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此乃天意 » 第二章施主请留步

第二章施主请留步

    在灵寰域中央有一处灵气充沛的地界名为云梦大泽,其内洞天福地如星罗棋布,更盛产药芝灵禽,长生道的山门少华山便隐于此地。

    少华山胜景巧妍,风光瑰丽,共有十八峰,而玉虚峰作为少华山的第九峰,向来风景独秀,巍巍高耸,云腾雾蒸,有碧泉琼阁之景,望之气象玄妙,似能揽月驻云,长生道八观之一的玉虚观便坐落于此。

    九月初九卯时,玉虚峰其上云雾缭绕,一声清亮的鹤唳远远传来,久久不息。

    玉虚峰前,一名低眉顺眼的道童恭候在观前,似是等候已久,约莫不到一炷香的功夫,只见从鹤背上下来了一位样貌不俗的男子,他身着玄色长袖道袍,唇红齿白,面容之上隐隐浮现一层玉色,显然乃为道行匪浅之人。

    道童目睹江衍到来,向前躬身道:“师兄,荡宇峰的浮屠真人就在殿前等候,想来与你有要事商议。”

    江衍理了理衣冠,点头道:“前方带路吧!”

    “是。”

    道童恭敬一礼,便领着江衍径直步入主殿,主殿之内,浮屠真人早已在此恭候多时,见江衍到来,他双目微微睁开,拂尘一卷,道:“不知师侄唤贫道前来所为何事?”

    江衍回礼,恭敬道:“不敢,在下本不愿打扰真人清修,奈何有一事需得求真人相助,还请真人海涵。”

    “哦?何事如此棘手,竟然使你越峰相报。”浮屠真人饶有兴趣地问道,脸上露出一副和善笑容。

    “此事说来话长,还请真人亲自与他一叙。”

    江衍默念法诀,就将乾坤囊祭了出来,须臾,乾坤囊轻微一抖,一阵玄光掠过,苏卿凭空落地。

    大殿上的光线显得格外的刺眼,苏卿意识一阵恍惚,半天才回过神来,他讶然发觉周围环境不再是虚虚茫茫,混沌一片,而是一座气象不凡的大殿,一侧还有一白须老道带着好奇的目光上下打量着他。

    苏卿注视着这老道,眼前一亮,笑道:“晚辈拜见浮屠真人。”

    “嗯?你认得贫道?”

    浮屠真人神色微凝,沉着脸问道。

    江衍神色也严肃了几分,眼眸之中多了一丝慎重之色,据他所知,浮屠真人主修的功法乃为三生忘川决,此等神通乃为荡宇峰的不传之秘,其中有一种真法之变“忘川”颇为玄妙,能使无关人等彻底遗忘浮屠真人的音容体貌,因此九州之人知晓浮屠真人名讳的人极少。

    震惊之余,他的心思也活络起来,他料想苏卿此人并非只是个寻常的邪修,来历不凡,不可以常理度之。

    苏卿拱手一礼,正色道:“晚辈是在梦中见过真人仙容,并不作真。”

    浮屠真人沉吟起来,用审视的目光打量了苏卿几遍,最后对着江衍说道:“如我所料不差,师侄是想贫道施展问心言来审问此人。”

    江衍连忙点头谢过,道:“正是,此事有劳真人了。”

    问心言此诀乃长生道不传之秘,千年来让无数修士头疼不已,此决可牵动灵丝突破修士心神,使修士处于一种半梦半醒的状态,将其心神完全裸露在施法之人面前,若是修为不高于施法之人,只能任人宰割,毫无抵抗之法。

    但此法亦有破解之法,毕竟法为人设,能为人所用,亦能为人所解。

    苏卿心下不由暗忖,若非浮屠真人是个不小的配角,否则自己当初也没有闲功夫琢磨出问心言的破解之法。

    浮屠真人神色肃然,眸光收敛,似是陷入了一种奇异境界之中,他手中法诀一掐,随即光芒一闪,一条若有若无的灵丝便出现在虚空之上。

    他向前一指,灵丝顿时缠住了苏卿,然后深深陷入其身躯之中,苏卿双眸适才也黯淡了几分。

    “姓名,籍贯?”

    “苏卿,江陵人士。”

    苏卿老老实实不再动弹,双目无神,看着极为木愣,倒像是失了灵智了。

    浮屠真人松了口气,继续问道:“江陵行凶之人可是你?”

    “非也,乃为家父。”

    浮屠真人了然一笑,正如他所料,真凶另有其人,于是他追问道:“你父何人?”

    “长生道玄元尊上。”

    话音刚落,大殿之上立即变得鸦雀无声,浮屠真人脸皮抽搐了一下,心下有一股惶恐之意传来,他颤声问道:“可是玄云老祖?”

    江衍闻言也是一惊,但还不至于如此惶恐,他将心神定住,双目毫不回避地盯着苏卿,隐隐有些不安。

    “正是。”

    苏卿神情显得有些僵滞呆板,语气也甚是生硬,可就这句没有带有任何感情的话,恐怕整个九州都会因此震动。

    浮屠真人听完后来回踱步,当即撤去了神通,望向苏卿的目光里充满了复杂之色。

    江衍也目光复杂地望了张衍一眼,也不开口,叹了声,噤声不语。

    苏卿略显幽怨,很是委屈地言道:“莫要与外人言及在下的身份,家父早有嘱咐,为人要谦逊随和。”

    浮屠真人只能报以苦笑,他万万没有想到此番审问之后竟寻出了一位仙门二世祖,他无奈摇头,对苏卿道:“老祖游历九州已有千年之久,不知老祖可还安好?”

    浮屠真人倒底也是个聪明人,略一琢磨,就将江陵之事刻意略去,就算玄元老祖屠尽千万人又如何,这世界的道理是相通的,无人会冒大不韪去追问一二。

    苏卿脸上似笑非笑,看了浮屠真人一眼,道:“家父仙体昌盛,真人不必担忧。”

    浮屠真人努力挤出一丝善意的微笑,点头道:“既然小祖机缘巧合之下来到了长生道,断不可无其身份,我这就前去禀报掌教真人,请小祖稍作等待。”

    “真人且慢,我欲前往荡宇峰浮屠狱一观,不知此事是否有所唐突?”苏卿出言挽留,说出了他来此的目地。

    而江衍上前一步,拱手道:“请小祖大可放心,此行就由在下陪同小祖前往。”

    “以师侄真传弟子的身份,荡宇峰无人敢对小祖不敬,再加上贫道一块令牌,小祖可在荡宇峰横行无忌。”

    浮屠真人从身上取出一枚玉石令牌递给了苏卿,苏卿将令牌持正,晃了晃,谢道:“晚辈多谢真人赐宝。”

    离开了玉虚峰,仙鹤过了数十里栈道,约摸半个时辰之后,便来到了一座山势相对较于平缓的山峰之上。

    “长生道共有十六峰八观三殿七下院,而荡宇峰受浮屠院管辖,戒备森严,即便有我带路,但小祖也不可乱来,以免徒生误会。”

    落地之后,江衍事先嘱咐苏卿,语气并没有商量的意思,但还未待苏卿有所动作,一道清朗的声音从他们后方传来。

    “施主请留步!”

    迎面而来的是一个眉清目秀的小和尚,他穿着一身干净的木棉袈裟,额前烙有一道六瓣莲花印,面容一片安然宁静,不由让人心生好感。

    “在下太虚观江衍,见过弘忍师父。”江衍微笑拱手行了一礼,语气颇有些尊重之意。

    弘忍双手合十,望着苏卿,缓声行礼道:“施主功德深重,可愿皈依佛门?同小僧共参佛理。”

    苏卿并未作答,目光越过弘忍看向了江衍,大有询问之色,江衍稍作思忖,回道:“前段时日,小雷音寺前来我派谈玄论法,弘忍师父道法高深,特地留下多呆几日,以便交流印证。”

    苏卿大致明白前因后果之后,望着弘忍小和尚郑重的目光,面带歉意道:“我乃为大奸大恶之人,夜御十女,生啖人肉,若是列入小雷音寺的门墙,这对佛门的清誉来说,都是极大的玷污。”

    弘忍听闻此言微微一怔,随即面露慈悲,庄重说道:“佛渡有缘人,佛主尚能割肉喂鹰,佛门为何不能引渡施主!”

    苏卿一笑,走了两步,在弘忍面前站定,认真道:“可否听在下讲桩往事?”

    “施主请讲!”弘忍袈裟一摆,净洁杂念,便在青石处盘膝坐下。

    苏卿也很是随性,长袍下摆一撩,便拉着江衍一同坐下,轻咳一声后,这才悠悠开口道:“在很久很久之前,遥远的东方有一个天朝上国名为华夏,在华夏靠南的长沙县内有一位誊抄文章为生的书生,书生在写作一途上颇有造诣,可碍于灵感,迟迟未曾动笔。”

    “某一日,书生偶得名笔,心有所感,便灵机一动,遂作一书。”

    “在他书中,有一僧人天生烙有莲花印,生来霞光笼罩,瑞兽清鸣,不到三岁便被佛门引渡,以众僧为师,视为天生佛子。”

    弘忍眼皮低垂,似在思虑,回道:“后来如何?”

    苏卿默然片刻,叹息道:“那僧人转道入魔,屠戮同门,为祸世间,终成莫大的罪孽。”

    弘忍双掌缓慢而坚定地靠拢在了一起,平静说道:“此乃书生幻想,不可深究。”

    苏卿正色道:“书生曾经梦见了蝴蝶,敢问大师,蝴蝶是否为虚相?”

    “梦境乃为幻障,自然是假。”

    弘忍想也不想,淡声回答。

    “倘若是蝴蝶梦见书生,书生是否为虚相?”苏卿抬起头,直视着弘忍眼睛,弘忍沉默了下去,他本是机变之人,可这一时却被问住了,不知如何作答。

    苏卿不愿说破,并未追问下去,而弘忍双目清明,神色有了一丝了然的意味。

    他最后对着苏卿郑重地行了个大礼,道:“小僧必会终生侍奉我佛,我佛慈悲,种如是因,收如是果,一切唯心造。”

    苏卿摸了摸身上,取出了纸笔,写下几字上去,再将其递给了弘忍,认真嘱咐道:“山穷水尽之时,请君一观!”

    弘忍郑而重之地收好纸条,大步往山间走去,须臾便消了身影。

    苏卿怔怔看着弘忍的背影,忽然觉得嘴中有些苦涩,这世间正邪对立,有时候进一步为魔,退一步为佛,而谁为佛,谁为魔,说到底只不过在某一个人的一念之间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