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九品县令:开局我把王爷家抄了 » 第一百六十一章 闹事

第一百六十一章 闹事

    锦衣卫铁血的手腕之下,帝都的日子突然平静了很多。

    平时追鸡撵狗的纨绔们一下子仿佛消失了一般,就连百姓都隐约觉得最近好像治安好了很多。

    书局门口,今日的排队的队伍比平时又多了两条。

    大家嗅到了八卦的味道,更不想错过这一期的报纸。

    马秋月早有预料,一早就带着刘师爷到了书局坐镇。

    “印刷厂印好的报纸再有半刻钟就到了,这次的事情牵扯众多,秦大哥安排了东厂和锦衣卫的便衣着装维持治安,防止人闹事。”

    刘也慎重点头,这次的“清缴事件”秦淮跟他说了大概,以他的经验来看,一定会有宵小来这里挑拨是非,引起民怨,所以他格外紧张。

    半个时辰后,印刷厂的报纸如期而至。

    “开门咯!”

    随着伙计一声喊,买报纸的人井然有序的排好了队。

    今日的头版头条,赫然是整顿治理,肃清朝野歪风邪气。

    犯罪之人名单名列其中,所犯罪行一条一款都写的清清楚楚。

    “秦大人真是厉害。”

    “这些混蛋,早该惩治,秦大人真是青天大老爷。”

    ……

    不少人三五成群的聚在一起议论。

    这时候聚集的人群发生了不小的骚动,只见一个书生,拿着报纸激动的浑身颤抖,

    “秦淮绝对是在排除异己,这位刘庆峰刘大人,多年兢兢业业治理水利,怎么可能是贪官?!”

    “没错,他家住的都是租来的房子,平时上朝连个小轿都没有,哪像贪官。”

    “这两位兄台没错,我原本是秦大人的崇拜者,可是这一次他确实有以权谋私排除异己的嫌疑。”

    “要不说再好的官,权利一旦大了就要弄权呢。”

    ……

    几人说的有鼻子有眼的,附近不少百姓的想法隐约被影响。

    难道秦大人真的变了?

    马秋月气愤的想让护卫驱散人群,却被刘也制止了。

    “流言蜚语要疏通不能堵,不然事情会闹大的,秦大人既然安排了手段,咱们只要等着看就行了。”

    马秋月虽然气的发抖,还是强制自己冷静了下来,对着护卫吩咐,

    “让大家排好队,买到报纸的让他们散开,不要挡着后面的购买者。”

    护卫脸色不好,虽然很想去揍那群嚼大人舌根的家伙,到底职责所在,忍住了冲动。

    人群之中白年手里拎着报纸,嘴上叼着一根草,冷笑道:“这位兄台,你对这位刘大人很了解啊?你是他什么人?”

    “我,我就是普通百姓,刘大人做的事情大家有目共睹。”

    “呵,那你知不知道,锦衣卫从他家破败的房子里扒出一个地窖,里面白花花一片好几万两的白银啊。”

    哗……

    这话一出,百姓眼睛瞪圆了!

    那个打着补丁出行的刘大人,家里藏了几万两银子?

    “你……你胡说……”

    这书生眼神一慌,往人群里退了退。

    “鄙人不才,锦衣卫小队长白年,亲自带队抄出来的银子。”白年眉毛一挑,颇为跋扈的说道。

    “你们,你们都是一伙的,谁知道你说的是真是假?”

    “你不信啊,那就跟我去锦衣卫里亲自看看吧,你和我走一趟吧。”

    “我不走,我不……”

    书生话没说完,白年一个横劈,在众人惊恐的眼神中将他劈晕了抗在肩膀上。

    “大家随意,我就是来买个报纸,没想到就碰到给我们锦衣卫泼脏水的,我让他亲自去见见刘大人,让刘大人亲口跟他承认罪行,省的说我们锦衣卫草菅人命。”

    原本惊恐的百姓安静下来,白年又说,“放心吧,大家都看着呢,我们锦衣卫不敢瞎胡闹,我把他带回去问问,要是无心的就教育教育放出来,要是故意的……

    哼哼……锦衣卫的黑牢才腾出来几个地方,你们别有用心的最好掂量掂量。”

    百姓一听,让出一条路来。

    刚才跟着闹事儿的几个人不少都闭了嘴,也有不怕死的,等人一走,马上跳了出来。

    “他们就是故意的,把说真话的人都抓起来,这样就没人敢说他们了……”

    “哎,德才兄,你怎么再这里,你婆娘要生了,快走吧!”

    “你是谁,我不认识你。”

    “我是你七大姑的小舅子的外甥啊。”

    男子眼神迷茫,“我没有七大姑。”

    “快走吧,你媳妇不行了!”

    男子被拉着走了二十米,拐进了巷子才反应过来。

    “我没媳妇,你!啊!”

    话没说完,就被人敲晕了装进了麻袋。

    “方言,你下手也太狠了,万一打死了怎么办?”

    “嘿嘿,第一次做,手生。”

    方言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又不动声色的补了一脚。

    让你说我们秦大人坏话!

    这样的状况还在不少地方发生,秦淮早有准备,东厂和锦衣卫的人在人群里发现挑事儿者,一被发现就被带了出来。

    原本一场惊心安排的闹事儿被悄无声息的平息了。

    锦州,九王府。

    书房内瓷器碎了一地,跪在地上的丫鬟双膝血迹斑斑,一声不敢发出。

    “茶杯都端不住,我留你何用。”

    丫鬟死死地咬住嘴唇,光洁的额头磕在地板上,轻声细语的求饶。

    “奴婢失手,王爷罚的对,还请王爷再打奴婢一顿,好叫奴婢长长记性。”

    萧靖脸色平静的看着跪在地上的浑身冒血的丫头。

    “你跟了我有五年了吧。”

    “回王爷,奴婢跟了您五年零三个月又十三天了。”

    “记得倒是清楚,去吧,领五十棍长长记********婢谢王爷赏棍。”

    丫鬟死死地咬住嘴唇,心里绝望却不敢发出一丝不恭敬的声音。

    五十棍,还有机会活,若是所错一句话不止她会死,家人也甭想活着了。

    丫鬟磕了头下去领罚。

    萧靖靠在凳子背上,缓缓吐了口气。

    “还算懂事,给她个痛快,给她家人赏十两银,就说病死了。”

    “是。”

    旁边的内侍早已湿透了里衣,面上却不显露,应了一声小心翼翼的退了出去。

    萧靖命人收拾了屋子,这才慢慢走出了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