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行侠仗义从成为赘婿开始 » 第十四章 归国

第十四章 归国

    解决完内部矛盾,孟游继续催促队伍前进,他们深入敌境,现在想要出来,颇费功夫,现在离边境还剩一天的路程。

    但他却不敢有丝毫放松,行百里者半九十,没有跨过边境,危险便时刻可能出现。

    又过了半日时间,孟游看见远方狂奔回来的斥候,心中暗道不好。

    或许是怕什么来什么,那斥候还没到面前呢,就听见他那慌乱的声音:“鞑子杀过来了!”

    “鞑子有多少人?离我们还有多少里?”孟游一把拽住斥候,硬生生将他掼下马。

    “不知道。”那斥候似是被吓破了胆,一问三不知。

    孟游无语凝噎,他回头看去,发现整支队伍都乱掉了,甚至有几十个人吓得掉头就跑。

    他怎么也想不明白,明明前几天还是以勇猛著名的边军,不说一汉当五胡吧,至少也是一汉当两胡,现在怎么就变成这个鬼样子了呢。

    摇了摇头,他现在唯一能办到的,就是率领那些还有勇气一战的人,打烂前来的鞑子。仅仅是打败还不够,只要有鞑子远远吊在他们后面,就只会有更多的鞑子前来围剿他们。

    “拿起你们的刀来!你们不想回家吗?你们不想家人吗?现在家就在前面,你们却不敢走了,让鞑子见着了,不得笑掉大牙?以前的你们凑够十骑就敢追着鞑子一个百户杀,现在面对一群不知道是什么杂牌部族的鞑子却吓破了胆?”孟游的吼声响彻到整支队伍:“今天,我就要带着你们杀出一条血路来,诸将士,杀!”

    “杀杀杀!”

    零乱的喊杀声响起,士气好歹提回来一点。

    非常不巧的是,来袭的鞑子可不是杂牌部族,而是鞑子部族中能排进前五的科尔沁部。或许这是命中注定的罢,孟游率众灭掉的部落多是科尔沁部的,这群鞑子一回到老家,就发现老婆和孩子都没了,恨不得手刃仇人。于是整个部族的人都在边境线游荡,很容易就逮住孟游众人。

    这支科尔沁军队领头是族长的大儿子,图尔斯。

    这人自幼勇武过人,三岁就敢与牛犊角力,七岁被收入蒙古金帐,师从蒙古国师“不言公”阿洛迪,一手“海东青枪法”少有人敌。

    这次他也是气急了,他帐下向他上供的三个部落一下子被灭掉了两个,让他损失惨重不说,他手下的蒙古人纷纷要求他出兵,如若他不来复仇,他手下的蒙古人就得和他离心离德。

    此番他率领两千族人和四千奴隶,守在边境线,一收到暗哨消息,便火速杀向孟游众人。

    孟游的队伍动了起来,骑兵只有动起来才是活的,静止在原地等敌人过来的骑兵连步兵都不如。

    孟游手上拿着几根头部磨尖了的铁棍,他准备把铁棍当短戟般掷出去,自从他上次用了这东西之后,发现这玩意真好用,以他的气力,短戟射出去不比箭矢慢多少,而且又能破甲,除了不能携带太多之外,没有别的缺点了。

    传闻古之恶来典韦就会用这东西,现在他也会用了。

    队伍奔袭不过一刻钟,就能远远看见鞑子的军队了,顿时,整支队伍的速度不约而同地降了下来。

    “不要减速,减速就是个死!”孟游不但没减速,反而加速往前冲去。

    鞑子的弓箭手射了一波箭,队伍直接降到龟速——并没有多少人伤亡,距离又远,而且大宁骑兵多数着甲。

    他们太怕了。

    “着!”孟游一戟射出,直接捅杀一个鞑子,但他看也不看,依次将所有短戟掷出。

    “好胆!”图尔斯舞着枪打飞几根短戟,但还是有五个鞑子死于非命。

    此人好大的力气。图尔斯暗暗心惊,他不过是接了几根短戟,手竟然略微有些麻。

    或许是孟游的勇武感染了将士们,又或许是死去的鞑子让他们不再恐惧,又或许是他们终于回忆起了往昔的光辉,大宁骑兵们终于冲起来了。

    三千多大宁骑兵跟六千多鞑子兵相撞,两侧瞬间就被撞得队形大乱,而中间主将在的位置,却是凿进去半分,孟游一马当先,和图尔斯交起了手。

    孟游一刀砍出,主打的就是一个力大砖飞,手上的马刀一下又一下地抡在枪杆上,把铁木做的枪杆砍出几道痕迹。

    图尔斯确实憋屈不已,他的“海东青枪法”是以静制动,要求的是身心眼配合,如同草原上的猛禽一般在敌人身上找出一个破绽,继而一招制敌。但现在自己被压着打,身体被对手强行带动起来,一身好功夫完全使不出来。

    孟游可不在意这些,军中学习的制式刀法为了适合大多数人,讲究的就是一个变通,在基础招式上各种变式,只要能够护住自身要害和能给敌人造成伤害,那就是好刀法。

    他手上的刀就快砍卷刃了,那一重又一重,好似波浪的力道传来,图尔斯终于是脱力了,手上的枪被震了出去,两手空空的他还一脸懵呢,孟游就朝他毫无阻挡的头一刀砍去。

    然后,他的左眼就看到了他的右脸,他的右眼就看见了他的左脸。

    原来我的左右脸不对称啊,这是他最后的明悟。

    “敌将已死!将士们,杀光鞑子!”孟游抓着图尔斯的两半身子,高高举起。

    鞑子刹那就奔溃了,在他们眼里,孟游就好似那传说中恶魔,杀人如麻的“蟒古思”。

    反观大宁骑兵这边,却变得士气如虹,他们又变成了那群一汉当两胡的大宁骑兵。

    三千余人,将所有骑马的鞑子正规兵全部杀死,光孟游一个人杀的就有一两百人,杀得他刀都卷刃了。

    那四千鞑子奴隶军,有的逃得远远的,有的跪伏在原地,双目紧闭,口中念念有词。

    “哈哈,头儿,他们求你别吃他们嘞。”一个懂鞑靼语的骑兵听懂了这些话,哈哈大笑地给孟游复述。

    孟游也是有些无语,自己怎么就成吃人恶魔了呢?

    “别耽误功夫,虽然他们是奴隶,但说不得会向鞑子透露我们的位置,离边境只剩下半日距离了,速速前进!”

    接下来的路程一路平安,当他们进入边境时,看到那熟悉的哨所,所有人都大笑起来。

    大笑过后便是一场大哭。

    哭袍泽,也是哭自己。

    孟游抱着怀里的两个瓦罐,也是一股酸涩涌上心头。

    打得甚么战?一场糊涂战。

    ……

    战争过后。

    清点名册,正兵战死、失踪七千五百二十六人,辅兵战死、失踪五千九百零六人,民夫死亡、失踪一万余人——多数民夫是自己跑回来的。

    本朝少有之大败。

    但皇帝也没派人来问责,皇帝正被他的亲叔叔清君侧呢,哪有闲工夫管这边疆事,宁王手握三大毫无损伤的羁糜卫所,很自然地收回大宁都司的兵权。

    宁王大度得很,给战死士卒的家属许多抚恤,粮食和棉衣不要钱一样地派下去。

    孟游躲在暗处,面无表情地看着贾长史清点着棉衣和粮食。

    ……

    魏乐桥高兴得很,用投名状成功将自己划入燕王的派系,现在燕王都快赢了,他觉得自己赚大发了。不对,不能叫燕王了,要叫皇帝陛下,也就是这几年的事了,早点改口早点适应。

    他越想越高兴,自己还白嫖了鞑子五百两金子——鞑子被孟游搞得家宅不宁,后方大乱,让他们错失了南下劫掠的最好时机,等他们真正准备南下时,宁王早就收归兵权严阵以待了。

    鞑子没有南下,那么他就不算叛国,这个死太监心里想着。至于战场上枉死的那些将士,那是他们自己学艺不精,被人杀死也怨不得他。

    他真的好高兴啊,他看向旁边的贾长史,甚至乐得说几句话:“贾长史啊,我知道你瞧不起咱家这没卵子的,没关系,随便瞧不起,反正咱家也只是为了完成任务,顺便赚点外快。现在咱们二位的主子联手,这泼天的富贵就要来啦,到时候我在皇宫里头,你在王府里头,这辈子都不用见面,你且耐这一阵子。”

    贾长史哼了一口气,不屑得和他说什么,扭过头沉思。

    几个力士抬着轿子,来到一片雪地前。

    “应该是这里了,这玩意可要回收,造一个可不便宜。”魏乐桥下轿捡起一个丝绸包裹,笑呵呵揽进怀里,再次上轿。

    突然,雪地里伸出一把刀,直直捅进轿子里,带出一片血色。

    雪地里钻出来一个人影,一刀一个将这群力士砍杀。

    孟游抖抖身上的雪,掀开贾长史的轿帘。

    “我什么都没看见。”只见贾长史紧闭双眼,口中大声喊道:“我没看见你,放我一马。”

    孟游被他逗乐了,这王八蛋竟然想出这招。

    然后他就再也看不见了。

    孟游又掀开那狗太监的轿帘,里面除了一滩血迹,再无其他。

    “没死啊。”孟游低着眼睑,不知道在想什么。

    ……

    “这下变真太监了!该死!该死!该死!”十里外的冰天雪地里,一阵恶毒的声音传来。

    ……

    建文四年,燕王攻破应天府,建文帝失踪。燕王废建文年号,改为洪武年号,洪武三十五年,燕王登基,次年改永乐年号,是为永乐帝。

    永乐元年,大宁都司内迁保定府,所有卫所迁移或废除,所有军户进行迁徙。另,宁王改封江西南昌府。

    迁徙之时,百姓多嚎哭,卫城中车马并出,三教九流随行,有个年轻的乞丐一边走一边唱道:

    “大宁大宁大宁卫,屯田耕战为了谁?”

    “老爷前来看一眼:王府贵人钱粮堆成堆。”

    “大宁大宁大宁卫,屯田耕战为了谁?”

    “老爷前来看一眼:阉人太监性命贵中贵。”

    “将士又如何?漠北冬风吹。”

    “将士又如何?河边枯骨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