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长风破浪总有时 » 第二十一章 那些看似不经意的小事(增)

第二十一章 那些看似不经意的小事(增)

    8月上旬,管明臻终于处理完工作打道回国。

    作为公司董事长,虽然她因为身体原因已逐渐退出公司具体业务管理,但目前来说集团对外事务基本还是她在打理,无它,没人能完全接手她的工作。她也想做甩手掌柜,但现实情况不允许。

    自打创业初期她意外怀孕,在最艰难繁忙时刻生下了女儿管弦乐,身体就有些不太好了。这些年她一直有退居幕后的意思,只是苦于找不到合适接班人选。一帮专注于搞技术的大老爷儿们,做着2B业务,和政府和客户和关联企业还有合作商打交道却是一塌糊涂,她不忍心夫妻俩的心血因为这些而陷于困境,拖着疲累的身体一边继续打理着外务,一边培养接班人。

    许成作为创世团队成员之一,跟在她身边多年,对外纵横捭阖,长袖善舞,极其擅长讲故事,在一众闷头搞技术却不擅长应对媒体和外界的高管里显得出类拔萃。虽然常常一不小心就嘴瓢,被行业分析师和媒体记者当真,常常引发出误会或者骂战,但不可否认的是,确确实实让闻讯科技的影响力上了一个台阶,说不上好坏,但至少已经有了姓名。

    现在,他已成为闻讯集团的对外技术发言人。

    但,她始终无法把身上重担真正交给他,此人,心眼儿极其小,难当大任。要想真正扛起集团对外大旗,大气,有大局观,要凌驾于一切之上。许成做不到。

    况且,面对媒体你可以随便画大饼讲故事,但是作为2B企业尤其是科技公司最重要的一环,是面对政府关系和各种国际行业标准机构,这是严肃严谨又认真的事情,容不得半点含糊。

    相较于闻迅他们在业务领域谈论接班人,其实真正最需要接班人的是她。

    而正是因为伤身早产生下了女儿,所以她更能共情身体不好但工作繁忙的人,对同是早产身体不太好的向天盏就多了几分工作关系之外的对晚辈的疼爱。

    这位商场上的女强人,对于视作子侄的向天盏提出的离职,到现在一个多月了都不敢相信是真的,一想起就是种茫然无措的感觉。就连和向天盏的约饭,都因为各种原因到现在还未履约。

    她其实对于闻迅、邱志杰和向天盏三人之间的纷纷扰扰很清楚,对于三个人的秉性也很清楚,大概正因为此,她一直以为他们只是关起门来内斗,只是战略和业务上的分歧——事实上,这几年表现出来的的确如此。

    她因为身体和工作的原因,对于一些事情也是有心无力,只要不是不可控,男人间的事情他也懒得管。

    三角关系从来都是最为稳定的存在,相互制衡共同稳固,她从未想到最先打破平衡的是最年轻的向天盏。假以时日,整个闻讯终究是会交到他手里的——她自己的俩子女她清楚,女儿管弦乐还小,儿子闻斯年那可是……从小沉迷艺术不可自拔,对任何科技和商业上的东西不感兴趣。她早已规划好,自家子女担不起大任那就职业经理人接棒,他俩拿股份吃家族信托基金,安稳做个富贵闲人,别来霍霍基业就好。

    她最理想的集团接班人就是向天盏。聪明,果敢,赤忱,一往无前,且知根知底。没有比他更适合的了。

    只是事情果然发展到她不可把控的地步。管明臻默了默。

    她处理完手上的文件,看看离下班还有点时间,拨响了向天盏的电话。

    “管姨,回来了呀。”电话响了一会儿才接起,听筒里传来向天盏轻快的声音,“啥时候有空,见个面吃个饭吧。”

    管明臻看了下日历,想了想说,“行吧,那就择日不如撞日,快到下班时间了,一会儿Iris见。”

    Iris餐厅是闻讯集团的首家高级餐厅,挂在明臻商务旗下,位于闻讯总部的培训中心区域。虽说是集团自家餐厅,但只有两个专属的包厢,一个管明臻的,一个闻迅的。其余需要用到的,都必须按规矩预约。

    由于来闻讯总部参观或议事的全球VIP客户越来越多,客户接待工作也越来越细致,管明臻索性花了大心思弄了个高级餐厅作为门面,目前仅作为内部VIP客户接待用。后续倒是有计划要做大,开遍整个集团所有地区部,只是她已没有那个精力。后续的事情,还是交给后来者去做吧。

    向天盏赶到餐厅时,管明臻已经坐在里面点菜了。

    看着向天盏推门进来,温温柔柔地笑着,“阿盏,快来,给你点了你爱喝的鸡汤,还有你喜欢的杭椒牛柳。最近新来的一个大厨,做的牛柳特别滑嫩……”

    管明臻絮絮叨叨地说着,向天盏有那么一瞬仿若回到家里。母亲和姐姐也是这般招呼他吃饭。

    他其实对吃食并没有特别的喜好和执念,这些都是小事儿,果腹就行。大概因为身体不好,母亲在他小时候就叨念着要他多喝鸡汤补补,这么多年来也就习惯了,于是当有人问他爱吃啥时,他都是脱口而出“鸡汤”,省去一堆思考这些琐碎事情的麻烦。

    那时候,鸡汤还是真正的鸡汤。

    向天盏尊敬地喊了声“管姨”,在她对面落座。

    管明臻仔细端详了他一眼,笑着说道,“看来这个假休得不错,脸色好看了不少……胖了一点?”

    向天盏笑着点点头。休个假,胖了近十斤,整个人没了从前那种苍白感。虽然依旧瘦削,但是容光焕发了不少,可把他家里人给高兴坏了。

    “出差还顺利么?”两人拉家常般开始聊着近况,向天盏的辞职还未正式生效,甚至连电子流审批都没过,所以聊着工作倒也不忌讳。

    “还行,供应商另外介绍了欧洲几家律所,我全部见了一圈,都是对知识产权这一块非常厉害的。”管明臻也心无芥蒂地答着,“所以才这么晚回来,我还以为一周多就能搞定呢。”

    两人都默契地笑了。

    这些年来,他们的出差从来都是归期不定,十有八九都会因为这样那样的缘故归期一拖再拖,对业务重点区域航站楼的熟悉程度估计超过对自家小区周边设施的认知。

    没有人的成功无缘无故。

    “集团法务这一块还是得加强,我们做得还是不够,这几次的大跟斗,教训还是蛮多的。管姨,集团要做大做强,后续还是得招揽些英美法系的人才,尤其是知识产权领域。”向天盏犹豫了一会儿,到底还是说了些建议。

    这从来都不是他的范畴,他几乎从未干涉过。对于不属于他业务领域的事情,其实他从来不过问,他一直坚守不过界的原则。

    他当然也知道这些在管明臻的计划中,他只是在表达他的支持。

    “我是有这个想法,只是这样的人才很难找,闻讯之于他们也不会是最好的选择,”管明臻非常冷静,对现状从来不盲目,“不说这些了……说说吧,为什么要辞职?真的非走不可吗?”

    向天盏垂眸,看着眼前茶杯里浮起的茶叶片片,沉默了一会儿道,“确实有些累了,不想再这样下去,换个环境吧。”

    语毕,是更久的沉默。

    良久,管明臻打破沉默,“这些年来,你们之间的恩恩怨怨我也知道些,你们男人之间的事情我不便插手,但到底大家都是围着业务转的。阿盏,不管你信不信,我是有计划把集团交给你来打理的。”

    向天盏沉默地点点头。

    不同于外界打趣般的接班人一说,他知道管明臻是认真的。于公于私,他都是管明臻眼里最佳选择。

    管明臻夫妻俩就一子一女,儿子刚十八岁,十岁出头就满世界溜达,9月份才去的国外念大学,哦,学的艺术。才十八岁已志向明确,立誓要做名闻海内外的大导演,对继承家业毫无兴趣——只要钱给够,够他实现梦想拍自己想拍的电影就行。

    总之就是,公司管理他不干,但该他的钱不能少,猴儿精的跟什么似的。

    而女儿管弦乐还没满十岁呢,且因为早产,养得比较娇气,夫妻俩更是舍不得她以后吃管理公司的苦,除非后续她自愿。就目前来看,也是希望渺茫。这些年因为两人工作忙碌,女儿大多数时间是在外公外婆那里,更是恃宠而骄,想要星星不给月亮的那种。以后八成也是个难伺候的主儿,还是不要抱太大继承家业的期望。

    夫妻俩深知自家子女的德行,接班人大抵就得找职业经理人,他们拿股份就好。

    至于子侄,有能力者可以雄踞一方,但是接班……还是算了吧。家族内斗血淋淋的前车之鉴可不要太多,她期待的是集团稳中向好,后辈平安喜乐,万不能因为这些赔了夫人又折兵。

    所以从一开始考虑接班人问题时他们就没打算在子侄中选。

    而职业经理人,空降的肯定不如自家培养的来得顺手。无论是对企业文化的认可度,还是对集团员工的影响力,向心力,凝聚力,空降的和自家培养的都不可同日而语。

    管明臻真正开始考虑接班人问题其实也就这两年,而闻迅,估计他心里压根儿还没这个概念,觉得自己还能再战五十年。

    她这两年,精力明显不济,到底是从前几年亏空太多,而集团发展也趋于稳定,她就有了隐退的意思。而丈夫闻迅,50年生的人,今年也已52,开春就53了,不管承不承认,这个年纪必须得真正考虑接班人问题了。谁也不知道,意外和明天到底哪个先到来。

    而接班人要培养,要忠诚,要做到有备无患,这其实是个漫长的过程。

    所以她是真正地在心里已认可把向天盏当接班人培养的。这个年轻人有着极为优秀的品质,聪明,上进,坚定,无畏,对于自己的专业领域有着无限热爱,并愿意为之奋斗。她相信,如果闻讯交到他手上,一定会更加辉煌灿烂,而不是分崩离析。

    只有他能让她有这个信心和放心。本来还有个planB,陶成蹊,可惜大半年前已离职。而她万万没想到,仅仅才大半年,她的既定方案planA都要离她而去了。她是真的有些心慌。

    只有坐上了这样的位置,真的操心了这样过万人的大集团,才知道要培养个合格的甚至能带着集团更上一层楼的接班人有多难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