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九品县令:开局我把王爷家抄了 » 第二百二十一章 蒙学

第二百二十一章 蒙学

    “冯兵,这些事情让奴隶们去做,不需要你亲自来。”

    “习惯了。”

    冯兵笑呵呵的回了一句,转问道:“几位王子还是不肯让步吗?”

    张彦叹了口气,面色忧愁的道:“不仅不肯,还差点打起来。百夷王庭太乱,我看好大王子乌巴海,那个刘挺也是,恐怕现在已经成了他的幕僚。但是枪打出头鸟,三位王子对我的提议不满,我不能在出头了。”

    冯兵犹豫了一下,压低了声音说,郑重道:“首领,三位王子都没有一颗仁爱的心,让他们做大王,咱们百夷恐怕要艰难了。”

    张彦抬起眼,一双眼里带着幽深的光,似乎能看透人心。

    “王子们争王座尚可理解,身为臣子参与其中,那就是犯上作乱。”

    “可先王之前也是臣。”冯兵鼓起勇气低声说道。

    “你让我学先王,去争那个位置?”张彦低下了头,把玩着手上的杯子,语气有些轻佻的问道。

    冯兵看不清张彦的表情,咬了咬牙,最后回答道:“为了百夷的未来,您该去争一争。”

    “入秋以来,部落里疫病蔓延人心惶惶,您劝说反叛部落投降,大王不想着安抚人心,还残暴镇压,已经惹得众人不满。如今王上意外身故,三位王子不是想着稳定人心,而是分土裂疆争个你死我活,可见他们不管是谁坐上那个位子,对百夷来说都不是一件幸事。”

    张彦沉默的放下了手中的杯子。

    他对那个位子动过心,只是自身条件所限,让他只能居于人下。

    “他们不会服我,百夷的王从来都是强者居之,我仁可,可惜武学一道并不精通。”

    冯兵闻言皱起了眉头,百夷尚武,张彦虽然在百夷威望很高,算的上二把手,却始终差了那么一步。

    “这些想法说于你口,止于我耳,以后休要提了。”

    冯兵按耐住再劝的心思,他跟了张彦这么多年,很了解张彦。

    这人表面上看着斯斯文文,其实野心都藏在暗处。

    百夷混乱,正是易主的好机会,张彦绝不会像嘴上说的那般轻易放弃,现在只需要一个由头罢了……

    出了营帐,冯兵对着一旁的侍卫低声道:“尽快将这封信带给卓尔和。”

    侍卫接过信离开,冯兵看着远处的天空,冷冷一笑。

    卓尔和这人头脑简单,这次被秦淮救走人质,他没有筹集到足够的粮食,他一定会想办法去弄粮食。

    劫掠大酆朝的村庄是一个好办法,可更好的办法,就是跟王子们伸手。

    三位王子都在拉拢部落首领,谁给你粮食,你就支持谁,对卓尔和来说这是最简单的逻辑。

    而张彦和卓尔和一向交好,一旦卓尔和站了队伍。那张彦就逃脱不了被人针对的下场,最后为了活命,也不得不去争一争那个位置。

    冯兵不惜暴露自己也要鼓动一下卓尔和。

    从到了百夷的那一天起,他就没打算活着回去,要是这次计策成功,那他也算以身报国了。

    要是侥幸没死,那他就赚的更大了。干完这一票,也能落叶归根,回去娶妻生子了。

    将脑子里生出荒唐想法甩掉,冯兵笑着摸了摸钱袋,还攒了不少银子,是时候花干净,不能给百夷人留下一分一毫私产。

    ……

    南疆古城,秦淮辞别两位将军,带着队员们踏上归途。

    距离大婚还有一个多月,时间不算紧凑,所以队伍行进的并不快。

    与来的时候不同,秦淮带着他们走走停停,吃吃特产看看风景,不像是军队,倒像是先生带着一群学子游学。

    胡安跟他们一道回帝都,路上不停的跟秦淮讲述着各地的风土人情,众人听得津津有味,觉得这次外出简直就是赚大了。

    “师兄,您不打算进书院教学吗?若是你愿意,我可以为您引荐一下……”

    胡安摇头道:“书院哪有这天地之间广阔?那里不需要我这样的先生。真正需要我的人,都在民间。”

    秦淮看着他苍老的容颜,由衷的佩服。

    “师兄,我有意想要推行义务教育,凡是适龄稚童,都可接受启蒙教育。只是大酆现在内忧外患尚未解除,所以没办法抽调出那么多钱财支持蒙学教育。”

    胡安听了这话,眼睛都亮了。

    “蒙学……所有稚童都免费……怀北,你好大的魄力!师兄只是惠及几人,你却想着惠及天下人,师兄诚不如你。”

    “您若是愿意,我想请您作为义务教育书院的院长,由户部出银子,先在帝都小范围实验一下这件事的可行性。”

    胡安激动的搓了搓胡子,这是他毕生的夙愿,怎么会不愿意。

    “待会到了驿站,我就写信联系几个师兄弟,看看他们愿不愿意到帝都帮我。”

    “那我就天下的稚童们谢谢师兄了。”

    “是我该谢谢你!”胡安眼眶微微泛红,大声说道。

    秦淮见状脸上露出一个笑容,“到时候可别嫌俸禄少教书苦,不想干了。”

    胡安还没酝酿上来的感慨被秦淮这么一打趣儿也就散了。

    两人骑在马上对看了一眼,心领神会,不由得笑出了声。

    ……

    羊肠小道上马蹄声响起,黑衣黑靴的汉子行色匆匆,策马与秦淮擦肩而过。

    只是还没走出多远,众人就又听到了急促的马蹄声。

    黑衣汉子返回,盯着秦淮的脸慎重的问:“您是不是秦淮秦侯爷?”

    秦淮没出声回答,队员们先一步将他围在中间保护了起来,警惕的看着对面的人。

    “我是春秋当铺的伙计,这是信物!”

    那人有些焦急,从怀中抽出一封信递给秦淮。

    秦淮看了一眼信上的百花印记,这才接过信件。抽出信纸一目十行的看完,带着怒气问道:

    “童侍郎和刘大人两月前已经到了桑州,为什么疫情没有控制住?!”

    秦淮双目如电,看着信使脸色并不好看。

    已经过去两个月了,整个南方的水灾控制住了。可是水灾过后莫名其妙发生了大规模找不到病因的疫病,百姓感染者近千人,死亡过百,而且死亡数量还在不断增加。

    秦淮心道:依照刘子毅的手段,不应该控制不住疫病,怎么会拖成这个样子?