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大末王 » 第四章 蛟龙 道僧

第四章 蛟龙 道僧

    当夜,巫山山脉西向,黔酩州印江县,黄土村马池坝峡涧。

    桥连西岸枫香溪木佬云村,北临藏兵洞,迎高山源流水,南俯天生桥,水出沟谷与印江河汇聚注入黔江。

    这里壑谷森森,巉岩峻峻,在两山夹持的沟谷中,伫立着一座残破的天马桥。

    天马桥下方沟谷河流中,一条体长有二十丈、宽三丈、似蛇非蛇的生物在河流深处游荡。

    它的颈子有着白色的花纹,胸是赭色,通体幽蓝,腹部生有一利爪,在游至桥前时浮出水面,水面上的黑夜遮掩了它的身形。

    它虽然知道自己天赋异禀,仅用这几年时间就可以在深潭中蜕变化为蛟龙,但当看到天马桥下方悬挂着的那柄铁剑时,发现自己还是会心生惧意。

    这柄铁剑当地人称“斩龙剑”,这座桥还有个别称名为“悬剑桥”。

    光阴已经过去了一甲子春秋,可蛟龙一看到这座天马桥,脑海中就会浮现出六十年前这里曾发生的一幕:

    当时这座天马桥下方悬挂着两柄铁剑,那年天降大雨,山洪瀑发,还是大蛟的它和一条雄性蛟龙由此而过。

    见桥拱正中悬挂着两柄长短不一的铁剑,便盘卷于峡涧,想堵水翻桥而去,奈何当时河床至桥顶高达百米,水漫沟壑,谈何容易,只得冒险于桥拱穿越。

    雄性蛟龙在对大蛟低吟一声后便一龙当先向桥拱下方穿去,那柄长的铁剑恰在此时掉落,直直刺入蛟龙身,龙走剑亦去。

    大蛟在看到那条雄性蛟龙被古剑刺入蛟身后带着剑顺水而去,惊得它逆流而回,六十年里盘踞深潭未出半步。

    在大蛟想来,自己都能由蛇化蛟,那这座桥下的古剑也应该具备灵性才对。

    如今它已经化为蛟龙,虽说走蛟的过程中已把身躯上异常坚固的鳞片随着外皮一起退掉,新鳞还未长出。

    但并不妨碍它突破后那爆增的自信心,打算趁着夜色的遮挡快速通过这座悬剑桥,汇入大江,化为传说中的应龙。

    蛟龙昂着脖颈看着上方的天马桥,直到脖颈开始发酸疼痛时,它决定不在干耗下去,双眼又深深的望了一眼桥拱下方的那柄铁剑,既然无望堵水翻桥顶,那就潜水至最深处。

    “昂——!”

    蛟龙好似在为自己打气,又好似与世决绝。

    蛟头猛的钻入水中,潜入沟谷的最深处,一鼓作气奋力穿梭在河底的奇岩怪石中,身躯急速游荡。

    锋利的沟底石块在它硕长细嫩的蛟身上留下一道又一道深浅不一的伤口,瞬间浸红沟谷内成片的河水。

    “哗!”当水面破开的声音响起,蛟龙透过夜色回转蛟头望着后方那若隐若现的天马桥。

    “昂——吟——!”

    一声疲惫带着激动夹杂着一丝后怕的长啸龙吟声后,蛟龙顺着河流拖着满身血肉外翻的蛟身向前方的黔江游去。

    它的龙吟声惊的河内的巨物们纷纷避让,但在它游走后,一只只巨鱼虾蟹疯涌过来贪婪地吸食着水内残留的蛟龙血液……

    …………………………

    炎国地大物博,在末世前就是人杰地灵之地,不乏小隐隐陵薮,大隐隐朝市的奇人异士。

    武极山,古有“太岳”、“玄岳”、“大岳”之称。位于荆州西北部郧阳府境内。南望原始丛林林农神架,北临高峡平湖江丹口。

    此时山中一座隐蔽的道观大殿内,真武大帝画像下方;一位老者道长、一名青年道人、一个少年道士环绕着盘膝坐在蒲团上。

    老者道长八十有九,鹤发童颜,身穿黄色大襟,头上戴的是用青布做成的布带,端头用优质木雕成太极八卦扣相互衔接的幅巾,脚上穿着鞋底较厚的朝鞋,现为武极观观主。

    青年道人面容质朴,一双眼睛及其明亮;穿着多层粗布缝制,显得笨拙厚重的衲衣,头戴庄子巾,脚上是一双古朴轻灵的青布圆口鞋;

    他现年二十五岁,名叫方有道,为武极观第一百九十七代弟子。

    少年道士叫张元清,才十四岁,剑眉星目,未带头巾,束发,穿着一双自己做得双脸鞋,还在鞋帮部位绣上了云头图案(意在超凡脱俗);

    身上穿的是蓝色大襟,一双黑白分明的大眼睛充满着灵性,他是武极观第一百九十六代弟子。

    老道长透过大殿看向道观外,双眼如堪破世间一切,回头对着青年道人声音沧桑低沉道:

    “有道!近来农神架外寇汇集,也有灵兽运势而生,你即刻起身带领你的师弟们背剑下山到达老君观,此次要量力而行,元清可跟随。”

    青年道人和少年道士在老道长话落后,都起身恭敬施礼回应:

    “是,师父!”

    “是,师兄!”

    在二人离开大殿后,老道长独自一人站在空荡的大殿中轻声自语:“源也,祸也,战也!”

    ……………………………

    与此同时。

    梓州岩华寺,位于九龙坡区大老山,因寺南侧有岩华洞而得名。岩华寺岩石高百丈,形状像笏,寺内外“松竹修茂”十分幽邃。

    寺内,大雄宝殿内释迦牟尼的佛像下方。

    刚过耳顺之年的方丈永心法师,身穿佛教古来祖师大德所制定的标准黄色僧服,看着下方一众武僧,走到一个前排身穿灰色僧衣,僧衣胸口处还有一点藏青色的武僧说道:

    “本木!”

    “弟子在!”名为本木的武僧两手相合于胸前,掌心相对,十指并拢看齐斜向上,合十向方丈恭敬回应道。

    “你来寺里有多少个年头了?”永心方丈看着面前魁梧的武僧发出询问。

    “回方丈,弟子三岁时被至善大师带回,至今在寺里已有二十二个年头。”本木武僧脑子里计算了一下,声如洪钟的回道。

    “你现在金刚经修到几层?”永心方丈继续问着。

    本木武僧再施一礼,说道:

    “回方丈,弟子金刚经早在两年前已进入第四层,达到了十鼎之力,可以力举万斤巨石。”

    永心方丈听到本木已到金刚经的第四层后,脑袋不由轻点了一下,心中盘算:

    本木从小在寺里长大,对寺里的忠诚不用说,外出自保的实力也有,在加上至善师弟的极力推荐……

    永心方丈想到这,回头看向身后年近六十却无一丝老态的至善师弟,见师弟双手合十向自己施礼后;

    他又看了一眼另外两名垂眉低耳的师兄弟,才转过头看着面容憨厚的本木武僧,心中确定了此次出山带队的人选,遂及开口:

    “十八武僧听令!”

    下面一众武僧神情一肃,双掌合十。

    永心方丈宏亮的声音传至大雄宝殿的每个角落:

    “世间都传,乱世菩萨不问世,老道背剑救沧桑。”

    “现荆州农神架外魔汇聚,战世初显;此次由本木带领你们一众师兄弟出山,望你们多多救死扶伤,功德无量,以证菩萨不问世之缪言。”

    “尊方丈命!”一众武僧在方丈话落后,躬身向永心方丈施以佛礼,方丈也双掌合十同身后的师兄弟们向一众武僧回礼。

    礼毕后,本木武僧则顶着铮亮的脑袋上前一步,对方丈小声问道:

    “方丈,您刚才说救死扶伤中的扶伤我们都会,可救死…我!不会啊?”

    方丈闻言一愣,随后气急:

    “救死都不明白?平时经文怎么念得?你怎么这么二!”说完方丈回头瞪了身后至善大师一眼,一甩袖子,转身向大殿后侧走去。

    本木看着吹胡子瞪眼走了的方丈,抬起自己满是老茧的大手摸着自己铮亮的脑袋,把一层唾沫星子不留痕迹地擦拭掉,转头眼巴巴的望向自己的师傅。

    至善大师看着本木武僧,轻叹了口气,心道:这个徒弟哪都好,就是脑子有些木纳,怪不得当时老方丈看他一眼后就给他赐法号为“本木”。

    至善大师想归想,但看到徒弟迷糊的样子还是出口解惑道:

    “本木,救死不明白先不用去想了,做好扶伤就行。你此次带队出山,要好好表现,遇见精怪级的巨兽,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避;师傅年纪大了!”

    至善大师话落,略有深意的拍了拍本木武僧的肩膀,转身向大殿后侧追去,他还要去好好感谢他的方丈师兄。

    大殿内,本木武僧在听师傅说完,似有所悟,低声喃喃自语:

    “师傅说救死可以不用去想,那功德也要放一边,只剩无量,合起来就是扶伤无量,意思是说此次出山要扶伤者无数……?”

    回头看着一众师弟都是若有所思的点头附应,本木武僧便坚定了心中的理解,带着一众师弟离开大殿,开始收拾行囊出山问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