,还不会抄诗吗?

    做个文抄公,岂不美哉?

    “不过今天就算了,没有兴致,改天再说吧。”苏士安就此打住。

    长孙无忌倒也理解,诗词歌赋可谓是天时地利,正所谓“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确实,不可强求。

    李二若有所思,那句“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分明是说他科举落榜之事。

    几次交谈,苏士安言辞犀利,脑子有货,不至于科举落榜。

    让他觉得那次科举大有问题,我倒有看看,是谁?敢动我李二的马子!

    “我这有个朝中秘闻,不知二位有没有兴趣?”苏士安一副奸商的表情,适可而止,卖了个关子,等着他们上钩。

    李二来了兴趣,身为大唐皇帝,还有什么秘闻是自己不知道的。

    “苏老弟,你倒是说啊,卖什么关子。”李二急不可耐。

    “这个数!”苏士安比出个五的手势。

    长孙无忌乖乖掏钱,苏士安低声道:“我听说啊,皇帝的好基友长孙无忌,房事不举。”

    李二愣在原地,这乐子可就大了,长孙无忌脸色铁青,恨不得砍了苏士安。

    这小子,怎么特么的什么都知道?我焯他姥姥!

    苏士安憋了一肚子坏水,只是想坑李威风和张无忌这两冤大头的钱。

    至于长孙无忌有没有房事不举,他也不知道,怎么?他们老哥两还能亲自去查不成?

    苏士安目送他们两离开,还不忘打声招呼,“李威风老哥,张无忌老哥,慢走呀。”

    ..............

    皇宫,宣政殿。

    “辅机,你怎么看?”李二问道。

    “这苏士安确实是个大才,是我先前小瞧他了,以为他只是个,科举落榜,郁郁不得志的泥瓦匠。”

    长孙无忌心中羞愧,确实不该带着眼关去看人。

    “不是问你这个,是房事不举之事。”李二一脸坏笑,他是铁了心要让长孙无忌出丑。

    “陛下,这这这,你让臣怎么开口呀。”长孙无忌语无伦次。

    得嘞,按照咱们这位陛下的性格,嘴上没个把门的,赶明,整个大唐都知道了。

    杀千刀的苏士安,老子咒你尿频尿急尿不尽!

    “苏士安科举落榜这件事,你怎么看?”李二问道。

    一想起那句“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还有苏士安那落寞的表情,长孙无忌顿感蹊跷。

    “按这么多天的了解,这小子就算拿不上甲等,也不至于落榜。”

    长孙无忌分析道:“那句诗,似乎对那次的科举心存怨念,更有郁郁不得志之意。”

    李二想了一会,开口道:“此事交给秦琼去查,叔宝办事我放心。”

    “别忘了告诉他,一定要秘密进行,千万不能走漏了风声。”

    长孙无忌默默记下,心说,苏士安这小子绝逼是陛下的私生子。

    竟然动用了秦叔宝去查案?查案!?这不是闹吗!大材小用。

    “陛下,还有担心的事?”长孙无忌察言观色。

    “朕在想,苏士安所说的降低书籍成本的方法是什么.........”

    李二苦思不解,干脆不想了,“小号子,宣老三样入宫。”

    小号子是他的贴身太监,老三样则是经常议事的魏征,长孙无忌,杜如晦三人。

    不到半个时辰,老三样风尘仆仆的进了皇宫。

    魏征奇怪道:“陛下这是咋了?最近怎么喜欢大晚上议事?”

    房玄龄悄咪咪道:“莫非是和皇后娘娘闹矛盾了?他怕老婆,你们不知道吗?”

    “莫不是以议事为借口,实则是想避开皇后娘娘,也好那我们当个挡箭牌。”

    杜如晦与魏征面面相觑,咱们这威武的陛下,还有这事?

    三人不约而同看向了带路的小号子,希望他能证实此事。

    小号子心里妈卖批不断,你们三说你们的,别特么的看我呀,我可遭不起这砍头的罪。

    不一会,宣政殿到了,李二笑吟吟的看向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