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九品县令:开局我把王爷家抄了 » 第一百一十九章 你很好,来我家

第一百一十九章 你很好,来我家

    “我不同意。”

    就在秦淮低头思索的时候,总算有人第一个站出来了。

    秦淮定睛一看,是陈诚。

    随着他站出来,稀稀拉拉,三三两两又有不少人站了出来。

    嗯,还没过半,秦淮暗暗想道。

    不过随着时间推移,这么多人缓缓走出,已经有些出乎他的预料了。

    隋国龙抄着手缓缓走出队列,坚定的站在最前方,这是利益之争,权力之争,不管秦淮如何说,他总归要代表书院的利益站出来。

    事情似乎变得有些不一样了,不少犹豫的大臣见到隋国龙走出来,一个个都站了出来。

    秦淮眉头慢慢隆起,目光落在了金鸣的身上。

    金鸣被秦淮看的心慌,着急的扭动身体,时不时的看向外面。

    他去尹家求亲以后,尹庄虽然没一口答应下来,但是态度却很明确,武举是好事他不反对,但是要他出面,还是要考虑考虑。

    后来他承诺若是尹家同意支持武举,那他和尹姑娘的第二个儿子就姓尹,他看得出来尹庄很是意动,更是亲自送他出的府。

    虽然尹家没把话说死,但金鸣觉得这事儿十拿九稳,要知道尹家这一代,就只有尹姑娘一个孙女,若是尹姑娘这辈子真不嫁人,那尹家就算完了,更不要说传承。

    可原本信心满满的金鸣见到秦淮扫过来的目光,心里开始打鼓了。

    等人数越来越多却不见尹庄身影,他更是慌了。

    “完了,真完了,小爷不会真的要去养马了吧。”

    陈诚得意的对着秦淮用眼神挑衅,有书院的拉拢,有九王爷的党羽,你能翻出什么浪花。

    “绝对的实力面前,所有阴谋诡计都无用。”

    在帝都的六品以上官员,总共三百二十七,他们的人可是超过半数,任凭秦淮再厉害,也绝对想不到他们说服了这么多人。

    秦淮抬头对着王喜使了个眼色,王喜微不可查的点了点头,而后一个最不起眼的小太监,开始默默的扫过在场众人,不知在看些什么。

    随着快要过半的人数,秦淮的脸色从凝重变为了从容。倒是准备了后手,就是过于血腥,不到最后一刻,他不打算使用。

    秦淮手掌不自觉的摩挲尚方剑的剑柄,刚要站出来,就被一声咳嗽打断了动作。

    “咳咳……”

    疑惑的顿了顿身子,秦淮扭头看了一眼张宰辅,只见他高深莫测的睁开一只眼,下巴抬了抬看向了宫门的方向。

    “别急,人来了。”

    秦淮顺着他目光的方向看去,发现大殿门口不知何时站了一个身着青衣,鹤发鸡颜的老人。

    “老师,您怎么来了?”

    隋国龙听到动静,回头看清来人,脸上没了往日的清高,一路小跑向着老者跑去。

    一旁的陈诚也是低下了头颅,俯首顺耳的模样。

    尹庄没看隋国龙,冷哼了一声,拒绝了他的搀扶,拄着龙头杖一步一步的走上的大殿。

    “草民尹庄,给陛下请罪。”

    “尹老,快快请起。”

    萧卿灵眼神火热的站起身来,赶忙示意他不用行礼。

    “陛下,老臣无能,教出这般徒弟,给陛下添麻烦了。”

    隋国龙和陈诚二人一听此言,脸色巨变,纷纷跪在了地上。

    “老师……”

    “我教你们诗书礼仪,是为了报效朝廷,造福百姓,而不是让你们在这里争权夺利,枉顾江山社稷!”

    尹庄似乎很生气,说的话也很重。

    “书院的先辈们,为了让天下所有学子一条向上之路,花了多大的代价,才建立起的书院,才推出科举。可如今呢,武举一事,选贤举能,与科举异曲同工,利国利民,你们却要生生将这条路给断了!”

    尹庄的声音不大态度却很明确,不少官员听闻此言,都默默地收回了迈出的脚步。

    “隋国龙,你为什么反对武举?!真的仅仅是因为避战吗?”

    “还有你,陈诚!”

    尹庄没说话,目光却如同一柄利剑,刺穿了陈诚所有的伪装。

    天地君亲师,站在自己的面前的,是教授他的老师,是最了解他的人。

    “入学时,我教你们的第一堂课业,就是“让天下之才可为天下用”,你们,让我失望了。”

    随着尹庄话语落下,隋国龙羞愧的叩拜在地,不愿抬头。

    “老师,学生知错了。”

    陈诚虽不服气,可也是规规矩矩的跪着不敢起身,更不敢回嘴。尹庄不仅是他的老师,更是文人执牛耳者,单是他的一句话,就能让自己在文坛混不下去。

    原本快要过半的反对人群,见到这般情形突然开始锐减,最后仅剩下不足五十人站在中间的过道上。

    尹庄见状摇了摇头,失望的神色一闪而过。

    大是大非面前不能坚守本心,左右摇摆心思不定,这些徒子徒孙,没一个能入眼的。

    而后将目光落到了秦淮身上,“秦小友,你不错,有时间来尹府,陪我喝喝茶。”

    众人闻言,大惊失色,不可置信的看着秦淮和尹庄,秦淮这个杀神,怎么就入了尹庄的眼。

    秦淮愣一下,知道这可是大好事,赶忙回道:“承蒙尹师看得起,过几日小子定去拜访。”

    尹庄点了点头,然后放下手中的龙头拐杖,对着女帝鞠躬请罪。

    “陛下,草民本告老之人,不该参与朝堂事。只是我这两位徒弟胜过亲子,老朽实在不忍其误入歧途,这才逾越,此刻实在羞愧万分,还请陛下降罪。”

    “尹师莫要如此说,孤因年幼,未能得尹师教导以是遗憾,如今能在大殿上一睹尹师风采,心中甚是惊喜。若尹师不嫌弃,等武院开设,还请尹师能去指点指点后生晚辈,那才是天下之幸,大酆之幸,更是孤之幸。”

    萧卿灵说的极为客气,不仅因为尹庄是书院前任院长,在文人之中的影响力极为深厚。更因为他也是先帝的老师,是辅佐先帝登上大宝之人,是大酆朝唯一一个活着就被奉为太师的人。

    “老朽谢陛下抬爱,若武院真有所需,老朽愿意倾囊相授。”

    萧卿灵惊喜的站起身来,大声宣布:

    “传旨,太师尹庄学富五车,为大酆朝表率,封其为武院荣誉教官。

    另着翰林院为尹师著书立说,叙其生平,表其功绩,以供天下文人学习借鉴。”

    “臣,谢陛下隆恩。”

    尹庄激动叩拜,不自觉的颤抖了一下手。对他而言,权利已经不重要了。至于子嗣传承,他桃李满天下,就算尹家真的绝子绝孙,也不会断了传承。

    他现在唯一所求,就是名声,流芳千古的名声。

    这也是尹庄肯站在这里,为武院背书的原因。

    萧卿灵的这道圣旨,就意味着武院建立,也意味着武举一事,彻底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