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九品县令:开局我把王爷家抄了 » 第一百五十九章 商业入侵

第一百五十九章 商业入侵

    “您要跟我算人情?”

    秦淮似笑非笑的弯着眼睛看他。

    “不敢不敢。”

    赵岩赶紧摆手,他还欠着秦淮不少人情,不能从这方面算。

    “好兄弟,你就帮帮老哥吧,能完善的我们都完善了,原本更新的我们也想了,可左思右想都没你说的那个‘作奸犯科者三代直系亲属不得入朝为官’有用。

    刑部要在下个月前将新修订的律法上报,年底前要推行。时间紧任务重,你不能见死不救啊。”

    赵岩不要脸面的跟在秦淮身后,好话说尽,将一个缠字诀用到了极致。

    秦淮见他如此,这只能无可奈何道:“这又不是你们刑部一个部门的事,可以让大理寺提,让御史台那些头铁的御史提不就可以了?”

    赵岩默不作声,这么好的功劳白送出去,他有点不舍得。

    再说大理寺和御史台他说了又不算,万一他们反手就出卖了他怎么办?

    “就没别的办法?”

    秦淮不出声,实在受不住他的缠磨上了马车。

    回头一眼看见赵岩站在底下眼巴巴的望着他,着实有些可怜的样子,掀起门帘说道:

    “你们律令里面最好加上一条生育计划,每家三个娃,减免一成赋税,多生或者少生都不给福利,能鼓励生育又能限制人口过分增长。”

    赵岩回过神来,茫然的看着秦淮,不明白为什么要加这个。

    大家想生多少生多少,大酆朝又不是养不起。

    秦淮没解释,心里却想生多了对女人身体损伤太大不说,孩子质量也没保证。

    在他的观念意识里,女人不是生育机器,尤其现在女帝登基,女子地位得到了提升,女人也能做很多事情。

    既然生多了对人不好,生少了对人口增长不利,那就限定三个,刚刚好。

    “东厂昨天送了些东西去宫里,大理寺要变天了,我看方泽这人不错。”

    赵岩愣了愣的站在地上,看着秦淮的车架远去,才回过神来。

    “大理寺变天?方家方泽不是大理寺主事吗?”

    作为司法口的一把手,赵岩对这些人如数家珍。

    难道大理寺卿和少卿都要出事儿了?方泽作为大理寺主事在位十年,做事儿虽无功但也无过错,只不过家境摆在那里,想要爬难了。

    如果给方泽一个机会,让他来主导新政令,这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只是人家乐意吗?毕竟这是得罪人的事。

    不过要是用官位来置换,只怕就算明知山有虎他也会偏向虎山行……

    赵岩一瞬间想了很多,沉下脸快步上了马车。

    秦淮回到府邸,户部送来了请帖,想邀请他到飘香馆一聚。

    秦淮寻思着看来进出口的事情要落地了,就马不停蹄的到了飘香馆。

    包厢之内,聚集了十几个官员,见到秦淮到来都是客客气气的。

    秦淮一看都是熟人,打了个稽首就坐在了王植的身边。

    “怀北,这次咱们要做的事情关系到国家以后的发展,大家虽然有心赞成,可又有些担忧。”王植低声说道。

    “咱们现在是闭关锁国的状态,想要开放通商,对未知确实会有些恐惧。”

    秦淮点头,表示明白大家的心态,未知让人恐惧,一步深渊水冶不愿意担责任。

    可是历史告诉他,一味地故步自封是没有前途的,只有迎接挑战,才能把握更好的机遇。

    “诸位大人都是聪明人,废话我不多说,咱们大酆朝轮发展现在绝对在周边国家之上。我说句狂妄的话,王大人说这是进出口通商贸易,我还有一个更明确的词,叫商业入侵。”

    “我们要从商业上渗透到各国的衣食住行,让他们依赖我们存活。以后我们说一就是一,说二就是二,等商业入侵成熟以后,我们更要做文化入侵,让他们从心理上认同我们,崇拜我们,向往我们。

    这是个长远的计划,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以后大酆朝的辉煌,是由在座的各位亲手缔造的。”

    秦淮一席话,说的在场众人心头躁动。

    “秦大人,您说的有些简单,一旦开放了通商,其他国家的商业和文化也会影响我们,你有什么把握确定一定是我们影响他们呢?”

    “就凭我汉人几千年绵延不断的底蕴,周边那些不足百年历史的异族如何与我们较量?我们要做的是发扬我们的长处,也不目中无人,同时学习对方的长处的,这样才能在周遭的环伺之中屹立不倒。”

    大家心中各有见解,听了秦淮一席话打消了那点疑虑。

    王植见状,对童侍郎使了个眼色。

    童侍郎赶忙起身传菜传酒。

    在座的都是自己人,尤其对秦淮有的好奇有的崇拜,酒席显得格外热闹。

    次日早朝,户部抛下了一个大石头,仿佛在大海上开了一道口子,在黑夜投下一抹阳光。

    “进出口贸易?”

    众人议论纷纷,就连武将略有意见的发表了看法。

    百官目光不自觉的向着秦淮飘,毕竟这种搞事的能力,以前的户部可没有。

    秦淮岿然不动,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

    他做主考的事情才定下,现在不想吸引过多关注。

    下了朝,女帝传召秦淮,不少人心里又开始犯嘀咕。

    难道真是秦淮搞的?

    萧卿灵屏退了下人,和秦淮二人单独待在书房内。

    “进出口的事情,又是你的主意?”

    “王大人跟你说了?是我的主意。”

    秦淮放松的靠在椅子上,脸上带着笑意看着女帝。

    萧卿灵嗯了一声,眼睛望向秦淮,“这种事情你可以直接跟我讲,只要我下令推行会简单很多。”

    “总要给他们找些事情做,我不像你太操劳。”

    秦淮眼角余光看到厚厚的书案,眉头皱了皱,“怎么还有这么多政令要你处理,这今夜能看完吗?”

    “夏季的税收上来了,是我要亲自看看才放心。还有一些是你推行养殖和推广牛奶的反馈,我也想亲自看看。”

    萧卿灵冷清的容颜上染着一丝红晕,小女儿的心思被秦淮知道,她有些羞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